在黑龙江与绥芬河流域,有一种珍贵鱼类——大马哈鱼。
这种鱼生于淡水,后游至海里生活。待3至5年性成熟后,它们会洄游至出生地产卵。
自1988年起,我国开启了人工放养鱼苗项目,至今已持续数十年。不过,这里有个情况令人疑惑,据说我国每年能捕获30万吨大马哈鱼。
但捞上来的鱼大多出口国外,不少人觉得我们亏大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难道真的是一直在给其他国家“送鱼”吗?
在黑龙江的渔民眼中,每年的冬捕都是一场盛大的节日。当寒风呼啸,江面结冰的时候,渔民们便开始了他们一年中最重要的捕鱼活动。
冰面上,渔民们熟练地凿开冰窟,放下渔网。不一会儿,一条条体型硕大、银光闪闪的大马哈鱼就被捕获上来,有些甚至能长到一米多长,重达十几斤。
这种神奇的鱼类有着独特的生活习性。它们是典型的溯河洄游鱼类,幼年时期会顺着江水游向大海,在那里生活3到5年。
当到了繁殖季节,它们又会不辞辛劳地逆流而上,回到出生的地方产卵。
大马哈鱼对产卵环境的要求极为苛刻。它们需要清澈的水质,适中的水温,还得有沙砾质的河床。
每到产卵季节,雌鱼会在河床上挖出一个个产卵窝,雄鱼则在一旁守护,共同完成繁衍后代的使命。
更为特别的是,大马哈鱼一生只产卵一次。完成产卵后,它们就会耗尽所有体力而死亡。这种看似悲壮的生命历程,却保证了种群的延续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每条雌性大马哈鱼平均能产下4500颗卵,但能最终存活的却寥寥无几。幼鱼在成长过程中要面对无数天敌和环境威胁,这也是大自然优胜劣汰的法则。
这种独特的生活习性,加上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的特点,使得大马哈鱼成为了黑龙江流域最具价值的渔业资源之一。
它不仅是当地渔民的重要经济来源,更是整个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大马哈鱼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鱼类,它的价值远超人们的想象。在当地渔民的餐桌上,这种鱼的烹饪方式多种多样,无论是清蒸、红烧还是烤制,都能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这种鱼的营养价值更是令人惊叹。每公斤鱼肉中含有5毫克的天然虾青素,这种物质是目前已知最强的抗氧化剂。
生活在北极圈的爱斯基摩人就是靠着经常食用大马哈鱼,才能保持强健的体魄,很少出现心脏病等现代文明病。
但说到大马哈鱼最珍贵的部分,要数它那晶莹剔透的鱼子。每颗鱼子直径约7毫米,呈现出迷人的红色,在阳光下宛如上等的琥珀。
当它们大量出现时,说明这片水域的生态系统运转良好;反之,如果它们数量锐减,就意味着环境出现了问题。
但这种珍贵的鱼类在2007年却遭遇了生存危机。过度捕捞和工业污染让它们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数量急剧下降。
最终不得不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
为了挽救这一物种,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在黑龙江沿岸建立了多个人工孵化放流站,每年都会放流大量的鱼苗。
同时,还专门设立了国家级大马哈鱼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严格控制水质,为它们提供理想的繁殖环境。
这些努力确实收到了成效,近年来大马哈鱼的数量逐渐恢复到了相对理想的水平。但是,这种来之不易的成果却似乎并未完全转化为中国的利益。
在黑龙江流域,大马哈鱼年捕捞量高达30多万吨,这本该是一个令人欣喜的数字。然而,当地渔民却发现,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似乎并未给中国带来预期的收益。
问题的关键在于黑龙江的特殊地理位置。作为中俄两国的界河,黑龙江就像一条天然的分界线。
但对于大马哈鱼来说,这条人为划定的边界毫无意义。它们在洄游过程中自由地穿梭于两国水域之间,完全不懂得什么叫做国界。
这种特殊的地理形势,导致了渔业资源管理上的复杂性。虽然中国在保护和培育大马哈鱼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但在实际捕捞和经济效益分配上,却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
更让人担忧的是,在国际贸易流通环节中,中国似乎处于相对被动的位置。
大量优质的大马哈鱼及其制品,往往会以较低的价格流向国际市场,而经过加工后的高附加值产品,却要以高价重新进口。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专家们建议应该建立更加完善的国际渔业资源管理机制。中俄两国可以组建联合科研团队,共同对大马哈鱼的种群数量、繁殖情况和洄游规律进行系统研究。
基于科学数据,两国可以制定更加合理的捕捞配额制度。这个配额不能仅仅考虑眼前的经济利益,更要着眼于大马哈鱼种群的可持续发展。
比如可以根据鱼类的繁殖周期,设定科学的捕捞时间和数量限制。
同时,两国之间的渔业执法部门也需要加强合作,共同打击非法捕捞行为。只有保证捕捞活动在可控范围内进行,才能确保大马哈鱼资源不会被过度开发,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利用。
面对这种复杂的局面,我们不应该将大马哈鱼资源视为中俄两国之间的争议焦点,而应该把它看作是两国友好合作的新契机。
通过共同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一珍贵的自然资源,中俄两国完全可以在渔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等多个领域实现共赢。
比如,两国可以合作开发大马哈鱼相关的生态旅游项目。每年大马哈鱼洄游季节,成千上万的鱼儿逆流而上的壮观景象,无疑会吸引大量游客。
通过组织观鱼回溯过程,不仅可以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还能提高公众对大马哈鱼保护的意识。
在渔业贸易方面,两国可以建立更加公平透明的市场机制。可以考虑成立中俄联合渔业公司,统一管理捕捞、加工和销售环节。
这样不仅能确保两国渔民都能从大马哈鱼资源中获得合理收益,还能有效防止过度捕捞和非法贸易。
此外,两国还可以在大马哈鱼的科研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可以共同建立研究中心,深入研究大马哈鱼的生态习性、繁殖规律等。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能为渔业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还可能在生物技术、环境保护等领域有所突破。
在养殖技术方面,中俄两国也大有可为。虽然大马哈鱼的人工养殖难度较大,但通过技术交流和合作,完全有可能突破这一瓶颈。
如果能够实现大规模人工养殖,不仅能减轻野生资源的压力,还能为两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总的来说,黑龙江的大马哈鱼资源应该成为连接中俄两国友谊与合作的生态纽带。
通过共同努力,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珍贵的鱼类将继续在这片古老的水域中自由畅游,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华夏东极”抚远:35万尾大马哈鱼苗放流中俄界江黑龙江》
新浪网《黑龙江东宁:连续36年放流1500万余尾大马哈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