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葛洪这些高人如何解读养生导引术真义?

卫昌国学说说 2024-07-14 10:49:02

中国的养生功夫,从道家角度讲叫修行,从儒家角度讲叫养气,从医家角度讲叫导引。

现代学者将养生和修行功夫都称之为气功,虽然有其历史因素,但也容易引起误解。因为普通受众会凭自己的感受去界定其内涵和外延,往往不会顾及其实质含义,当然也不会去考据其正当性。

《黄帝内经》将中医学统为“六艺”:针、灸、砭、药、导引、按跷。

这是非常科学的归纳,导引是中医学康复的中药内容,自古有之。

一、导引是自养之法

中国生命科学更注重从人整体出发,更关注人,而不是具体的器官或物体。因此,先养生,退一步才治未病,实在不行才治已病,进而康复和保命全形。

导引是最古老的康复手段,特别适合湿气重而导致的寒热不适。

《素问·异法方宜论》曰:“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故导引按跷者,亦从中央出也。”

导引与外援助法相对应,相配合,更强调自救、自疗、自养的内应之法,如果可以里应外合,当然可以事半功倍。

导引需要身体力行地内求、内证,学习、践行,是内求,是人人应该掌握的自我诊疗方法。晋代道医家葛洪《抱朴子》讲:“导引,疗未患之疾,通不和之气。动之则百关气畅,闭之则三宫血凝,实养生之大律,祛疾之玄术矣。”

这些内容全靠外求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

二、导引要义考察

导引,又作“道引”。

古人解字往往会透露其最本源的意义。

如,“导”,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注:“引也。经传多假道为导。义本通也。从寸。引之必以法度。道声。”

这里有几层意思:导本身就有引的意思,指明方向;遵循一定的道路、规则才是导;导必然通畅无阻碍。

“引”,《说文解字注》这样注解:“开弓也。……施弦于弓曰张。钩弦使满,以竟矢之长亦曰张。是谓之引。凡延长之称,开导之称皆引申于此。……引,长也。”“引”包含几层意思:将箭搭在弓弦上的动作;将弦拉开使弓撑满的状态;使得延长。

由此,通过注解也能明白“导引”的意义,通过一定的动作方法,使得身体部位撑满延长。

三、古经典对于“导引”要义的应用与解读

1. 庄子最早用“导引”一词。

《庄子·外篇·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

虽然,彭祖不是庄子认为的修道最高水平,但也承认其导引、养形可以长寿,其具体方法有两个:吐纳和熊经鸟伸;即导引和行气。

2. 导引最精炼的解释。

晋代李颐为《庄子》注,提炼八个字“导气令和,引体令柔”。

这八个字高度概括了导引要义,得到广泛认可,应用至今。

明确两个要素:其一调整呼吸,疏通宣导脏腑经络之气;其二,舒展肢体,让身体更灵活柔软。

3. 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区别导引与按摩。

大师如是解读:“凡人自摩自捏,伸缩手足,除劳去烦,名为导引。若使别人握撤肢体,或摩或捏,即名按摩也。”

“导引”为自我主动伸展和按跷,而按摩要求助于他人。

4. 葛洪:导引最开阔的解释。

葛洪《抱朴子·内篇·别旨》讲:“夫导引,不在于立名、象物、粉绘、表形、著图,但无名状也。或伸屈,或俯仰,或行卧,或倚立,或踟蹰,或徐步,或吟,或息,皆导引也。……凡人导引,关节有声,如不引则声大,小引则声小,则筋缓气通也。”

这个解释非常开阔大气圆融,行走、坐卧、呼吸吐纳和观想等皆为“导引”。

四、导引的特殊功效

导引术有其特殊的功效,药和针灸不可替代。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讲:“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气虚者,导引效果更好。

《素问·奇病论》也说:“病名曰息积,此不妨于食,不可灸刺,积为导引服药,药不能独治也。”肺气不畅,必须用导引之法宣导气血,再结合药物。

导引还可以“升阳”。如阳气虚,寒邪就乘虚而入。

但是呢,导引最好早上到中午练,更容易升阳气。《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卫昌国学

2024年7月

3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