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后毛主席问周保中:抗联不撤到苏联会怎样?周的回答令人心疼

历史迷小贺说 2024-08-11 00:07:16
前言

回溯到1937年,东北抗日联军已然壮大至11支劲旅,总兵力更是突破45000人。除了这些战士,还有超过2万的抗日友军,心甘情愿地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共同抵御外敌。

那些以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等英雄为首的抗联将士们,用满腔热血和宝贵生命捍卫家园的。

然而,正如风暴之后必有狂澜,东北抗联也遭受了日本人的疯狂反扑。

杨靖宇将军,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在与敌人浴血奋战。他的部队在激烈的战斗中逐渐消耗,最后只剩下60余人。最终,他壮烈地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下。

而赵尚志将军,在1942年2月12日的一次突击梧桐伪警察所的战斗中,不幸被内奸打伤,昏迷后被日军残忍地杀害,年仅34岁。

……

那11位英勇的军长中,有八位在那段黑暗的日子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也有两位选择了与敌人妥协。在这绝境之中,抗联的残余部队经历了激烈的中苏谈判,最终不得不退入苏联的境内。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特地找到了还在共产党队伍中的唯一一位抗联将军——周保中。问他如果当初抗联没有选择退到苏联的话,会是什么结果,在听完周保中将军的话后,毛主席的眼眶瞬间红了。

那么,周保中将军当时说了什么?

或将无一人生还

在"九一八"事变的影响下,东北军因各种原因纷纷选择撤退到关内地区。与此同时,关东军的进攻势如破竹,仅用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全面占领了东北三省的重要城市和城镇。

然而,在如此严峻的时刻,留守的东北军并没有放弃抵抗。他们与当地的警察部队以及广大民众紧密合作,组建了各种抗日武装组织,如救国军、大刀会等,这些组织统称为东北抗日义勇军。

在1936年,《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正式发表。这一时刻,东北地区的人民革命军、反日联合军、反日游击队和抗日游击队,摒弃了过往的分散和孤立,统一整合为一支强大的东北抗日联军。

虽然此刻的东北抗日联军已经如同一个大家庭般紧密团结在一起,但他们所面临的挑战却依然严峻。

他们面对的关东军,人数是他们的数倍之多。而到了1937年,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的侵略日益加剧,为了巩固其作为侵略中国大后方的地位,关东军的规模从原先的20万猛增至40万。

到了1938年,关东军的兵力已经达到了惊人的8个师团,还配备了数万人的伪军和警察大队。

但东北抗日联军并没有因此而被吓倒,东北抗联如同猛虎下山,不断主动发起攻击,让日军损失惨重。

他们的游击区,从最初的40余县迅速扩大,最终覆盖到了70余县,占据了东三省一半以上的领土。

而东北抗联与日军交手的次数,高达3976次!不仅成功粉碎了敌人的进攻,更在战斗中歼灭了日军三百人,伪军上千人,让敌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从1932年到1940年,这近十年的岁月,东北抗联就像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拖住了数十万日军的进攻步伐。

然而,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也有无数的英雄倒下了。前后共有75位中共将领英勇牺牲,其中包括东北抗联的五位军长。

在1937年,日伪当局在关东军的命令下,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围剿行动,矛头直指英勇的东北抗日联军。

不仅调集重兵,企图一举歼灭这支抗日力量,还大力推行残酷的法西斯式统治,试图将整个东北地区笼罩在血与火的阴影之下。

日伪军队实施了臭名昭著的“三光政策”,烧光、杀光、抢光,给无辜的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他们用冰冷的铁丝网围出了大片无人区,企图将抗联与百姓的联系彻底切断,让抗联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同时,他们还通过封锁交通、摧毁农田等手段,试图逐渐断掉抗联的经济和物资供给,将这支英勇的抗日力量困死在深山老林中。

之后,我国与苏联进行了谈判,同意了东北抗联可以进入苏联,最后,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剩下的东北抗联前往了苏联。

那么,东北抗联当时面临的局势是什么样的?

惨不忍睹

在东北抗联中,第二军的一个团里数百名战士,被日军围了几天几夜,最后只有数十人逃出了包围圈,而这只是东北抗联的一个缩影。

对于他们来说,十几天没有粮食、不见盐粒、尝不到一点油腥,已经是家常便饭。

1939年10月21日,时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政委的冯仲云,怀着沉痛的心情,向中央递交了一份详尽的军事报告。

那时,人肉和马皮、草根、松籽一样,都是难得的“代食品”,这些食物稀缺到无法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

一首悲壮的《松花江上》曾经让无数人泪目,但歌词中“那里有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却误导了很多人。

大家或许以为抗战时期的东北遍地都是吃不完的粮食,但实际上,那些产粮食的地方早已被日军牢牢占据。在那个冰天雪地的年代,连一只老鼠都难以见到。

更令人窒息的是,保甲制度在东北地区被严厉执行到了极致。每个村庄、每个屯子,老百姓都被严格控制在一处,出门需要凭路条,连一口袋高粱米都不许带出门。

一旦有人出错,整个村子的人都会受到牵连。到了1940年春天,面对日军持续不断的讨伐,东北抗联的部队规模发生了显著的缩减。

原本庞大的4万人队伍,在残酷的战争中逐渐消磨,最终锐减至不足2000人的规模。

结语

原新华社领导者穆青先生曾回顾道:抗日战争时期,尽管各地都遭受了重重磨难,但若论起战争的残酷与艰巨,东北抗联无疑是首屈一指。

在这片辽阔的东北大地上,无数英勇的烈士们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战歌。

尚志市、尚志街、靖宇县、靖宇村……这些小小的地名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个血洒沙场的英雄故事。

他们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战歌。

参考资料:东北抗日联军概况.中国军网

东北抗联第八十八国际旅在苏联.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的早期活动与抗日游击队的建立.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东北抗日联军的艰苦斗争.中国军网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