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火遍全国到无人问津,曾被姜昆力捧22年的大山,现在怎么样了?

友桃说娱乐新闻 2024-11-07 17:56:39

请用您发财的金手指,点赞走一走,暴富到永久,上点关注下点赞,不想暴富都很难

谁能想到在1988年的春晚舞台上,一位金发碧眼的老外竟然能把中文说得这么溜?

他就是大山(Mark Rowswell),这个来自加拿大的23岁小伙,凭着一口流利的中文和纯真的笑容,一夜爆红。

谁又能想到这位被姜昆大师亲自带了22年,还被《人民日报》盛赞"虽为外国人,却不是外人"的相声演员,如今却渐渐淡出了公众视野。

这是怎么回事呢?

说到大山为啥能在中国火起来,这背后还真有一段机缘巧合的故事。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加拿大人,大山从小就对东方文化痴迷得不得了。

跟其他年轻人不同,他骨子里仿佛住着一个"东方灵魂"。

1984年19岁的大山考进了多伦多大学,选专业的时候可把同学们都看傻了。

大家都奔着热门专业去,他倒好一个白人小伙愣是选了东亚系。

更有意思的是大一的时候他还选了个"现代汉语"的选修课,纯属想试试水。

谁知这一试不要紧,直接被汉语的魅力给迷住了。

大山学起汉语来简直上瘾,一有空就抱着课本猛啃,连做梦都在默写汉字。

到了大二这位洋小伙干脆来了个"壮士断腕",直接把中文提升为主修课程。

在东亚系里大山可是个"另类学霸",老师们都夸他是"高材生"。

看到中国的诗词歌赋,他能两眼放光;听到京剧昆曲,他能如痴如醉。

这份执着和努力,最终给他换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大学毕业时他不仅拿到了全额奖学金,还获得了去北京大学深造的资格。

就这样大山带着对中国文化的满腔热忱,开启了他的北京求学之旅。

这一去就跟中国结下了一辈子都解不开的情缘。

北大求学期间大山没想到自己的人生会迎来一个重大转折。

1988年的央视元旦晚会,这个金发碧眼的老外一登台,全场都傻眼了。

小品《夜归》里,大山那一口流利的中文,愣是把在场的观众都给征服了。

要说这个节目的效果有多好,当时的收视率就能说明问题。

一夜之间这个老外成了全国人民的"大山"。

火了之后的大山可没有飘,反而更加努力地钻研起了中国的传统艺术。

他拜在了相声大师姜昆的门下,开始了一段长达五年的"相声修炼"。

师徒俩可没少下功夫,从基本功练起连相声的眼神、手势都要反复琢磨。

姜昆老师可是动了真格的,带着大山跑遍了大大小小的综艺晚会。

这一练不要紧大山还真给练出名堂来了。

这不人家一年后就上了春晚,还跟当红明星潘长江搭档演小品《一张邮票》。

这还不算完后来他又两次登上春晚舞台。

一次是跟刘伟、马东他们一起说群口相声《五官新说》。

另一次是跟来自世界各地的孔院学员合说《四海之内皆兄弟》。

就连1991年热播剧《编辑部的故事》,都能看到大山的身影。

他在剧中跟相声前辈侯耀文搭戏,演了个外国商人的角色。

这些经历不知让多少想进娱乐圈的老外羡慕得直跺脚。

搞笑的是当时有不少外国朋友问大山:"到底是相声有魔力,还是你小子太有才?"

然而再耀眼的明星也会遇到职业瓶颈,大山也不例外。

在相声界摸爬滚打多年后,他渐渐发现自己遇到了难题。

德云社的郭德纲一语道破天机,指出了大山面临的尴尬处境。

那个年代相声这门传统艺术正经历着严重的危机。

观众越来越少演出机会也在不断减少。

更要命的是当时社会上还弥漫着一股崇洋媚外的风气。

这种风气反倒让大山这个"洋相声演员"的身份变得尴尬起来。

有的观众会说:"一个外国人,怎么能理解咱们老祖宗的文化呢?"

还有人觉得他的相声缺少了传统艺术应有的韵味。

除了一手拿手的绕口令,大山在相声艺术上的突破确实遇到了瓶颈。

面对这样的困境,大山没有选择固步自封。

2015年他在北京开创了自己的脱口秀节目《大山侃大山》。

这档节目可不是简单的说说笑笑。

他把自己在中国20多年的所见所闻,都融入到了表演中。

从留学生到相声演员,从电视明星到脱口秀艺人。

这些经历让他的表演有了独特的中西合璧风格。

在事业转型的同时,大山的个人生活也经历着甜蜜的变化。

1993年他遇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女——一位名叫甘霖的中国姑娘。

这段中加跨国恋最终修成正果,他们喜结连理还生了一对可爱的儿女。

从此这位"洋女婿"可是彻底跟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不过为了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大山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他把妻子和孩子都安置在加拿大,自己则选择了两地奔波的生活。

这种选择确实不容易,但大山却笑称这是他的"中西结合"生活方式。

到了2019年已经两鬓斑白的大山现身巴黎中国曲艺节。

台上的他依然能即兴来一段单口相声,逗得观众捧腹大笑。

虽然不再是那个耀眼的"相声明星",但他找到了新的人生定位。

从一个"学汉语的老外",到"相声演员"再到"文化传播者"。

大山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诠释了什么叫"桥梁"。

如今的他虽然淡出了公众视野,却依然在默默地传播着中国文化。

这不就是最好的"中国故事"吗?

有人说大山就像一杯中国茶,越品越有味道。

这个评价恐怕再贴切不过了。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