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看到《今天的她们》的全女班底时,赌了一把。
导演杜晓雨,新生代导演,不至于受限于拍摄套路中。
编剧秦雯,一直发挥稳定。
主演宋轶、佘诗曼、李纯,都不是什么爱炒作作妖的主儿,演技也都不差。
但我还是赌输了。
即使是全女创作,也依旧逃不脱烂俗的情节、抽象的成长线。
即使是全女创作,也还在一遍遍地渲染女性的焦虑,以保守老旧的思想固化意识形态。
我们一直寄希望于,“全女班底”这样的创作方式能为影视圈焕发生机,起码做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然而实践证明,这或许并非创作领域的新解。
女性的班底,未必拍得出女性的作品。
《今天的她们》里三位女性形象非常典型:恋爱脑路真真(宋轶 饰)、娇妻顾漫婷(李纯 饰)、女强人梁清然 (佘诗曼 饰)。
这三条支线前期并行,但又偶有关联。
恋爱脑路真真,出身单亲家庭,为逃脱母亲的控制欲北漂十年,期间跟母亲几乎没联系,宁死都得留在北京,想要自由独立。
她在北京最好的川菜馆做公关经理,事业上,她(看上去)无可挑剔。
事无巨细,力求尽善尽美。
即使不是因为餐馆菜品导致顾客过敏,她也愿意照价赔偿,只为留住回头客。
但问题出现得低级,她处理得也低级。
或者说,因为她处理方式低级,所以对应的问题也要降低难度。
试问哪一个脸部刚做完医美的女生,会毫不忌口,全挑辛辣的菜吃?
没常识,难道医生也不会叮嘱吗?
到此就可看出路真真虽有一个公关经理的头衔,但是剧情依旧像小孩扮家家酒。
成都火锅店销量不行,她提议送冰粉,于是门前立马大排长龙。
这法子,一群深耕餐饮业的人都想不出,单单女主想出了,真是大聪明给小聪明开门,聪明到家了。
为了塑造人物形象,强行制造问题和矛盾,没有人物弧光,有的只是角色的自嗨。
下属当着她的面嚼客人的舌根,而她的态度也只是一句:
你们这样真的好嘛?
而她们议论的“老女人”,长这样:↓
excuse me?
职业素养全靠同行衬托,角色无脑只会强调刻板印象,看到这里我就预感不妙。
接下来,她的爱情出场了,同餐馆的经理刘思源。
两人相恋五年,互相扶持,(看上去)势均力敌。
BUT!!!
当他们的餐馆被女强人收购,全部人面临失业时,刘思源会想着争取新的工作机会。
得到去成都的工作时,他二话不说开始订机票。
女友呢?女友哪有工作重要。Respect~
而她的女友,虽然也是个经理,但是被辞退了第一反应是哭唧唧。
为了合理化她的悲伤,当天还正好是她的生日,全世界的巧合都围绕着主角发生。
第二天一大早刚送完男友去机场,中午就跟好闺蜜即小娇妻顾漫婷商量要回成都。
男友得知此事的第一反应是:
这才是一个正常的有脑子的成年人该有的反应。
而她的好闺蜜这样说:
都2024年了,还搞爱情绑架这一套。
妈妈的苦口婆心在爱情面前一文不值。
后续,她回到了成都,开始游手好闲。
北漂十年,离职不到一周积蓄就没了,怪不得都说“北京赚钱北京花,一分也别想带回家。”
最后靠男友的上司即女强人托关系找了一份工作,结果干了一天就辞职了,打算创业。
再说娇妻顾漫婷,生活富足的家庭主妇。
她的日常生活,以老公为圆心转动,大到陪老公喝酒应酬充门面,小到帮丈夫打车订外卖。
唯一新鲜的是,她丁克,且极力反对催育。
她爱看书听广播,尤其是关于女性独立和成长的。
这广播的台词似乎引起了她的思考,当我以为这还算是个比较多面的角色时,剧情又给了我一闷棍。
面对待业的闺蜜,她的第一反应是让闺蜜去找男友示弱要钱。
而关于她的丁克,后续剧情交代是她第一个孩子没保住,且她体质特殊不易有孩子。
但是她知道这消息的第一反应是离婚,不是因为感情破裂,仅仅是因为没有办法为对方生育。
她将自己缩小到只剩下一个子宫。
面对婆婆的嘲讽,态度隐忍得像封建时期生不出孩子的大房,大度到能接受男人的三妻四妾。
而她所谓的丁克、独立不过是她娇妻的幌子罢了。
就像她怀疑老公出轨,下意识的反应是躲避,然后找个甜品店狂炫小蛋糕。
有些人一出现,你就知道谁是剧里能力最强的。
女强人梁清然,出场西装配细长高跟鞋,行走在小巷子里。是刻板的刑具,是女性要兼顾事业和外貌。
对于自己的身材管理,极度严苛。
对于事业快刀斩乱麻,自信且不顾人情。
对于爱情,如是说:
对于女性,如是说:
很难评,我祝你成功。
既然刀枪不入,那就让她在爱情上吃点苦头。
于是从天而降一个“爹”,开始说教爱情的本质。
笑不活了,man姐来了内地,都得通过谈恋爱才能成长。
而她角色的问题同恋爱脑路真真一样,事业上有金句而无实操。
低级的商战往往只是因为领导的处理方式低级。
只要女性穿着细长高跟鞋,打扮得得体漂亮,说几句惊世骇俗的金句,就是成功的职场独立女性了。
每一句话都在强调女性独立,但是观点上却是对女性最刻板的印象。
用三种不同身份、性格的女性的经历,堆砌放大刻板印象和女性的处境,增加焦虑。
快过半的剧情目前只做到将角色的负面特质、周围的矛盾不断放大,企图达到欲扬先抑的作用,即为后续女性成长做铺垫。
但是现在的效果适得其反。
再来看看这剧里一直穿插的男性角色,他们的作用极其统一:
女性角色最后“独立”的垫脚石,不过有的圆滑,有的平坦。
首先恋爱脑路真真的男友刘思源。
他的作用就是给路真真提供情绪价值。
男友把她和女强人比较,说她比女强人漂亮,她“嘿嘿”地笑。
她没注意到男友对她的工作能力并不认可。
同时,在路真真找不到工作焦虑时,提供精神食粮。
请问这饼,餐前吃还是餐后吃?
如果他真能做到,那倒也不说什么了,可是他的未婚妻积蓄都快花光了,他也没意识到,也不说帮衬帮衬。
路真真被妈妈发现回成都,坐在小板凳上准备接受妈妈的质问,但是男友突然出现,一顿大饼画完,母亲开心了。
他替路真真解决了母亲的刁难。
而路真真要做的,就是顺从男友的决定,跟着男友的脚步一步不离。
莫名想到京圈的“跟”
这样“体贴”的男友,没办法帮助路真真成长,那就让他性情大变再加上移情别恋,路真真就会想要离开他,开始心无旁骛的搞事业。
至此,工具男友的价值才体现。
疑似对女上司深情表白
其次路真真合伙人:陈东,手艺好但极其暴躁的厨师。
顾客分不清辣炒鸡丁和宫保鸡丁的区别,对着客人就是一句:
当他发现来替餐馆友情宣传的主播催吐时,立马在直播镜头前大发脾气。
知名摄影师来拍照宣传餐馆,他的态度就是当面说出“交个屁”。
小伙子,我欣赏你的坦率哦~
就是这样一个暴躁,不考虑后果的人物,居然会在路真真迷茫时,一句话就点醒了她。
敢情女主独立工作十年,连自己想要什么都不知道。
哎,听你一说,她立马茅塞顿开。
插一嘴,两人合伙搞的事业也是让我觉得很低级。
顾客取消订餐,他们就上门服务,但是看客人的家庭环境,家徒四壁,还硬要去给人家做饭,真的有必要吗?
以及家宴,不就讲究量大实惠嘛。
就这菜量,吃之前还要听女主发表一长串的陈词滥调。
蒽,这不是都市剧吗?怎么我看到的是女主的solo舞台。
梁清然身边莺莺燕燕众多,但她有个唯一固定的异性好友兼同事。
而这位好友,日常就劝她恋爱,帮她的爱情出谋划策,让她做正常的女性。(不谈恋爱就不是正常女性吗?)
好像女强人就得不会恋爱,就得社交白痴,才能成为女强人。
最后一个娇妻的老公,别提了,大男子主义,自负,虽然欲意出轨但好在最后刹住了车。
他对娇妻的作用,就是让娇妻认清现实,自己的老公需要为了生活出去跟别的女性有亲密举动。
所以我猜,后面的剧情走向就是她为了杜绝老公的这些“陪笑”行为,会走向职场,大干一番事业。
这就是宣扬女性独立的都市剧,但是你能说这些女性是主动选择事业的吗?
她们难道不是被莫名其妙的理由影响,然后被动划分到搞事业的阵营的吗?
而剧中的男性正好充当的,就是这些莫名其妙的理由。
编剧的意图已经十分明显且套路了。
先充分展示女性的处境和被刻板印象的规训,然后通过两性关系的历练,让女性学会独立和成长。
而这个历练嘛,编剧似乎也想不出高招,只能是些情情爱爱。
另外区分一个误区,并不是说女性不能通过两性关系有独立的萌芽和思考。
就好比《粉红女郎》里的结婚狂,她的骨子里就是一个完全服从女德的人,然后靠不断被男人伤害,渐渐成为了独立的女性。
同样过程是情爱,为何结婚狂的独立值得赞赏?
只因最终的利好指向,结婚狂的追求爱过程,从头到尾利好的都是她自己。
她在改变和成长,她能逐步明确爱情和异性的关系,剧里的主视角都是从结婚狂出发。
但是在《今天的她们》里面,那些女性的官配似乎并不是原配,也就意味着还得经历一波狗血交错的爱情故事。
最后虽然显示出是对女性的利好,但是中间的这个过程完全由男性主导,只有结果是利好女性,过程是男性在占了,女性像没有思考的空壳子,被推动着划分阵营,这也就是我前文所说的莫名其妙的理由。
再加上编剧的侧重刻画,你会发现这些剧情虽然不合理,但是站在男性视角看,那就都能圆得过去。
刘思源醉酒后因为工作问题伤害路真真。
跟他喝酒的是他的女上司,挑出他问题的是他的女上司,但是他不敢将问题怪罪到上司身上,只能回家对女友撒气。
编剧烘托女性处境只为拱火,然后交由男性来灭火,看起来女性成长独立,实则还是由女性角度去称赞男性而已。
最典型的还是刘思源,就像他最开始失业时,立马找了下家。
为什么女主想不到失业后立马找工作呢?
创作者脑海中有一个早已构思好的结局,但是没有中间的过程,然后就只能用最简单的两性关系去填满,然后在填补的过程中,又还是无意识地站在了男性的立场去做老套的故事。
很显然,近两年,女性相关的作品是一股风向,沾上的边喊几句口号就能获得关注。
可关注总是大于内容,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一直呼吁全女作品的原因。
导演杜晓雨在2013年自编自导了一部26分钟的短片《猪肉雨月亮》。
质感十分比不上现在,但是情感却是最真挚的。
母亲杨红玉是屠宰场的工人,放浪不羁的儿子家宝把女朋友一个发廊姑娘月月带回家同居,月月和红玉相处全是矛盾。
月月会嘲笑母亲胸部下垂,会嫌弃红玉身上总有屠宰场的臭味。
红玉会监视儿子与月月的所有私密举动,会在月月洗澡时,不由分说直接冲进去上厕所,也会毫不犹豫想要夺走家宝送给月月的项链。
所有的敌对,都是因为家宝,她们都想证明自己对家宝才是最重要的。
家宝没多久失踪了,家里只剩下了红玉与月月。
她们还是互相看不惯,但是那段时间能依靠的只有彼此。
月月会在红玉工作受伤时,接她回家,喷酒为她揉腰。当然也不忘贫嘴说红玉的酒辣嘴。
红玉会在月月遭到侵犯时,直言她是自己的家人,然后听她讲自己的身世。
月月不认为在发廊剪头发是什么上不了台面的工作,就像红玉也要为了生活在养猪场里劳作一样。
在某一刻,她们两人之间达到了情感上的契合。
而这种微妙的惺惺相惜,会因为家宝的回归而被打破。
婆媳之间,本应该最脆弱的关系,却开始出现了女性之间的互相理解。
这也是一种女性独立,红玉从对月月的敌对态度,到理解与她共情,甚至不舍她的离去。
她完成的是从母亲这个身份上的剥离。
而月月的离开,是她认识到自己不单单是家宝的女朋友。
这才是真正的聚焦女性,从女性视角出发。
很显然,多年后同样是杜晓雨执导的《今天的她们》丢失了这点纯粹。
没什么水花,那宣发就从佘诗曼大女主的金句下手。
这也正好对应了剧情的问题:问题是低级的,处理方式对应也是低级的。
女性主义不是更随潮流,构建美好却虚芜的乌托邦。
也许她们的想法是好的,但是没有真正的落地,比起不满意,现在多是一些恨铁不成钢的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