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在日记中写下对身体、对爱的掌控欲望,敏感劲爆,震撼世人

红小岩谈古论今 2022-04-06 14:55:21

战争看似遥远,但来袭时往往猝不及防,打断所有熟悉的生活轨迹。这与后疫情时期的此刻一样,疫情暴发后才发现再自然不过的日常如此脆弱。日常生活中细小的断裂,让我们明白熟悉的日子是再也回不去的。战争/疫情后的“非常”,成为我们的日常。

炮火隆隆焦土还冒着热气,遍地是受伤流血的身躯,如果有希望,寄托在领军终结战事的英雄身上。这些是我们在历史记录得到的,战争印象,似乎距离这个和平时代有点遥远了。然而,“经历战争”的方式不是只有从军,不同身份与年龄层的人用各自的方式活着,在他们的回忆之中,更贴近战争的描述或许是:从微小地方开始,感受到生活出现裂痕,日常的秩序好像再也无法恢复,然后意识到,翻天覆地的破坏。个人的生命历程被中断,先于国家,先于时代。

《安妮日记》就是这样的一本书,写得诚实,所以残忍。女孩安妮描述自己在战时藏匿的感受,呈现出官方叙述中看不到的另一面,这在当前尤受重视。《安妮日记》以“个人”视角出发,写出一般人感受到战争真正的“破坏”。《安妮日记》于二战期间写成,被说是“改变世界的10本书”之一,让我们看见个人脸容之于时代,如此真实。

“密室”的存在

《安妮日记》一开始并不为出版而作,它是战时荷兰犹太裔少女躲避纳粹藏匿期间(1942-1944)所写,出自安妮・法兰克之手。为了躲避被征召到集中营的厄运,安妮在13-15岁期间与家人和其他犹太人躲在父亲原本工作处的地下密室里,写下这本“与自己对话”的日记。

集中营征召令寄达的那天,安妮与家人离开原本的家,把爱猫留下,来不及也不被允许和正在约会的男孩说声再见......制造逃亡的假象迁入密室后,他们从此生活在地下,自由在街上行走的记忆与安妮的童年一起远离,就连开窗透气也要注意时间、避开眼线,这是新的日常:

我想这栋屋子永远不会给我家的感觉,倒也不是讨厌这里,住在这裡更像在某间奇怪的小旅店度假,这样想有点怪,但藏匿的生活就是这么一回事。密室很适合躲藏,虽然潮湿,地板倾斜,但在全阿姆斯特丹恐怕找不到更舒适的藏身处,不,在全荷兰都找不到。

我们不管做什么,都很害怕被邻居听见或看到。我们第一天就立刻动手缝窗帘,其实那哪叫窗帘,只是碎布,什么形状、布料和花色都有,我和爸爸笨手笨脚,缝得歪七扭八,然后把这些艺术品用图钉钉在窗户上,等到不再躲藏才能拆下来。

逼仄的空间,局促的视线,限制人的行动也打碎想象,安妮一家靠着父亲公司里几个知情的好心人接济,偷偷送来物资并在黑市中介交易食物,让他们能简单烹煮。由于公司仍正常运作,每天都有工人进出,他们过着“不能发出声音”的日子,一点风吹草动都提心吊胆。“共享”密室的还有范丹一家人、杜瑟尔医生等,8个人努力重建生活秩序,安排可使用空间的范围、时间和节日仪式等。

然而患难生活并不温馨,安妮在日记里诚实记录她的心声,原本互有好印象的几家人自从被禁闭在狭小空间,生活的摩擦让他们对彼此失去耐性。可是,战时不存在“自我”的表达权利,他们被迫成为紧密牵连的共同体,随着战争逼近,人性自私也被逼了出来,比如范丹一家总是借机占据食物资源,几户人动不动埋怨、吵架等,却又无路可退、动弹不得,一边怨怼一边互相依赖,矛盾地一天天把日子过下去。

什么时候能走出密室?走出密室之后,日子会怎样继续下去?这是安妮,也是藏匿者奢侈的自问。“密室”宛如整个时代的缩影,与随时监控、搜捕、轰炸的外在压力形成对应,不知道什么时候有解放的可能。

战争如何轰炸我

在密室中,看不清外界,对于安妮而言,战争一直在生活微小的断裂中持续逼近,最终带来翻天覆地的破坏。

旁观他人苦难的罪恶感席卷而来,尽管那带有一点不得不的冷漠。在纳粹监控之下,人们出于自保或利益等去做加害者或旁观者的记录不少见,而这本日记揭露出另一种面貌——受害者生存艰难,即便没有互相分化,也被迫自私些,安妮描述自己得知其他人被带走时的反应:

无论做什么,我都忍不住想起那些走了的人。我意识到自己正在大笑时,就会想起这么开心是可耻的。但,难道我就该整天哭吗?这我又做不到。低迷的气氛终究会过去。

我们没什么改变,想的事也一样没什么变化,像旋转木马,从犹太人转到食物,从食物转到政治。说到犹太人,对了,我昨天从窗帘偷看时,看到两名犹太人,觉得好像看到世界七大奇观之一。我心中浮现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好像我向当局告发他们,此刻正在偷窥他们的不幸。

人们被迫连成共同体,窥见彼此私生活的暗面,却又必须互相依存。而安妮有着敏感的心灵,本就对周围环境有强烈的感知,加上年纪最小,比起其他人显得适应不良、神经兮兮,她的青春叛逆与战时的“集体意识”格格不入——这种情境容不下太多“个人”声音,地下密室又是不见光的存在,因而安妮的敏感天性引起群体焦虑,处处受批评,范丹太太就说过安妮的不听话会“害死我们所有人”。

从众,是战争中最安全的做法,个人脸孔被抹平、牺牲是常见的,可是安妮是个正在成长中的少女,她的“社会化”因此变得艰难、无标准可依循,而成长不可能重来,这场战争的代价之于安妮,是错失被理解、陪伴的机会,与母亲关系的破裂亦是。等到战争结束,满目疮痍的城市可以重建,个人生命史缺失的部分却不能重来。

爱与黑暗

黑暗笼罩之下,安妮却展现出生命光亮的一面。

这本日记诚实地写下许多抱怨和批评,出自她对人事的判断,自信地表达“安妮如何看待世界”本身。与纳粹搜捕对照,她写下冒死协助他们的好心人,温暖的面容;安妮痛骂范丹太太自私可笑,又以另一种抽离眼光看待这件事;她埋怨父母对自己的忽视,明知会伤害母亲却也不愿说谎假装爱她,与父亲争执时发出自省。这是一个在成长之中,尚未定型的人,她想着:那些,或许都是人类的脆弱面。战火轰炸,安妮静静感受着城市仍在呼吸,外面有许多新鲜的生命,以及,自己蜕变中的身体。

随着这段期间的相处,安妮与范丹家的儿子彼得恋爱。她写下对身体的好奇,爱欲烈火燃烧,恍惚劲爆,那是一种生命热情地释放,此时安妮个人的声音、面貌重新立体了起来,对自己的身体、爱的掌控欲望,让她以女性的身份重新看待自身,相对于周围大人的保守,她大胆地感觉这一切,意识到自己与恋人有能力互相理解,并快乐起来。这颗敏感心灵,于此脱离种种批评的声音,重新看见了自身能量:在集体意识被放大的氛围下,她的格格不入不过也只是被放大了而已。安妮头脑清晰,或许有着善感而紧张的性格,因为记忆着痛苦,却也比起旁人更强烈地感受到快乐与希望。

安妮期待着未来,她能准确说出自己作为一名青少年,相对于大人来说更不自信——因为大人已经长成了,他们摸索过世界的样子,青少年却不是,尤其在战争之中,他们比起大人更不清楚自己的未来会变得如何。但是,经历了这些黑暗,安妮仍坚持爱,道出信念与希望,在密室小空间里不是只有死亡,也有爱欲和生之喜悦,最后她说出在战后想成为一名记者与作家的期待,用文字书写个人的面貌,反抗时代的暴力。

结语

最终,密室遭到搜捕,成员被送往集中营。和平在几年后到来了,只是安妮没能活过这场战争。

《安妮日记》是在战后由她的父亲(法兰克家唯一幸存者)为完成女儿遗愿集结出版,这位伤痛的父亲没有再去追查到底是谁出卖了他们。那间密室在战后仍被保存,阅读这本日记时,感受到这名少女的真实情绪,不论爱恨欲望都那么强烈,书末得知安妮的结局,对读者来说是很震动的事情。

有时候,接收到战争的资讯,是某年某月的战役中出现多少牺牲者,那样的一行数字会让人惊悚,却没办法引起太深刻的共鸣。但一本日记,一部自传,或许多微小身影的报道,能让我们看见一个活生生的面容与生存痕迹,在战争之下那样轻易地被抹消,力道丝毫不减于几千万人的死亡,在那一刻人类才忽然意识到,个人生命之重,从不只是几百亿分之一而已……

《安妮日记》不仅是当代青少年阅读的经典之作,也是学者研究历史的重要文献,它对纳粹党罪恶的揭露,对二战时期历史的描写,使它独具历史价值!

(完)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