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后的网友,在上学的时候,一定都看过《读者》和《意林》这两本杂志,因为当时互联网并不发达,所以接受外部信息主要还是依靠纸质书籍,再加上彼时国内经济建设远不如现在,所以某些崇洋媚外的公知们特别活跃,《读者》和《意林》就是公知泛滥的重灾区。
《读者》、《意林》、《青年文摘》、《故事会》、《知音》都是新千年交替时,极为畅销的期刊杂志,其中《读者》《意林》更偏向文艺,带有明显的“高知”标签,彼时的中国因为改革开放,生活刚刚好起来,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急需要精神文明的滋养,尤其是渴望探索国外的世界,而这些杂志就正好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不过为了博人眼球,又或许是本身立场有问题,这些杂志发布的文章,在如今看来都是一些胡乱臆想,捏造事实的歪理,不过当年着实收获了无数拥趸。
诸如“国外的狗都会遵守交通规则,会看红绿灯”,“日本的餐馆,盘子要洗七遍,某个中国留学生偷懒少洗了两遍,被店长教育”,还有“二战期间英国要修建一条飞机跑道,但是有个顽固老人不愿意搬家,丘吉尔得知后,声称修建机场就是为了抵御法西斯,守护民众的个人权利,什么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云云”。如此逆天言论,如今看来人们可能会微微一笑表示不屑一顾,但是在信极为匮乏的当时,可是相当有市场,仅仅《意林》一家杂志,在2001年就印刷出售了5.5亿册。
“公知”一词,在现如今的中文互联网上,略带一丝贬义,但是在《读者》《意林》爆火时,绝对是权威的代名词,他们可以肆意解读美化国外,并且间接贬低国内,可是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有了自己的主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对于早些年间公知们鼓吹的神话,早就嗤之以鼻。
可是没想到《读者》《意林》的余毒尚在,前不久《读者》上发布了一篇文章,题目是《高铁速度越来越快,缺少曾经回家的仪式感》,这个标题乍一看没什么问题,可是深层次的恶意,却是罪大恶极,中国高铁所取得的成就,放眼全世界都是有目共睹的,难道高铁速度快,不应该是惠及每个老百姓的好事吗?不仅大大提高了出行效率,而且在某些地区,高铁都是亏本运营,怎么到了《读者》这里,反倒还能从这么刁钻的角度进行挑刺,达达不禁想要请问作者,你所谓的仪式感,是每年只有春节才能吃上肉,还是村子里仅有一两户购买电视机,亦或是只有极少数人才开的起的汽车?想要追求你所谓的仪式感,你大可以润到美国,体验一番上世纪铺设的铁路,也许每年脱轨无数次的老式蒸汽火车,才能满足你回家的仪式感。
时代已经变了,尤其是经过口罩三年,国家的民族认同感已经今非昔比,国外的月亮也没有比较圆,被人刻意美化的西方生活,被扯下滤镜之后也是一地鸡毛,正如杨洁篪先生在中美高级会务时的发言,中国人是不吃这一套的。
读者居然还没死呀?
这几本书还没倒闭?
我是回家还是要仪式感?
什么文章都离不开时代背景的束缚,本文也一样。
他可以步行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