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丁元英:冯世杰可以爬出井沿,为什么刘冰跟叶晓明不能

侃球还得看阿海 2024-12-11 03:13:03

看完《天道》,对冯世杰这一角色的描绘进行深思,我不禁想起了明代思想家吕新吾的那句名言:“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

刘冰、叶晓明、冯世杰这三人的最终归宿,仿佛早已隐匿在他们各自的名字之中。刘冰,“留冰”,留下一个没有温度的躯壳,最终迎来了冰冷彻骨的结局。叶晓明,“晓明”,终究只有那点“小聪明”,难以成就大业。冯世杰,“世杰”,在世俗或世人眼中或许是“杰出人物”,却最终沦为“一枝独秀”。

表面上看,结局似乎是一个比一个光鲜,然而追根溯源,决定这一切的是深埋在他们骨髓之中的人性。刘冰自私到了极点,贪婪毫无底线,虚伪令人发指;叶晓明则是典型的见利忘义之辈,目光短浅到只看得见眼前的蝇头小利,不过他心底尚且还存有一丝原则。而冯世杰则与众不同,他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多的是为了王庙村以及村里的村民。

在这一点上,冯世杰的高度已然不同凡响。站在这样的高度,他无形中便会生发出一种源自内心的自觉性责任。这种“拦责”,恰如欧阳雪所言:“这小子还是个农村有志青年呢。”这样的志向,实在是堪称伟大。

冯世杰的不平凡,主要体现在三个特性上。

第一,有“担当”

我一直认为,冯世杰是“井沿”三兄弟中唯一一个成功上岸的人,他实现了自救。而拯救他的,并非契约精神,亦非忠诚,恰恰是他内心深处那份对村民的责任感以及对王庙村的“担当”。出身极度贫困农村的冯世杰,一旦肩负起这份责任并将其视为志向,便不得不在各种艰难险阻、犄角旮旯和缝隙中去探寻能够扭转贫穷命运的机会。当丁元英这样的“高人”现身古城,甚至机缘巧合地成为他能够接触的人,这样突如其来的曙光与希望,他怎会轻易放过?必定会紧紧抓住,竭尽全力去争取、去努力。

“退股”这件事,若发生在格律诗公司不正当竞争之前,确实是再正常不过的,毕竟任何公司都有其进入和退出的机制。

然而,问题就出在事中。这一举动颇有几分“祸水东引”“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意味。更何况,叶晓明、冯世杰、刘冰三人在未征求丁元炎意见的情况下就这样做了,这无疑意味着他们之前建立的信任和付出的努力瞬间化为乌有。

第二,保持初心且善于借力

冯世杰憨厚老实,却又精明得很。他在“算计”别人时也展现出了聪明才智,因为他深知分寸。比如在分工上,他让叶晓明担纲主角,刘冰担任二把手,而自己甘当绿叶。

实际上,在王庙村,冯世杰才是真正具有话语权的人。一方面,他具备技术知识;另一方面,他本身就是土生土长的王庙村人,与村民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而最为关键的是,他还是村里唯一拥有车辆的人。

在村民眼中,冯世杰或许并非那种能成就惊天动地大业的人,但他们深信,跟着冯世杰准能干成实事。当面临与乐圣公司的法律纠纷以及巨额赔偿的风险时,叶晓明和刘冰选择了逃避,退出股份。然而,冯世杰在退股时却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担当,他选择以“资本债券换设备”。

这一决策意味着,即使格律诗公司倒闭,冯世杰依然能够利用现有的人员和设备继续生产,甚至有可能与其他音响公司寻求合作。这不仅保护了王庙村村民未来的生计,也为整个村庄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冯世杰的这一举动,再次证明了他不仅是村里的“有志青年”,更是村民心中的主心骨和智者。

多年以后,时间的洪流可能会冲淡人们对丁元英的记忆,但冯世杰这个名字,却注定会在王庙村村民的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他不仅是那个曾经帮助他们走出贫困的领路人,更是他们心中永远的英雄。

冯世杰的初心,始终如一地围绕着“救”家乡。他梦想着让村民脱贫致富,为他们的生计谋划,出发点始终是为了“成就”王庙村的村民,改变他们的命运。这份初心,他从始至终都没有动摇过,正是这份坚定不移的信念,让他能够带领村民走向光明。

冯世杰不仅是公司的管理者,更是公司与村民之间的坚实纽带。在关键时刻,村民们也回馈了他,让他得到了比原来更多的股份。而叶晓明、刘冰等人,他们的出发点始终是为了自己的私利,从未真正想过要“救”人。这种短视与自私,最终让他们失去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

第三,有“心计”

请注意,我这里所说的冯世杰的“心计”,是打了引号的。他的心计,虽然别有所图,但他所图的并非仅仅为自己,更多的是为了王庙村。换一个角度来看,他的这种心计,实际上蕴含着一种大爱。

当丁元英如同神祇般降临在冯世杰的世界里,冯世杰做了两件颇显“心计”的事情。

其一,便是以穆特的唱片故意刁难丁元英。叶晓明在听过、观摩过丁元英的音响效果及制作原理后,认定丁元英是个高人。叶晓明特意找到音响发烧友冯世杰,将丁元英音响制作的原理一一告知。冯世杰听后惊叹不已,同样认定丁元英是高人。所以,当丁元英和芮小丹来叶晓明店里拿叶借的唱片时,冯世杰“故意”刁难丁元英。

在冯世杰称赞丁元英的《流浪者之歌》唱片不错时,丁元英随口回应了一句:“还可以。”冯世杰却故意找茬:“还可以,那就是不怎么可以了。”在芮小丹准备离开以及叶晓明试图解释的情况下,冯世杰两次拦住了丁元英的去路,坚持让他对穆特、海飞兹、弗雷德里曼的音乐造诣做出“心到手不到,手到心不到、手到心到”的精准评价。

通过这次刻意的刁难,冯世杰实际上达到了三个目的:

一、亲自验证

冯世杰亲自确认了丁元英的非凡之处,甚至意识到他的水平达到了自己难以企及的高度。

二、创造接触契机

他以这次“故意”刁难为借口,寻找能够与丁元英接触的机会,试图攀附一份缘分。

三、展现丁元英魅力

同时,他也间接地让芮小丹领略到了丁元英广博的知识以及身上散发出的那种强大气息与独特魅力。

尤其是最后一点,芮小丹眼中闪烁的光芒,实则在无形之中,成为了丁元英与芮小丹爱情之花的催化剂。这种微妙的情感变化,不仅让两人的关系更加深厚,也为王庙村即将迎来的神话般的转变注入了活力。

其次是冯世杰以参观音响机柜为由,巧妙地邀请了芮小丹前往王庙村。冯世杰在欧阳雪的酒店目睹了三人之间的微妙互动,内心敏锐地察觉到芮小丹与丁元英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特殊的联系。基于这样的洞察,他特意前往警局拜访了芮小丹。

他以查看芮小丹在王庙村购买的已组装好的音响为借口,实则怀揣着更深层次的意图。当芮小丹与欧阳雪抵达王庙村后,冯世杰通过摘苹果、安排高规格的农村接待等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活动,向芮小丹传递出他的真实想法:他希望通过芮小丹这座桥梁,与丁元英建立起更为紧密的联系。

看透了冯世杰心思的芮小丹,坚定地否定了自己与丁元英之间的特殊关系,也果断地拒绝了冯世杰的请求。尽管芮小丹并未答应冯世杰,但这次王庙村之行,村里的一贫如洗与村民们的热情质朴,早已在她心中悄然种下了一颗种子。

这颗种子,在芮小丹与丁元英的爱情修成正果之时,终于开花结果——芮小丹送给丁元英的礼物,促使丁元英亲自前往王庙村考察“扶贫”项目。最终,在冯世杰精心策划的“心计”之下,王庙村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功脱贫。

而王庙村的脱贫,离不开冯世杰的这份“心计”。他的用心良苦,透露出一种别样的温情与智慧,这种为了家乡、为了村民而不懈努力的精神,让人感动不已。这样的冯世杰,既不简单也不平凡,他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冯世杰的角色确实与“刘备”“刘邦”这类领袖人物颇为相似。他的个人本领或许并非最为出众,但他却拥有非凡的资源整合能力,能够高效地调动各方的人力、物力、资金等资源,为实现自己的宏伟蓝图助力。

相较于叶晓明和刘冰,冯世杰的聪明才智或许稍逊一筹,但他却擅长创造机遇、敏锐捕捉时机,并善于借助比自己更为智慧、聪慧之人的力量来达成自己的目标。更重要的是,他始终清晰地知道自己内心所追求的是什么。

对于普通人而言,单单是领悟到这一点,就已经极具价值,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并加以借鉴。因为一旦悟透,便有可能开启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最终,一切似乎又回到了起点,恰如丁元语所言:“从来都是救人的被救了,被救的救了人。”这句话在冯世杰身上得到了完美的印证,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这一深刻的哲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