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庆后这一代民营企业家:机遇、风险与精神

总在茶余后 2024-02-28 10:41:01

2月25日10时30分,杭州娃哈哈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宗庆后因病逝世,享年79岁。2月28日,宗庆后治丧委员会在杭州娃哈哈集团下沙生产基地为宗庆后举行追思仪式,缅怀这位优秀的企业家,并且会向市民开放。

(娃哈哈官网图)

宗庆后出生于1945年,他是中国上世纪40年代出生的企业家典型代表,这一代企业家的人生轨迹都是很曲折的,他们出生在特殊年代,让他们经历了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各种政治运动、自然灾害、十年文革、改革开放等影响中国历史的事件。

和宗庆后同年代的知名民营企业家,个个都是如雷贯耳、叱诧风云,例如以下这些企业家:

万隆(双汇集团董事长,1940年出生);

牟其中(南德集团创始人,1941年出生);

鲁冠球(万向集团创始人1944年出生,已故);

何享健(美的集团创始人,1944年出生);

任正非(华为创始人,1944年出生);

柳传志(联想集团创始人,1944年出生);

曹德旺(福耀玻璃创始人,1946年出生);

陶华碧(老干妈创始人,1947年出生);

张瑞敏(海尔集团董事长,1949年出生);

他们经历的跌宕起伏时代,他们见证各种历史事件让他们对中国社会发展有更深刻的认识。他们的企业依旧能够存活下来,并且发展很好,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幸存者偏差,他们的背后是有更多当初创业做生意的人是销声匿迹,没有像他们一样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例如牟其中就是没有那么幸运的,一个曾同时顶着中国“首富”和“首骗”两个名号的备受争议人物,依靠300元钱起家,搞出了飞机易货、卫星发射、开发满洲里三件大事。但最后因为信用证诈骗案入狱,2000年被判无期徒刑,后因表现好,改为有期徒刑18年,减刑后2016年出狱。茶余对宗庆后这一代出生于40年代的民营企业家人生轨迹和企业历程研究后,总结三点:

第一是两个机遇:物资匮乏、改革开放。

这一代企业家从出生开始就长期生活在物资匮乏的社会,这可能也是很多40年代企业家很多都是做消费品,他们深知社会民众对衣食住方面的基本需求,基本消费需求不会因为社会动荡而消失,对他们来说有一种安全感。

如果改革开放政策转向,就没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早期,只要敢闯敢干,遍地都是机会。像宗庆后最早做儿童口服液,就是他在校办企业与杭州的学校业务接触中发现很多学生营养不良,于是就想到了开发一款针对中小学生的营养口服液,一个巨大的新市场一炮而红。

第二是两类风险:政治风险、政策风险。

改革开放之前,个人都谈不上创业,只能说是做生意,但这也是面临很大的政治风险,轻则投机倒把,重则资产阶级走资派的政治帽子。

改革开放之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市场经济制度不完善,企业产权制度不清晰,特别是在90年代初地方小国企、集体企业的改制,如果没有政策保驾护航,最后就可能因为侵吞国有资产而锒铛入狱。

即使顺利改制,当原先经营不善的国企、集体企业变成如今个人股东主导的民营企业,这些企业家依旧会一直被质疑他们的原始积累为资本家原罪。

例如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多年来一直有人对当时联想管理层的MBO改制提出质疑,甚至有些人利用网络舆论要重新对当年改制问题调查,这显然是有违当年改制政策的精神,这对很多因为改制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家来说是一种不确定的政策风险。

第三是两种精神:奋斗精神、家国情怀

四十年代出生的这一代企业家,他们每个人都有着特殊的人生经历,他们有着极强的奋斗精神和深厚的家国情怀。这两种精神在他们身上和其他年代出生企业家相比特别明显,这或许也让他们能够经历极其艰难岁月和各种困难环境后依然向前。

他们的奋斗精神不仅仅是吃苦耐劳拼搏奋进,还有包括经历重大挫折后的不屈不挠。任正非曾说:“录用一个干部,最主要是要考虑这个人曾经是不是在外面受过重大挫折,而且这个人已经认识到这个挫折,已经改进了,我认为这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他们经历了国家的苦难年代,深知国家富强的意义,深厚的家国情怀让他们孜孜不倦地立志要把企业做大做强,希望企业能够发展成为代表中国的品牌名片。如任正非、张瑞敏、曹德旺、何享健等,在他们所在的领域都成为了世界级的品牌。

宗庆后多次参加央视访谈节目的时候,回顾娃哈哈集团成功,他总是会强调这个时代给娃哈哈和自己的机会,而他自己也从未忘根,一生勤俭节约,公益慈善大方,他在央视主持人面前强调:“我不是资本家,我是企业家。”

宗庆后讣告出来后,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挽联悼念:“人生搏击四十不晚,开拓者精神;创业千难夙夜求新,企业家本色。”

这正是宗庆后老先生的一生写照,宗老千古,一路走好!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