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中国的就业市场中,一种令人揪心的现象正悄然蔓延:2022 年至 2024 年毕业的应届生,仅仅因为在新冠疫情期间就读大学,便被部分招聘者无情地拒之门外,并被贴上了带有歧视性的 “疫情班” 标签。这一现象,如同阴霾笼罩在年轻毕业生的心头,也为就业市场的公平公正敲响了警钟。
那些负责招聘的人事部门,以偏概全地认为疫情期间上网课的大学生普遍存在问题,如沉迷手机、专业技能欠缺、沟通能力不足和社会实践空白等。然而,这种观点是何等的荒谬和短视。疫情是一场全球性的灾难,网课只是特殊时期不得已的教学方式,绝大多数学生在困境中依然努力坚持学习。不能将个别现象放大到整个群体,更不能因此否定他们为学业付出的艰辛。这些毕业生们在疫情的冲击下,克服了网络不稳定、学习氛围不佳等重重困难,努力完成学业,他们本应得到尊重和机会,而不是歧视与偏见。
中国舆论对 “疫情班” 应届生的遭遇高度关注是理所当然的。网民们的哗然反映出大众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和对这种不合理现象的愤慨。招聘者这种 “一竹竿打翻一船人” 的做法,严重伤害了就业市场的公平公正原则。在公平的就业市场中,每个求职者都应该依据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接受评判,而不是被一个笼统的、带有歧视性的标签所定义。这种歧视破坏的不仅仅是个体的就业机会,更是整个市场的秩序和竞争环境。当优秀的人才因无端的标签被拒之门外时,企业可能错失真正能为其创造价值的员工,行业的发展也可能因此受到阻碍。
同时,这种现象也对中国高等学府的教育质量投下了不信任票。中国的高校在疫情期间积极应对挑战,通过各种方式保障教学质量,教师们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将所谓的 “毕业生质量问题” 完全归咎于疫情期间的教育模式,是对教育工作者和教育体系的不尊重和误解。
而在这背后,我们不能忽视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持续不振这一深层次原因。国家统计局公布的 9 月分年龄组失业率数据显示,全国城镇 16 岁至 24 岁劳动力失业率仍处于高位。经济的压力或许让部分招聘者在选择人才时更加谨慎,但这绝不能成为歧视的借口。在困难时期,更应该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挖掘人才潜力,激发市场活力,而不是人为地制造障碍。
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就业市场的监管,出台相关政策打击这种不合理的就业歧视行为。教育机构可以进一步为 “疫情班” 毕业生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能力。而企业和招聘者则需要摒弃这种片面的观念,用更加客观、全面的视角来评估求职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打破 “疫情班” 标签这一新型就业歧视的枷锁,让就业市场回归公平、有序,让年轻的毕业生们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中展现自己的才华,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