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37岁西南大学副教授闫罗彬去世,死因曝光,亲弟七月刚去世

周律鸣不评 2024-11-17 02:37:22

声明: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或截图,请知悉。

他去世时,年仅37岁,正是一个学术人生最辉煌的年纪。白血病的突袭打破了所有的计划与梦想,也让他未曾完成的使命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头。

最令人唏嘘的是,这位年轻的学者,生前为科研、为家人、为学生付出了所有,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未曾回报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

他究竟有多少未竟的事业和遗憾?为何在疾病重压下依然无法停下脚步?

寒门学子的逆袭

闫罗彬家里并没有什么显赫的背景,甚至可以说,贫困是家中最大的标签。

大学生活对他来说,不仅仅是学习的机会,更是与贫穷搏斗的战场。与大多数同龄人不同,他没有过多的享受大学生活的奢侈,甚至连一顿丰盛的餐食都成了奢望。

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几乎放弃了所有娱乐,课余时间去做兼职,用一份份微薄的薪水支付学费和生活费。节俭成了他生活的常态,他深知,只有艰苦奋斗才能让自己走得更远。

硕士毕业后,闫罗彬攻读博士学位,专注于丹霞地貌的研究。

他对这个世界有着独特的理解和深刻的感悟,丹霞地貌的奇特风景令他着迷,而他愿意为此倾注自己的所有心血。

在求学的过程中,他一次次地克服了经济上的困难和生活中的磨难,每一步都凝结着汗水与泪水。

学术生涯的光辉

博士毕业后,闫罗彬没有选择去企业高薪的岗位,而是毅然回到了校园,开始了他的教职生涯。尽管丹霞地貌领域的知名度并不如其他热门学科那么高,但他依然坚定地走了下去。

他的学术成就逐渐被同行们认可,丹霞地貌的研究成果在业内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作为副教授,他的课堂非常受学生们欢迎,教学风格也受到了师生的高度评价。

但绘声绘色的课题背后,他不仅需要大量的实地考察,还涉及到艰苦的野外生存条件和复杂的地质勘探。

为了收集资料,他带着队员深入中国各地,探访那些难以到达的地方。一天十几小时的野外工作和艰苦的生活条件,成为他日常的组成部分。

可是他从未抱怨过任何困难,哪怕面临寒冷的山脉、炙热的沙漠,甚至面对险恶的天气,他依旧坚持前行。

在一次次野外调查和钻研中,他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科研成果,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央视纪录片团队的青睐,参与了纪录片的讲解部分。

这对于任何一个学者来说,无疑是荣耀的象征,而闫罗彬却依然保持着低调和谦逊,他将这一切视为自己努力的见证,而不是荣耀的象征。

白血病、天妒英才

2024年春节,闫罗彬回到家中,忽然感到身体不适,便去了医院检查。

但白血病的诊断结果却是平地惊雷,原本正准备拓展科研和学术领域的他,突然面临着生死的考验。

他不敢相信,也不愿接受现实。

在他的世界里,似乎一切都应当如此平静地继续下去,毕竟,学术的道路已经走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在医院接受治疗时,他不仅自己忍受着治疗带来的剧烈痛苦,还担心着学生们的课程进度,生怕自己的离去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

化疗、骨髓移植,一系列医疗程序将他的身体摧残得几乎无法承受。即使身体虚弱,他依然会抽出时间与学生们沟通,指导学术问题,甚至不时改写论文的细节。

他不愿看到自己为学术付出的努力,因病痛而停止。

生命的最后,闫罗彬没有像许多人一样,主动寻求外界帮助,而是选择坚持自己,一直在艰难的治疗中默默承受。但社会的温暖依旧没有缺席,学校和同事们纷纷伸出援手,为他筹集治疗资金。

最终,他在心底感激那些无私帮助他的人,尽管自己未能有机会亲自回报。

最放不下、是父母

对于闫罗彬来说,管他在学术上获得了不小的成功,但他从未放下过对家庭的责任。

尤其是在弟弟罹患肾癌后,闫罗彬几乎将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投注到家庭上,为弟弟筹集治疗费用。在弟弟去世后,闫罗彬始终没有从失落中恢复过来,面对自己与家人的责任,他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即便自己身患重病,他依然不忍心让父母独自承受任何的痛苦与忧虑。

在临终时,闫罗彬并未感到自己有多少遗憾,唯一让他无法释怀的,是未能尽全力回报那些曾帮助过自己的人。与其说他心中有未尽的事业,不如说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最挂念的,依然是那些从未要求过回报的亲人和朋友。

最终,临终时,他喃喃自语,最放不下的,仍是年老的父母。

11月13日晚,闫罗彬在老家去世,英才天妒,一路走好。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网】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