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毛泽东放弃赴法留学,留国内干2大事,1件眼前的1件长远的

李满谈过去 2024-04-11 14:28:40

1919年3月20日,26岁的毛泽东离开北京。途中,他转道上海送别了包括好友蔡和森、萧子升在内的赴法青年。

送好友们奔赴更大的世界,自己却不得不留在原地,毛泽东的心情非常复杂。

毛泽东志向远大,在那个流行出国留学的年代,毛泽东不可避免地想到过出国留学。一开始他计划留日,后来,他也想到过留法,1921年前后,他还计划过留苏。

可最终的结果世人都知道:他一生未留学,且出国也仅有两次,且都是去苏联。

关于毛泽东不出国留学的原因,萧子升曾做过猜测,他认为毛泽东不肯出国留学的原因之一是语言和经费问题,他说:

“毛泽东几乎一无所有,虽然赴法的路费已减少到一百大洋,但这对他仍是无法解决的大数目,而且他自己知道,无人能借这笔钱给他。其次,语言上不能过关。在学校时,他的英语发不好音。”

萧子升的言外之意是:毛泽东太穷,无法支付出国留学费用;他的语言不够好,无法适应留学生活。

这两个理由听起来像那么回事,然而细想之下,却马上能发现问题。首先第一个,没有经费的问题,毛泽东是一个非常能解决问题的人,如果他真想赴法留学,他一定能解决学费的问题,这点毋庸置疑。

何况,毛泽东当时经手从章士钊那里借来了两万大洋,用来资助旅欧学生,只要他愿意,他大可自己留一份以作出国路费。

据考证,毛泽东参加了这次欢送赴法留学生大会,并与大家一起合影留念。

其次来看第二个,毛泽东的外语的确不出色,可民国年间很多留学生出国前外语都不好,连胡适也是到了美国,才开始系统学习英语。

了解毛泽东的人一定知道:他如果真的决定做某件事,就一定会全力以赴,且能成功。“出国留学”一事之所以一直未被提上毛泽东的日程,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只动过念头,并没有真的做过打算。

也就是说:出国留学,仅仅是毛泽东的一个短暂“念头”,而没有成为一个“决定”。

而毛泽东未下定决心出国留学的背后,并非某一个单纯的原因在起作用,而是两大深层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第一,他的眼界已经脱离了世俗,他透过当时的出国留学潮,看到了中国不仅需要青年‘走出去’,也需要青年“立足本国”。

也是因为明白需要“走出去”的道理,所以,他一直是主张留学的坚决支持者,为此,他甚至做了赴法勤工俭学的倡导者、组织者之一。

可当时的情况下,一“走出去”就是三年五载,对于青年而言,时间如黄金般宝贵。毛泽东本就出来晚,他在一师范上学时,就属于年龄偏大者。如此一来,时间对他而言也就更加宝贵了。

思来想去后,毛泽东决定将自己有限的时间,放在“立足本国”上。对此,他自己也曾在讲述自己未去法国时有过阐述,他的原话是这样的:

“我觉得我们要有人到外国去,看些新东西,学些新道理,研究些有用的学问,拿回来改造我们的国家。同时也要有人留在本国,研究本国问题。我觉得关于自己的国家,我所知道的还太少,假使我把时间花费在本国,则对本国更为有利。”

到此,我们不得不佩服毛泽东的清醒,这个清醒,是他在审时度势后的顿悟。

青年毛泽东

那么,在他的同学萧子升等赴法留学的多年里,他是如何在本国花费时间的呢?这个问题,我们顺着《毛泽东传》就能轻易找到答案。

1919年4月6日,即毛泽东送别赴法留学生约半个月后,他在同学周世钊的推荐下,在修业小学担任历史教员。相比一年前,他在北大图书馆做的图书管理员工作,这份工作也依旧算基层工作。

做历史教员期间,他每周只要上六节课,这意味着他每天都会有大量的自由支配时间。如果毛泽东愿意去北大做图书管理员的原因,是那份工作能让他多看书且认识一些知名学者。

那么这份工作对他的吸引力在于:它将为他提供温饱的同时,让他有更多时间同长沙的新民学会会员加强联系。也就是说:这份工作,能够让他更好地投身到社会活动中。

毛泽东做历史教员仅仅一个月后,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新文化运动爆发了。

五四运动爆发后,全国各种宣传新思潮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毛泽东看准形势,第一时间创办了《湘江评论》杂志。随后,他全身心投入到了《湘江评论》的编辑工作中。

而此时,毛泽东那些赴法留学的同伴们,正在一边做工一边捧着法文书籍学习新知识。

相比在法国勤工俭学的同学们,此时的毛泽东明显更加辛苦。《湘江评论》最艰难的时期,正是酷暑时节,湖南蚊叮虫咬,毛泽东却要在这种情况下挥汗疾书,常常工作到夜半。

毛泽东的商专学生易礼容有一次来找他,掀开蚊帐,竟惊动一群臭虫,“它们正在他作枕头的暗黄色线装书上乱窜,每一只都显得肚皮饱满”。这样的情况,定不止一两次。

当时的毛泽东太忙太累,仅仅一个月时间,他就为《湘江评论》写了四十多篇文章,文章写好后,他还要自己编辑、排版、校对,有时候,他还得亲自拿着报纸上街叫卖。

毛泽东与《湘江评论》

在如此繁重的工作状态下,毛泽东还要和贫穷作斗争,他在修业小学的工作只够他吃饭,所以,他常年穿着一件灰布长衫和白布裤,时间久了,灰的看起来有点黑,白的看起来像黄色。

可毛泽东觉得苦累吗?并没有,他内心全是狂喜。他在《湘江评论》上撰写的“创刊宣言”,最能表达他的这种狂喜,他说:

“时机到了!世界的大潮卷得更急了!洞庭湖的闸门动了,且开了!浩浩荡荡的新业已奔腾澎湃于湘江两岸了!顺他的生,逆他的死。”

正是在这期间,毛泽东的视野迅速开阔起来,他开始将目光转向现实问题的研究,他关注的焦点也转向了整个社会的改造问题了。

在他的赴法留学同学正忙着勤工俭学之际,毛泽东就已经意识到:“世界上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社会制度之大端为经济制度”、“所赖以维持自己的特殊利益,剥削多数平民的公共利益者,无非知识、金钱和武力这样一些东西”……

在五四思潮的影响下,毛泽东已经起飞了,他的思想向前跨出了一大步,用一句通俗化讲:他已经开始走向历史唯物主义,并以此观察社会历史。

毛泽东在此间确定:自己以后要踏着人生社会的实际说话,研究实事和真理。

就在送别赴法留学生这年,毛泽东还和湖南学生一起策动了轰轰烈烈的“驱张运动”,即驱逐军阀张敬尧的斗争。

1920年,毛泽东等在上海成立了“湖南改造促进会”,之后,他又尝试了工读互助的生活,并在上海与五四运动领袖陈独秀谈到了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当年6月份,张敬尧军队全部撤出湖南全境。毛泽东愉快地再次回到了长沙。回湘后,毛泽东着手办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关于当前的,还有一件是关于长远的。

当前的事,是同易礼容等创办文化书社。

易礼容

长远的事,就是毛泽东在总结,并与赴法的留学生们“互通有无”之后做出的一个大决定:主张新民学会开始“从事于根本改造之计划和组织,确立一个改造的基础,如蔡和森所主张的共产党”。

可以说,未赴法留学的毛泽东,用事实证明:他立足国内所发挥的作用,的确比他出国留学所得到的要多得多。

可以说,早在送萧子升等赴法留学前,毛泽东就已经预料到了后来发生的事。也是因此,他当时曾在回应劝他出国留学的友人的信中,探索留在国内的好处时说:

“吾人如果要在现今的世界稍尽一点力,当然脱不开‘中国’这个地盘。关于这地盘内的情形,似不可不加以实地的调查,及研究。

这层工夫,如果留在出洋回来的时候做,因人事及生活的关系,恐怕有些困难。不如在现在做了,一来无方才所说的困难;二来又可携带些经验到西洋去,考察时可以借资比较。”

从这段话中的后几句看来,毛泽东想的非常深远,他当时就已经看到了一个真相,那就是:如能携带经验去留学,效果将完全不一样,将可在考察时“借资比较”。

实际上,若有了足够的经验,即使不出国留学,而只听留学归国者讲述,就可达到“借资比较”的效果。

第二,毛泽东未下定出国留学的决心,与时机不成熟有关。

做任何事,都讲一个时机,尤其对于毛泽东这种喜欢深度思考的人而言,更是如此。他们做任何事之前,都会进行周密的分析判断,哪怕这件事非做不可,若时机不对,他们也不会动。

1919年,即萧子升等赴法留学之际,毛泽东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判定:此时的中国历史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巨变就在此间。所以,他曾在谈到赴法留学问题时,对萧三说:

“中国处于伟大的变动中,我不能离开这个战斗的环境。”

这点,后来的事实证明了,1919年,中国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后,中国人民觉醒,历史果然来到了十字路口。

到此,我们不得不佩服毛泽东对历史进程的超强感知能力。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毛泽东当时放弃赴法留学,而坚决选择留在国内的选择,也是如此。

毛泽东洞察事物的能力,与他在湖南求学时期博览群书、热心时政有关,博览群书增长其知识的广博,而关注国内外时事变化,则又反过来验证了他从书本上学到的广博知识。这两条线交织在一起,塑造了青年时代博古通今的毛泽东。

1920年5月8日,新民学会部分会员在上海半淞园合影。左七为毛泽东。

在湖南求学期间,毛泽东制定了非常详细的自学计划。计划表中,文史哲等社科学问,如诸子百家、诗词歌赋、学者文集等,都是他的重点学习项目。

毛泽东读书非常重笔记,他看过的书都会密密麻麻布满批注。很多知识点还会被他记载在笔记本中,日久后,他记录得满满当当的笔记本放在一起,能装满一提篮。

从毛泽东早年写的《湘江评论》的文章就可看出,他在分析时事时,总能在讲清楚时事新闻来龙去脉的同时,结合历史经验,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能做到这点的毛泽东,必然比寻常人通透,也注定能感知到寻常人无法预知的历史进程。毛泽东在关键时刻的正确抉择,改变了他的个人命运,也将间接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

毛泽东与母亲、弟弟们合影

在以上这两个因素之外,文首提到的语言问题,也是毛泽东未决定出国留学的原因之一。毛泽东学外语比较晚,所以,他看外文、听外文、说外文都比较费劲,他曾在提及未出国留学的原因时说:

“看译本较原本快迅得多,这不仅不影响吸收西方知识,还有利于在较短的时间求到较多的知识。”

另一方面,回到问题的根本处:出国留学作为当时的一种潮流,其主要作用是让自己的履历更加光鲜,也就是“镀金”,这是对于个人发展有利的一件事。可这块金色的敲门砖,毛泽东并不需要,因为他的能力早已注定,他不需要任何“敲门砖”,他能直接“撞开门”。

也就是说:出国留学对于毛泽东而言,恰是可有可无的存在,花时间去做“可有可无”之事,多少是浪费时间、精力的错误抉择。

也有人认为:毛泽东作为出国留学的组织者,他一直将出国留学作为革命的工具,既是工具,革命队伍中有人拥有了,就足够了,无需亲力亲为。作为革命领袖,他的时间应该花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无论如何,毛泽东未随大流出国留学,终成革命之大幸了!“选择决定命运”,在毛泽东出国留学一事上,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1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