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官主要分为八类,至于能做什么官,就得看出身、学历硬不硬

书雁说历史文化 2025-01-09 21:32:40

"大人,不好啦!新科状元郎跟六部主事打起来了!"一名衙役慌慌张张地跑进内阁。"怎么回事?"当值大臣一头雾水。原来是新科状元看不起这位出身监生的主事,言语间多有不敬,两人一言不合就动起手来。这在清朝官场并非个案。清代重出身,官员之间常因出身不同而互相轻视。有的官员能直接入翰林院,有的却只能从九品做起;有的能被派往六部任职,有的却只能去地方当教谕。这些差别,都源于他们的出身不同。那么,清代官员到底有几种出身?

一、科甲出身:最尊贵的进士与举人

嘉庆十年春天,新科进士张廷济刚走进翰林院大门,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偌大的院子里,来来往往的官员个个都是"龙头",这可是清朝最高等的进士出身。

张廷济回想起自己的同年,三甲进士李某已被派往浙江当知县,二甲的王某去了吏部当主事,而他因为是一甲进士,直接被选入翰林院修书。这待遇之差,一目了然。

当时的翰林院里,一个有趣的现象引起了张廷济的注意。院中有位郎中姓赵,是举人出身,每次上朝都要绕着走,就怕碰上那些进士老爷。要知道,在清朝官场,进士和举人虽然都是科甲出身,但地位可是天差地别。

乾隆年间就有这么一件事。一位新科进士在礼部当值,看见一位举人出身的员外郎坐着轿子来上班,当场就拦下来训斥:"你一个举人出身,也配坐轿?"这事闹到皇帝那里,还真让进士说对了,清朝规定举人出身的官员,品级不到三品,确实不能坐轿。

不过举人也不是没有出路。康熙四十年,朝廷看到很多举人干等考试,都快喝西北风了,就开了个"大挑"的缺口。什么是大挑?就是专门给举人的考试,考中了就能当官。

雍正皇帝上台后,又给举人开了条"拣选"的路子。每年年底,吏部会从举人里面挑选一批人出来当官。这些举人虽然起步低,从七品、从八品的小官,但只要干得好,一样能当大官。

最有意思的是进士和举人之间的婚姻往来。乾隆年间有个进士,在京城当官,他妹妹要嫁给一个举人,他死活不同意:"我一个进士,妹妹怎么能嫁给举人?"闹得沸沸扬扬。

这种事情在地方上更常见。山东有个举人考中进士后,立马就和原配离了婚,原因是:"我现在是进士了,配不上一个举人的女儿。"

康熙皇帝就说过:"进士、举人虽然都是读书人,但进士比举人高出三倍。"这话说得一点不假。翰林院、都察院、六部重要职位,基本都是进士的天下。就连选拔京官,朝廷都规定"凡例应科甲出身者,必以进士为先,举人次之。"

二、贡监出身:朝廷培养的储备力量

乾隆四十年的一天,国子监来了位特别的监生。这位监生姓纪,是江南布政使的儿子,按说有这样的家世完全可以靠父亲的荫补直接当官,但他偏偏选择了先去国子监读书。

"大人,您儿子为何要舍近求远呢?"同僚们问布政使。布政使笑而不答,因为他清楚得很,国子监虽然是最低等的出身,但却是朝廷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

在国子监里,纪姓监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同窗。有从各省选拔来的岁贡生,有因为父母官员年老被特许入监的恩贡生,还有通过考试进来的优贡生。这些人虽然都叫"贡生",但待遇可大不相同。

就说岁贡生吧,他们是各省每年按时进贡给朝廷的学生,需要在地方上经过层层选拔。一个叫王永年的岁贡生,在国子监读了三年后参加朝考,一举考中,被派到江西当了教谕。

恩贡生就更厉害了。乾隆皇帝登基大典时,特意下旨让各省挑选品学兼优的生员入监读书,这批人被称为"恩贡生"。其中有个叫沈德潜的,后来竟然做到了翰林院掌院学士。

不过在国子监里最吃得开的要数那些副贡生。副贡生是怎么来的?原来朝廷规定,凡是考中举人的读书人,可以指定一名亲戚当副贡生。这些副贡生虽然不是通过考试选拔的,但因为有举人亲戚的关系,在国子监里也挺受人尊重。

有趣的是,监生们在国子监读书期间还分了等级。住在国子监里的叫"肄业监生",每天必须按时上课。住在国子监外的叫"供事监生",只需要定期来监里应卷就行。至于那些花钱买了监生名额的"例监生",更是整天无所事事。

在国子监里混得最如鱼得水的是那些皇亲国戚的子弟。乾隆年间就有个亲王的儿子,在国子监读了几年书后,直接被派到内务府当差。这让其他监生羡慕不已,毕竟大多数监生毕业后只能去地方上当教谕或者训导。

不过监生们也有自己的出路。康熙年间就有个叫戴名世的监生,因为文章写得好,被大学士看中,推荐到翰林院当了庶吉士。雍正年间的著名大臣李卫,也是从一个普通监生做起,最后当上了总督。

每到朝考季节,国子监就格外热闹。监生们挑灯夜读,准备考试。一旦考中,就有机会被派到各地当官。虽然起点低,但只要肯干,一样能平步青云。正如那位江南布政使所说:"在国子监读几年书,总比直接当官要强得多。"

乾隆皇帝曾经在一次视学国子监时说:"国子监虽不如翰林院显赫,但也是朝廷培养人才的根本之地。"这句话道出了贡监生在清朝官场的真实地位。

三、江湖秘闻:官场潜规则

嘉庆二年冬天,六部衙门里传出一个奇怪的规矩:凡是监生出身的官员,用膳时必须与进士、举人分桌而坐。这条规矩一出,立即在京城官场掀起轩然大波。

"这不是存心给人难堪吗?"一位监生出身的主事抱怨道。但这样的规矩在清朝官场并不少见。乾隆年间就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进士出身的官员可以不给举人出身的上司行跪拜礼。

更有意思的是拜客规矩。当时在京城,进士出身的官员拜访同僚,可以直接进内院;举人出身的只能在外院等候;至于监生出身的,连大门都进不去,只能把名帖递给门房。

有个叫钱陈群的举人出身知府,就因为这样的规矩吃了大亏。一次他去拜访上司,因为出身不够,被挡在外院。偏偏那天下起大雨,他在外院淋了整整两个时辰,结果染上重病,卧床半年。

康熙年间,有位进士出身的御史巡视江南,竟然要求地方官员按出身排队接驾。结果那些举人、监生出身的知县们,顶着烈日站在最后面,急得直跺脚。

但官场规矩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雍正皇帝就曾下令:"同品官员,不论出身,一律平坐。"可这道圣旨下去后,那些科甲出身的官员还是各显神通,找出许多理由来回避。

比如说请客吃饭,总要把座位安排得特别巧妙:进士坐在上首,举人坐在中间,监生只能坐在下首。更绝的是,进士用的是白玉筷子,举人用的是象牙筷子,监生就只配用竹筷子了。

不过低出身的官员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乾隆朝有个监生出身的知县,每次参加公务宴请,总是装病推辞。后来大家才知道,他是怕在席间被人看轻。

还有人专门研究谁是什么出身。雍正年间就有个六品小官,随身带着一本小册子,上面记满了京城官员的出身来历。每次出门拜访,都要先查一查,免得失了礼数。

最有意思的是官员之间的通信。给进士出身的官员写信,称"大人";给举人出身的,称"先生";给监生出身的,直接称官职就行。有个刚升任知府的监生,收到一堆贺信,看着信封上各式各样的称呼,气得直摇头。

但也有例外。乾隆年间有位叫刘墉的进士,从不计较这些虚礼。他的幕僚中就有不少举人、监生出身的能人,大家相处得十分融洽。每逢宴请,刘墉总是让大家随意就座,不分出身高低。

四、特殊通道:荫补与捐纳

乾隆三十年的一个早晨,礼部衙门外排起了长队。这些人都是来捐官的,有的是富商,有的是地主,甚至还有几个退休的幕僚。

"三千两银子,就能当个七品县丞!"一位身着绸缎的商人高声说道。旁边的人纷纷叹息,这年头,有钱就是好办事。

不过捐官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康熙年间就定下规矩:没有功名的人捐官,最高只能捐到从九品。一位浙江商人花了五千两银子想捐个六品官,结果被吏部挡了回去。

倒是那些有功名的人捐官容易些。乾隆朝有个叫张廷玉的,是个生员出身,先花钱捐了个监生,又捐了个员外郎,最后竟然做到了尚书。

比捐官更体面的是荫补。所谓荫补,就是高官们可以给自己的子孙谋个官职。雍正年间的大学士张廷璐,就给自己的儿子荫了个主事,后来这个儿子一路升迁,当上了侍郎。

但荫补也有讲究。康熙皇帝规定:一品官员可以给一个儿子荫个六品官,二品官员只能荫个七品官,以此类推。荫补的儿子必须年满二十岁,而且要考试合格才行。

有趣的是,有些官员专门等到快退休了才给儿子荫官。乾隆朝有个侍郎,眼看快要告老还乡了,突然上书请求给小儿子荫官。皇帝问他为什么这时候才想起来,他说:"等儿子大了些,懂事了,当官才不会出错。"

捐纳和荫补这两条路上,也少不了奇闻趣事。有个叫纪晓岚的,他爹是从九品小官,按说只能给儿子荫个未入流的官。但纪晓岚特别聪明,考中了秀才,又花钱捐了个监生,这样一来反而比他爹荫补的官大多了。

雍正年间还有个商人,先是花钱捐了个主事,又给儿子捐了个员外郎。父子俩在同一个衙门当官,每天上朝还得一起走。别人笑话他们是"钱堆"出来的官,这位商人却说:"花钱买个机会,能不能升迁还得看本事。"

最绝的是那些荫补出来的官员。有个尚书的儿子被荫补为主事,上任第一天就摆谱:"我可是尚书大人的儿子!"结果被同僚们笑话:"你爹是尚书,你不还是个主事吗?"

到了乾隆后期,朝廷对捐纳和荫补的限制越来越严。规定捐官的人必须先读书明理,荫补的子弟也要考试合格。有个御史还专门上书说:"捐纳可以补充国库,荫补可以笼络人心,但也不能太过分了。"

五、八旗与汉官:双轨制下的博弈

康熙四十年的一个早晨,六部衙门里来了一位特殊的官员。此人姓富,是个满洲正黄旗人,刚通过翻译科考试当上了主事。但有趣的是,这位富主事一句汉话也不会说。

"这可怎么办公啊?"汉官们私下议论。很快他们就知道了答案:朝廷特意给富主事配了两名翻译,专门负责帮他处理公务。

这种情况在清朝并不罕见。雍正年间就有位蒙古旗人,考中翻译科进士后被派到礼部当郎中。每次开会,他就带着翻译坐在那里,听别人说完后,再让翻译告诉他具体内容。

不过满洲官员也有自己的优势。乾隆朝有个满洲主事,骑射特别好,每次皇帝打猎都带上他。这位主事没当几年,就升任侍郎了。而同科的汉官,还在各部当主事呢。

"骑射是满洲第一等的本事!"这是康熙皇帝说的话。为了保持满洲贵族的传统,朝廷规定:凡是满洲官员,每年都要参加骑射考核,考不中的要罚俸。

有趣的是,满汉官员之间还有座次之分。一位汉军旗知府在回忆录中写道:"同是知府,满洲的坐在上首,蒙古的坐在中间,汉军旗的坐在下首,至于汉官,就只能站着了。"

但这种区别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雍正皇帝就曾下令:"满汉官员,一律平等相待。"可实际上,满洲官员还是比汉官容易升迁。统计显示,清朝二百多年间,满洲官员当上总督的比例远高于汉官。

最有意思的是满汉官员之间的婚姻往来。乾隆年间有个满洲侍郎,想把女儿嫁给一个汉族进士。这事传到皇帝耳朵里,立刻被否决了:"满汉不通婚,这是祖制!"

但在基层,满汉官员的关系倒是不错。一位汉族知县写道:"满洲同僚都很热情,请我喝酒吃饭,还教我骑马射箭。"到了道光年间,很多满洲官员已经完全汉化,跟汉族同僚打成一片。

朝廷对满汉官员的培养方式也不同。满洲子弟可以进入专门的满学读书,考试时还有特殊的翻译科。而汉族读书人就只能参加正常的科举考试。

道光年间,一位满洲大臣上书说:"现在的满洲子弟,有的骑射不行,汉话不会,只会混日子。"这反映出满洲官员的特殊地位正在动摇。到了清朝后期,满汉之分虽然还在,但已经不像早期那么严格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