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哄动一史
编辑丨哄动一史
庄子,以其强大的脑洞,直接可飙升浪漫主义作者的天花板。两千多年来,他的思想依然被人奉为圭臬,乃至他与道家学派的开创者老子齐名,被人并称为“老庄”。
众所周知,庄子的思想的核心就是两个字:无为!但有的小伙伴却将此理解成“无所作为”的消极态度,乃至将庄子与阿Q划上等号,因为他也在用“精神胜利法”逃避现实世界。
然而,当你真真正正走进庄子的内心世界,便会发现,阿Q是有所求的自我安慰,而庄子则是无所求的自我解放!二者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在现在这个内卷严重,自我内耗也很严重的时代,庄子思想则显得更要珍贵地多!
才华横溢,自甘贫穷出生在公元前369年的庄子生逢乱世,战争的频繁,人心的虚伪让他对这个充满尔虞我诈,争权夺利的世界产生了强烈的不满与厌恶。
庄子是楚国人,而且还是楚国贵族的后裔,原本,他也与普通人一样,过着“朝九晚五”,养家糊口的生活。但是由于吴起变法的失败,让他的父母不得不逃离世道纷乱的楚国,来到宋国避祸。
庄子在宋国接受了系统而全面的高等教育,这在今天看来是一位妥妥的高级知识分子。但在庄子的骨子里,却仍保留着身为贵族后裔傲娇的优越感,对于身处弹丸之地的宋国人,他一点也瞧不起。
年轻时的庄子曾得到了一份“漆园吏”的公务员差事,但是拿着微薄的工资,但却冒着身体被油漆污染的风险,这让志向远大,出身高贵的庄子感到十分不爽,因此,这份旱涝保收的稳定工作,没经历多久,就被庄子给裸辞了!
失去工作的庄子,从此便失去了唯一的生活来源,但他似乎对此毫不在意。楚文化新奇叛逆的底色,构建了庄子的基因特点,这也为他后来的思想突围,提供了丰富的动力基础。
被楚文化完美裹挟的人,往往有着率真淳朴、崇尚自由的思想个性,他们都是原生自由、新奇叛逆的追求者,与庄子几乎同一时代的屈原便是一个很好的实例。
庄子的代表作《逍遥游》被称作庄子版的《离骚》,这可能也是特属于他那个时代才能出现的产物,另一方面,也与庄子本身的特殊经历有着直接关系。
庄子所处的时代,正在发生剧烈的社会变化。延续上千年之久的贵族政治已然土崩瓦解,如吕不韦这样的商人阶级成功上位,登上了政治舞台。
尤其是商鞅变法后,井田制遭到极大破坏,军功爵制的兴起,让人人都成了战争机器,在这个混乱的时代,几乎每个人都在为生死名利担惊受怕,因此,只要有一丝满足温饱,并且发展自己的希望,大多数人都会为此挤破头皮。
但庄子却对这样的上位投以极大的不屑,他对世界的纷争嗤之以鼻,反倒对纵游四海,无拘无束的生活充满着极大的兴趣。
拒绝厚禄,精神富足有一次,楚王听闻庄子才华卓著,名声斐然,便有意聘请他担任楚国国相。要知道,这可是由一名普通的基层公务员直接擢升为国务总理呀,如此“火箭式”的提拔速度,是多少人梦里都不敢想象的场景!
然而,彼时思想日臻成熟的庄子,却断然拒绝了使者的邀请。给出的理由十分奇葩,他对使者是这样说的:牛原本是生活在草地上自由自在的一种动物,但是被人养得膘肥体壮后,便始终逃不脱被当成祭品的悲惨命运。
一旦到了这一步,即便牛再想去做一头无人问津的孤牛,也是痴心妄想。庄子对使者一语道破了“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声称自己宁愿做河塘里自由自在的泥鳅,也不愿被楚王豢养起来,成为砧板上的鱼肉。
自此之后,庄子便将自己的全部身心完全交给了大自然,他观花、观鸟、观蝴蝶,在外人看来,这就是一副不务正业,躺平啃老的败家子形象,但真实的庄子却能在这看似逍遥快活,游手好闲的生存状态下,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虽然,寄情山水的庄子日子过得相当贫苦,而且经常饥肠辘辘,饿得眼冒金星。但他的精神世界却过得相当富足。
庄子学识渊博,兼取众家之长,对当时各个学派的思想都有所涉猎,所以许多饱学之士都慕名而来,欣然与庄子交往,并且展开激烈而又友好的学术讨论。
其中,一位叫做惠子的思想家与庄子往来最为频繁。也许是庄子乖张自由,放荡不羁的性格很对惠子的口味,两人相爱相杀,在穷追不舍的互怼中,让日子过得快乐而充实。
如果按照现代的观点来看,庄子应该属于彻头彻尾的文科生,思维是浪漫、洒脱而富有想象力的,而惠子则是思维严谨,逻辑缜密的理科生,而且但凡他觉得哪里不符合常理,便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拿出百分百的精力与庄子互掐。
我们在中学时代学过的那篇课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便是二人互掐最为经典的名场面。
崇尚自然、向往自由的庄子十分羡慕水中畅游的鱼,感慨道:“鱼儿从容不迫地在水中畅游,这是专属于它的快乐!”(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立马怼道:“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它快乐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立马反击,说道:“你又不是我,凭什么说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听后,急得面红耳赤,甩出一句最狠的话:“我不是你,所以不完全了解你,你也不是鱼,你也不能全然了解鱼快不快乐?”(我非子,固不知子也。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
这场辩论终究没有分出胜负,但我们仍然可以想象地到,辩论状态下的庄子有多么潇洒惬意,淡定从容,此时的他完全以艺术的心态来看待这个世界的,在他看来,一个人是否快乐,当下的体验最为重要。
不管明天怎么样,人活在世上一天,就应该放下负担,寻求快乐,与自然世界完美融入,这便是庄子所倡导的“天人合一”,“清净无为”的思想观点。
可以看出,庄子的这些思想是与千百年来奉为主流的儒家思想背道而驰的,所以,他平生的所作所为,也时常遭到诟病,首先向他开炮的,便是他的好基友惠子。
与儒相悖,特立独行庄子的妻子死后,他不但不痛哭流涕,悼念亡妻,反倒拿着盆子,纵情高歌,看样子十分快乐!
这种行为当即遭受到了众多指摘,一时之间庄子便成了人人口诛笔伐的大渣男!惠子得知消息后,前来吊唁的他立马就怒骂庄子:“你真是太不像话了,你妻子为你生儿育女,相濡以沫,如今人不在了,你不但没有哀悼,而且还如此兴奋,你简直就不是个人!”
面对咒骂,庄子不恼不怒,异常平和。因为在他看来,人的生死就如同四季交替一样,是自然正常的轮回流转,有生必有死,万物皆如此,又有什么好悲哀的呢?
生与死就像人一生的两个结点,拉成一条直线,每个人都不能逃脱死亡,这是自然的规律,因此,不对死亡产生恐惧,便不会生发悲哀,在庄子看来,死亡只不过是与生存相对应的一种生命状态,没有什么值得悲哀的。
庄子的这种生死观,直接影响到了一千年后的诗仙李白,“秀口一吐,便是半个大唐”的他慨然吟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豪迈诗句,字字句句都受着庄子思想的牵引。
李白最著名的一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便明显受到了庄子《逍遥游》的启发。
庄子在《逍遥游》开篇所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奇谲的想象,浪漫的气度,让庄子一生与李白一样,被附着上了许多神秘色彩,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庄周梦蝶。
与李白“酒醉捞月”相比,化为蝴蝶的庄子则显得更加具有传奇色彩与浪漫意义,乃至今后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象里,翩翩起舞的蝴蝶都被附着上了纯洁,轻盈,浪漫的色彩,著名的“梁祝”爱情故事就极有可能受庄子故事启发。
但其实,庄子一生安贫乐道,隐逸山野,无忧无虑地读书思考,虽然他的足迹并未踏出小小的宋国,但其思想却早已如他笔下那只鲲鹏一样,畅游了宇宙的四极八方!
学识渊博,无欲无求的庄子,最终在八十四岁那年仙逝,死后,人们将他葬在老子不远处,与老子毗邻而居,从此,老庄齐名,共同成为了道家学派的开山鼻祖!
结语在目前这个内卷严重的时代,庄子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思想显得更加宝贵,当我们摒弃浮躁,心平气和地吸收庄子智慧,便会陡然发现,人生真的不必活得那么累,一切顺应自然,无欲无求,我们便可以获得内心真正的满足,找寻到真正的快乐!
参考资料:
《史记》
《庄子》
《民权县人民政府网:民权历史-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