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兰历史上结婚次数最多的王后,遇上结婚次数最多的国王

乃澳聊历史 2024-11-20 03:47:37

在在欧洲历史上有着众多的传奇女性,她们的经历可谓传奇,不论在当时的社会,或者在后世,都有很大的影响。

今天我们就讲述一位这样的女性,她先后经历了四次婚姻,有因为家族之间的联姻、有因为国王的追求,最后嫁给了爱情,却又将感情错付。

她就是英格兰历史上经历最多次婚姻的王后——凯瑟琳·帕尔。

综合了解

凯瑟琳·帕尔的第三任丈夫是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这位国王是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国王之一,他对英格兰的宗教改革奠定了后来的英国宗教、政治格局。

而亨利八世还是英格兰历史上结婚次数最多的国王(共结婚六次),除最后一任王后凯瑟琳外,他的前几任王后几乎都因他而死。(除了安妮王后和凯瑟琳·帕尔,亨利八世先于凯瑟琳·帕尔去世,而安妮王后则与亨利八世离婚隐居。)

围绕凯瑟琳·帕尔最直接的五位国王(国王丈夫和她的三个继子女、一个曾外孙女),在历史上也是鼎鼎大名。

①有着“杀妻狂魔”之称的亨利八世之外。②亨利八世唯一的儿子、与第三任妻子的孩子爱德华六世,他受到凯瑟琳的影响,自小信奉新教,是英格兰历史上第一位信奉新教的国王。③还有英格兰历史上第一位且在位时间最短的被称为“十日女王”的简·格雷,她也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被废黜的女王。④英格兰的玛丽一世女王,她是亨利八世和第一任王后的女儿,也被称为“血腥玛丽”。⑤伊丽莎白一世女王,英格兰发展历史上最知名的两位女王之一,她开创了英国海外殖民和航海探索的“黄金时期”,她一生未婚,因此也被称为“童贞女王”。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位英格兰历史上的传奇女性——凯瑟琳·帕尔王后。

出生及家庭

1512年,凯瑟琳·帕尔出生于英格兰威斯特摩兰的坎达尔堡,属于北安普敦郡霍顿家族。

她的父亲是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的后裔托马斯·帕尔爵士;母亲莫德·格林是格林斯诺顿的托马斯·格林爵士的女儿,担任过亨利八世第一任王后阿拉贡的凯瑟琳的侍从女官。

凯瑟琳·帕尔的教母就是亨利八世的这位王后,而为了纪念这位教母,凯瑟琳的父母给女儿取了相同的名字。此时的他们肯定没想到这个女儿有一天也会成为王后。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凯瑟琳·帕尔是典型的传统贵族出身,甚至还有着王室的血脉。

凯瑟琳的弟弟是北安普敦侯爵一世威廉·帕尔;妹妹安妮·赫伯特则嫁给了彭布鲁克伯爵。

1509年,只有17岁的亨利八世登上王位,他换下了他父亲的许多老顾问,换上了更加精力充沛、体格健壮、雄心勃勃的年轻人,并在宫廷中招满了和他有着相似追求的人。

此时,爱德华三世的后裔,肯德尔的托马斯·帕尔爵士就是这些新人中的一员,他被任命为郡守治安官、守卫长、检察官。

但在凯瑟琳5岁时,事业正是蒸蒸日上的托马斯·帕尔去世了,留下她和弟弟威廉、妹妹安妮,由他们精明而足智多谋的母亲莫德照顾。

母亲莫德确保了子女们接受包括语言和数学在内的人文主义教育,她树立的榜样给凯瑟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凯瑟琳·帕尔的一生中,她都在努力成为一个独立、善于表达、自立的女性。

前两次婚姻生活

凯瑟琳·帕尔自小她就生活在优渥的家庭环境中;她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会说法语、拉丁语和意大利语;她长相美丽,又有着良好的出身,因此自小便受到众多年轻贵族的追求。

凯瑟琳·帕尔一共经历了四次婚姻,其中两次婚姻并没有能够生下子女,但却继承了丰厚的遗产;而第三、四次婚姻是她一生最重要的两段婚姻。

一、第一段婚姻

1529年7月,17岁的凯瑟琳·帕尔嫁给了爱德华·博罗男爵,即博罗·博格男爵二世。他是安妮·博林的盖恩斯伯勒男爵的长子,比凯瑟琳大4岁。

凯瑟琳的第一段婚姻是母亲安排的,结婚之后,两人搬到林肯郡和丈夫的家人住在一起。

但由于爱德华的父亲脾气暴躁,两个年轻人经常被训斥,因此他们又在次年搬到了另一处地方单独生活。

然而好景不长,爱德华·博格由于体弱多病,在1533年春天去世;年仅21岁的凯瑟琳·帕尔成为了寡妇。

关于凯瑟琳·帕尔的丈夫的死因,也有不同的说法。

在两人搬离丈夫的家庭后,凯瑟琳和丈夫曾有过一段平静的生活。但在丈夫去世前,他们遭到了劫持,凯瑟琳成为人质,受到生命威胁。

而当她的丈夫死后,凯瑟琳便被放了出来,同时博格男爵也把她的嫁妆返还给了她。

由于凯瑟琳第一段婚姻并不长,她也并没有与丈夫生育子女,因此她也没有能继承丈夫的爵位头衔。

二、第二段婚姻

1534年,在第一任丈夫去世一年后,凯瑟琳嫁给了约翰·内维尔,他是北约克郡斯内普的第三代拉蒂默男爵,同时也是凯瑟琳的远房亲戚,他们的亲戚关系可以追溯到第三代约克公爵的小女儿塞西莉·内维尔。

约翰比凯瑟琳要年长一倍多,他已经结过两次婚,并有了两个孩子。

但是这一次的婚姻对于年轻的凯瑟琳是非常有利的,如今她不仅是一名贵族,更因为丈夫在英格兰北约克郡身居要职而备受尊敬。

当然,在约翰·内维尔的家庭中也有着诸多的问题,如:①约翰与众多兄弟正在通过法律途径争取沃里克伯爵的头衔,但由于经济原因一直没有成功;②约翰的儿子脾气暴躁,且家庭负债累累。

与此同时,凯瑟琳在北约克郡的生活时常会难免不适应,因为这里距离她的家人很远。

斯内普城堡是在北约克郡的一个小镇,这里的生活与凯瑟琳小时候生活的伦敦相差甚远,少了很多充满活力的生活氛围。当然也要相对更加平静一些。

同年,国王亨利八世脱离罗马天主教,一时间国内宗教矛盾迅速扩大,并逐渐波及全国,拉蒂默家族也受到很大影响。

在1536年的求恩巡礼事件中,由于约克郡是动乱发生的中心,约翰勋爵和家人们也被绑架,加上他也是天主教徒,并对这次事件保持了同情的态度,起义者逼迫他也加入这次事件。

起义队伍以约翰的妻子凯瑟琳和两个子女威胁,使他同意在一些请愿要求上签字,约翰成了这次事件的起义队伍的发言人。

为此,亨利八世提出将对拉蒂默进行惩治;约翰则趁起义队伍在斯内普城堡集结时逃离前往伦敦辩解以自证清白。

随后,起义者再次以约翰的家人威胁他返回,他也不得不返回,约翰以其自身的影响力和作为天主教的信徒劝服动乱者们放了他的家人,并离开了斯内普城堡。

这次事件使得凯瑟琳对传统天主教更加畏惧,也坚定了她信仰归正教的信念。

动乱中,约翰的城堡被洗劫一空,但更加麻烦的是,亨利八世认为约翰自导自演了这场劫持事件,以逃避去伦敦面见国王自证清白。

这件事让亨利八世对约翰产生极大的怀疑,加上之前约翰曾宣称亨利八世的第一次婚姻有效、并反对国王和安妮·博林的婚姻,亨利八世早就对他不满,约翰陷入一场危机中。

几周后,动乱结束,但约翰被国王亨利八世以叛国罪逮捕,并将处决。

此时,凯瑟琳的弟弟威廉介入,说服国王,救下了姐夫约翰。

但经此事件后,约翰名誉扫地,并不再受到国王的信任;而他在北约克郡的影响力反而成了国王忌惮之处。

凯瑟琳劝说丈夫离开北方的是非之地,一家人前往南方。

此举虽然远离了约翰的势力中心,但也使他在随后避免了卷入更多的事件中。

求恩巡礼事件

1536年,在林肯郡、约克郡爆发了一场群众起义,这次也被称为求恩朝觐起义。

这次起义以宗教朝觐为掩护,参加人数多达数万人,其中以农民为主,还有部分不满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天主教士和贵族。

求恩巡礼事件广义上可分为两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是林肯郡的动乱,是为事件的源起。②第二阶段是约克郡的动乱,这是事件的高涨与结束。

一、第一阶段的林肯郡动乱

16世纪初,英国教会占有全国土地的六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其中,修道院又占有教会土地的一半。

1536年2月,宗教议会通过的解散修道院法,这引起了林肯郡民众的不满,他们强烈反对关闭小修道院和没收其土地,并且反对征收直接税。

10月1日,随着不满情绪不断上升,矛盾不断激化,林肯郡的路兹首先出现群众暴动。

一些天主教徒在路兹的圣詹姆斯教堂聚集,抗议建立英国国教,提出了停止解散修道院,惩处首席大臣克伦威尔,并且解除异教徒主教的职务等要求。

14日,动乱很快蔓延到附近城镇。约4万多人在林肯示威游行,并占领林肯大教堂;示威者希望能够继续自由信仰天主教,保留林肯郡教会财富。

整个动乱过程中,民众宣称忠于亨利八世,并坚信亨利八世会给予他们支持。但事实并非如此。

17日,亨利八世派出的诺福克公爵进驻林肯郡,目的是尽快平息骚乱,维护王权稳定,而不是满足民众的请求。

所以,在和谈和武力镇压下,骚乱人群很快崩溃,骚乱的主要领导者被抓获并被处死。

林肯郡动乱于19日瓦解。

二、第二阶段的约克郡动乱

1、约克郡动乱的背景

几乎与林肯郡发生动乱的同时,英国东北部的约克郡爆发了更大规模、更为严重的动乱。这次动乱的领袖是参加过林肯郡暴动的小贵族罗伯特·阿斯克。

阿斯克原是一名律师,其家族是当时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士绅,并与一些北方的重要贵族有着姻亲关系。

10月13日,阿斯克和当地士绅威廉·思达波顿及两名林肯郡动乱的参与者会晤,阿斯克指出,这两人是朝圣者,他们即将发动一场向国王请愿的求恩行动,并将接下来的行动命名为求恩巡礼。

15日,阿斯克在东约克郡宣读请愿书,号召群众一起抗争,朝圣者很快地聚集到了一起。

求恩巡礼事件有两份请愿书:

①一份是阿斯克交给约克市长的陈情书,即约克请愿书;②另一份是递交给过国王的庞蒂弗拉克特请愿书。

两份请愿书涉及内容较为广泛,集中反映了民众对一些宗教改革措施的不满,以及迫切要求改变严重经济压力现状的愿望。

2、约克郡动乱的过程

10月16日,阿斯克率领朝圣者进入约克,在约克大教堂的门板上贴出告示,宣布恢复被解散的修道院。

随后,求恩巡礼骚乱继续向南方扩展,并占据了约克南边的庞蒂弗拉克特堡。

24日,朝圣队伍已在唐卡斯特聚集了3万人的武装力量。

他们获得了社会大众的同情,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直接参与人员也相当复杂。

其队伍中不仅包括普通的民众、教士、乡绅,而且一些社会上层也参与了此次行动,如约克大主教爱德华·李和素有名望的达西勋爵等。

此次行动的规模及影响力完全超出了亨利八世的预料。

当时的英国还没有常备军,据守唐卡斯特的亨利八世部队只有几千人,仅凭国王的军队很难平息此次动乱,而且处理不当,将会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

亨利八世紧急诏令其宠臣诺福克公爵、萨福克公爵和什鲁斯伯里伯爵出谋划策,化解危机。

亨利八世根据建议,一方面在林肯郡南边设一条防线,阻止朝圣者继续向南推进;另一方面,派人去进行劝降,希望朝圣者能够归顺国王,自行解散。

3、第一次和谈

10月27日,诺福克公爵与朝圣代表在唐卡斯特进行了第一次和谈。

其间,诺福克公爵对求恩队伍进行了细致了解。

诺福克公爵在写给亨利八世的汇报信中指出,王室军队的实力不敌朝圣队伍。

随后,亨利八世要求诺福克公爵做好两手准备,抓紧重新集结军队,以防谈不妥便转向以武力镇压。

在和谈中,诺福克公爵作出承诺:

①若能和解,以后将召开国会具体讨论朝圣者的请求。②亨利八世也将赦免此次行动的参与者,不予追究。

11月2日,诺福克公爵带领朝圣者的代表人物拉尔夫·埃勒克和罗伯特·鲍斯来到温莎,当面向亨利八世陈情请愿。

为了尽快化解危机,赢取朝圣者的信任感,亨利八世故意放低姿态,亲自接见二人。

在这次接见中,亨利八世没有提及任何有关惩处动乱参与者的事情,甚至还在诺福克公爵的假意的劝说下表示会接受请愿书,并在认真考虑后将给予二人回复。

三天后,亨利八世的回复意见指出,朝圣者是被错误讯息所蒙蔽而集结到一起的,他愿意给予赦免,但前提是朝圣者必须满足一些他开出来的条件。

同一时间,约克郡的动乱再次扩大,又有三四千民众集结起来。

4、第二次和谈

14日,亨利八世提出进行第二次谈判。

这一次,亨利八世并未准备让步,他仍然坚持要惩治部分朝圣者,并且要求朝圣者在国王的回复公开之前平息动乱。

此次和谈中,亨利八世本人也反对再接受新的请愿,第二次谈判遂告破裂。

5、动乱扩大

11月15日,朝圣者截获了克伦威尔派遣的补给船,并且了解到了政府军的动向,即由拉尔夫·厄尔爵士从背面进攻求恩巡礼的队伍。

随后,民愤再度上涨,动乱进一步扩大。

21日,800名朝圣代表在约克集会,提出亨利八世要接受请愿书、全面赦免骚乱参与者、召开国会等方面主张。

6、妥协

12月2日,朝圣者在庞蒂弗拉克特拟定了第二份陈情书,由诺福克公爵转交给亨利八世。

8日,亨利八世迫于压力,采用了怀柔办法。他批准了朝圣者的请愿书,邀请阿斯克参加皇家宴会,并当场请阿斯克写下事件情况以便改进问题。

阿斯克相信了亨利八世,而得到满意答复的聚集民众开始散去,士绅们为向诺福克公爵表现自己的诚心归顺,当场撕下了朝圣者标记,局面迅速化解。

7、被欺骗的和谈与动乱结束

然而,当民众们逐渐散去之后,亨利八世却又一次食言。

随后,因亨利八世违背承诺而引起了部分不满群众的再次集结,集结队伍进行了小规模的抗争。

但此时,朝圣者的兵力对都铎王朝而言已经不具有实质性的威胁了。

此次动乱最终被武力强行镇压,反抗者大多被逮捕,并有200多人被以叛国罪处死,其中包括阿斯克及达西男爵。

英国历史上具有较为深远影响的求恩巡礼动乱结束。

8、影响

求恩巡礼事件是英国都铎王朝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次农民运动,它的起因是多方面的,而影响是深远的。

①在经济上,圈地运动、资产阶级势力的发展、社会阶级矛盾加剧,甚至随着分封制的不断发展,中小贵族无地可封,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也在加大。为此英国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英国向海外探索的活动越来越多。②宗教上,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使得英国的传统天主教势力受到打击,而北方地区更是天主教信仰的主要区域。英国的宗教改革逐渐不再那么激进,并在伊丽莎白一世时期得到缓和。③政治上,英国王室开始考虑如何缓和阶级矛盾,国会的作用得到进一步的重视。④军事上,英格兰在此之后逐渐筹备建立常规军队,以应付更多的挑战。

第三次婚姻之前的爱情

在凯瑟琳和约翰离开约克郡后,他们前往了伦敦,这里是凯瑟琳成长的地方,她也因此更接近宫廷的生活。

1538年,凯瑟琳回到伦敦,她在这里遇到了她的挚爱休德利的西摩男爵一世托马斯·西摩。

托马斯·西摩爵士是亨利八世已故妻子珍·西摩王后的弟弟,他本人长相英俊,年轻而有魅力,他深深地吸引了凯瑟琳。

此时凯瑟琳的丈夫还在世,因此两人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公开。

1542年-1543年的冬天,约翰·内维尔的健康状况开始恶化。

此时,凯瑟琳也想找一份工作,但要能够不影响自己照顾丈夫的情况,为此她找到了玛丽公主。

在当时的情况下,凯瑟琳急于找一份工作的更大的原因是想要与在宫廷的托马斯经常相见,毕竟约翰还有着不菲的家产可以支持他们的生活。

玛丽公主自小与凯瑟琳相识,是很好的朋友,两人之间仅相差四岁,而玛丽的母亲阿拉贡的凯瑟琳也是凯瑟琳·帕尔的教母。

随后,在玛丽公主的帮助下,凯瑟琳获得了一份在宫廷的差事。

但是,到了1543年1月,凯瑟琳与托马斯的浪漫事情已经为人们所知。

同年冬天,年迈的约翰·内维尔病入膏肓,自知命不久矣的约翰立下遗嘱,将凯瑟琳立为未成年女儿的监护人,直到女儿成年。

同时,如果他的女儿五年不结婚,凯瑟琳则可以每年领到一笔不菲的资金,这使凯瑟琳完全不必为下半生的生活而困扰。

年底,约翰去世,她的这段婚姻也告结束。

成为亨利八世的第六任王后

在凯瑟琳成为亨利八世的第六位王后之前,这位英格兰的国王已经让许多想要嫁入王室的贵族女人们望而却步。

一、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

亨利八世是英格兰历史上著名的国王,他致力于将英国的宗教权力与罗马天主教脱离,通过宗教改革使英国王室的世俗权力逐渐凌驾于神权之上。

在宗教改革运动中,亨利八世与路德、加尔文并称,他使英国国教摆脱了基督教罗马教廷的管辖,国教在英国成为了封建统治者的工具。

同时,天主教会被剥夺的财产成为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财富,英国资产阶级开始快速发展。

二、杀妻狂魔的婚姻

在凯瑟琳·帕尔之前,亨利八世先后娶了五任妻子,而他最让当时的欧洲女人们恐惧的是他的妻子多因他而死。

1、第一位妻子阿拉贡的凯瑟琳

亨利八世的第一位王后是阿拉贡的凯瑟琳,说起这位王后,实际上她是亨利的哥哥亚瑟的妻子,也就是亨利的嫂子。

但亨利12岁时,亚瑟和妻子刚刚结婚便死于蜜月途中,亨利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王位继承人。

他的父亲英格兰国王亨利七世为了巩固与西班牙的盟友关系,安排年少的亨利和这位阿拉贡的凯瑟琳再次成婚。

亨利八世第一次的婚姻是典型的政治联姻,加上二人身份的尴尬,亨利与第一位妻子生下女儿玛丽·都铎后,就因不再年轻而被亨利褫夺王后的称号,并幽禁在一个下等庄园里。

而亨利的大女儿玛丽·都铎也因此被贬为私生女,不被允许和母亲见面。

2、第二任王后安妮·博林

随后,亨利和第一位王后的女侍从安妮·博林成婚,而这位新的美丽的王后在入宫后没有多久,就生下一个女儿,名叫伊丽莎白。

安妮·博林与阿拉贡的凯瑟琳二人生育的女儿也因此成为了宿敌,她们不仅继承了母亲的情感的矛盾,更在宗教信仰、王位争夺上产生矛盾,她们就像是一对天生的宿敌。

安妮·博林由于未生下儿子而遭到亨利八世的冷落。

随后,亨利将安妮·博林和她的弟弟子爵乔治一同抓捕,理由是二人之间有着越轨行为,同时被抓的还有乔治的三个朋友。

随后,安妮和自己的弟弟一同被送上断头台。

3、第三任王后珍·西摩

珍·西摩也是从上一位王后的侍官被亨利选中成为新的王后的。

这方面就像安妮·博林,只是两人的死因却不同。

珍·西摩在安妮·博林身边做侍官时就被亨利国王注意到,并发展成为了情人。

只是安妮·博林难以忍受自己的丈夫又在自己的身边侍官中出轨的行为,因此与国王之间多次闹得不愉快。

珍却不这样,她不仅没有那么强势,甚至为亨利生了一个儿子,即爱德华·都铎。

亨利八世一直以来渴望有一位男性继承人后代的心愿实现了,他也因此非常高兴。

但不幸的是,珍因为产后感染、产褥热而去世,亨利为此伤心了很久。珍也被亨利准许与其合葬。

4、第四任王后荷兰公主克里维斯的安妮

说起来,亨利的第四位妻子是唯一被他善待的。

这位安妮公主,她的画像当初被献给亨利时,让这位国王为之惊艳。

但这就像当今的美艳视频一样,那位给安妮公主画像的画师将这位公主画的太过漂亮,以至于完全失去了真实的样貌。

当亨利八世迎接这位新的王后时,看到的是满脸麻子的一个女人,这让亨利既惊讶又无奈。

这位王后已经34岁,且只会德语而无法与亨利交流,她甚至也没有学习太多的宫廷礼仪,这使得亨利在结婚后一直未与她圆房。

几个月后,亨利宣布与安妮公主的婚姻无效,但他给了这个可怜的前妻一笔资金,让她能够在英国安静的隐居下来,并且亨利还赐给安妮一个“国王的姐妹”的头衔,以弥补对她的伤害。

而实际上,这位安妮公主有着非常好的品质,她善良、谦虚而温柔,只是这些美好的内在有点并没有被国王看到。

5、第五任王后凯瑟琳·霍华德

亨利八世与安妮公主解除婚姻后几个月,便又娶了十几岁的新王后凯瑟琳·霍华德。

此时的亨利国王已经51岁了,他的身材发福的厉害,并且腿部生病溃疡导致常年散发着恶臭。

新王后只有十几岁,性格开朗而且精力充沛、魅力四射。

不久后,宫廷中就传出了新王后越轨的事情,亨利得知实情后将这位刚刚结婚一年的王后下令绞死,他的婚姻又一次结束了。

6、失败的求婚

至此,没有人想成为这位杀妻狂魔的新王后了,而且此时的亨利年纪越来越大,早已不复年轻时的英俊。

而当在亨利的第五位妻子死后,苏格兰的太后玛丽·德·吉斯面对亨利八世的求婚,曾拒绝道“我虽然个子高,但脖子太细”。

当时的亨利不仅要为儿子霍华德·都铎求娶年幼的苏格兰女王玛丽一世,他自己也要求娶苏格兰的太后玛丽·德·吉斯,企图通过这样一举将苏格兰纳入英格兰之中。

只是玛丽太后拒绝了这一求婚,而亨利八世则恼羞成怒发动了一场入侵苏格兰的战争。

最后这场战争以法国的卷入而告结束,这一事件也被调侃为“粗暴求婚”。

凯瑟琳王后

亨利八世第一次注意到凯瑟琳·帕尔是在她进入玛丽·都铎的家族之后。

随着约翰·内维尔的去世,亨利八世立即着手向凯瑟琳求婚。

当时的凯瑟琳不仅正是30岁左右的风华正茂的年纪,而且在照顾病重的丈夫时也很沉稳、勤勉。这些正是这位年老的国王开始看重的方面。

凯瑟琳此时已经爱上了托马斯,因此在感情上她极力抗拒亨利的追求。

但最终她还是屈服了,她与家人和朋友的要求妥协了。

凯瑟琳·帕尔成为英格兰新的女王后,也因此使她的家族地位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而作为一名宗教改革者,她也能够通过接触和改变国王而推动宗教改革的发展,甚至就连托马斯·西摩的朋友们都希望她接受国王的求婚。

1543年7月12日,凯瑟琳与亨利在汉普顿宫举行了一场小型而朴素的婚礼。

此时,凯瑟琳的爱人托马斯·西摩选择了离开,他被国王派到了布鲁塞尔。

实际上,亨利八世与凯瑟琳算是堂兄妹,因此凯瑟琳成婚后也成了爱尔兰女王。

王宫生活,重在教育养子女和调和关系

凯瑟琳进入王宫后,她将约翰的女儿与儿子也都安排好,约翰的女儿成了女侍从官、而儿子也有了很合适的职位。

凯瑟琳似乎对子女非常的宽容,她也很善于在不同的养子女之间调和矛盾。

亨利八世的三个子女都很喜欢这位凯瑟琳王后:

①玛丽一世与凯瑟琳相差四岁,两人之间关系紧密,以前是很好的玩伴和朋友;如今虽然二人角色有所转变,但她们并没有因此而难以交流。玛丽与凯瑟琳在王宫常常探讨衣服、饰品,她们两人之间完全像是亲密的友人。而凯瑟琳对玛丽的支持也使得玛丽能够成为后来的英格兰女王。②与9岁的伊丽莎白的相处则不同,凯瑟琳完全使自己做的像个母亲,对伊丽莎白无微不至的关怀。凯瑟琳在的时候,玛丽与伊丽莎白之间的关系有所缓和,这都是这位新王后的协调。③而对爱德华王子的照顾就更加细致。爱德华·都铎在凯瑟琳成为王后时,年仅5岁。在一段时间里,这位年幼的王子一直将凯瑟琳看做母亲一般的人。

凯瑟琳对亨利八世的子女都一视同仁,她对玛丽和伊丽莎白、爱德华都进行平等的教育,使前两者接受了良好的学习的机会。

凯瑟琳在亨利八世在位期间参与了许多政务,如在法国战役时期,凯瑟琳解决了英格兰的财政、供给等问题。

她对待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马斯·克兰麦、赫特福德伯爵一世爱德华·西摩,都能够通过温和的手段与他们交流。

她与苏格兰保持了比较和平的关系,并积极处理两者的矛盾,使英格兰的北部能够稳定。

凯瑟琳的作为、人格魅力及宗教信仰,都对后来的伊丽莎白一世女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宗教思想的变化和危机

凯瑟琳在幼年时是一个坚定地天主教徒,她也出生于宗教改革之前。

但随着她的人生阅历、知识的丰富,凯瑟琳逐渐开始向新教方面转变,这也在她的著作中有所体现。

这位亨利八世的王后,是英国第一位以自己的名字出版英文书的女性。

凯瑟琳的非传统的人文主义教育,使她摆脱了家庭责任后开始崭露头角,而她在嫁给亨利八世时,已经从一位天主教徒向福音派新教改革家转变。

1545年11月6日,凯瑟琳出版了她的第一部以自己真实的女性名字标注的英文书;而凯瑟琳在亨利八世去世后出版的另一部关于宗教改革的书,对爱德华六世影响至深。

也正是受凯瑟琳的影响,在爱德华六世的统治下,新教在英格兰得以全面建立。

凯瑟琳是一个真正的宗教改革家,她从一个传统的天主教徒,转变为对英国国教的支持,再到迈向福音路德教和加尔文教的激进主义。

她甚至企图与在病床上的亨利进行辩论,以改变亨利的宗教观点。

在历史上,亨利八世一直都是天主教徒,只是在将英格兰基督教与罗马教廷分开后,英国的国教在大体内容上还是与天主教相同。

他对宗教的处理一直都是将其作为加强王权统治的工具。

因此,在1546年左右,凯瑟琳关于新教的辩论使亨利八世一度想要将她也处决。

此时,以斯蒂芬·加德纳主教为首的宫廷保守派找到了摆脱凯瑟琳控制的机会。

在亨利八世的一生中,他的周围都是试图控制他的各种派系,因此他对忠诚有一种偏执的态度。

而他以前所有的妻子,只要帕尔得到国王的信任和支持,是使自己免受敌人伤害的保障。

但是,当国王不再信任凯瑟琳时,宫廷里的保守派开始散播谣言,女王首先予以驳斥。

到了4月,她开始担心,因为她的核心朋友圈子的成员被带走接受质询。

6月,直言不讳的安妮·阿斯丘被逮捕,并被处以火刑,但这位女士自始至终未将凯瑟琳牵连进去。

10月,加德纳说服亨利八世签发了对凯瑟琳的逮捕令。

随后,凯瑟琳提前去见了亨利八世。通过自证清白,凯瑟琳又一次得到国王的信任。

凯瑟琳差一点成为又一个因亨利八世而死的王后。

第四段婚姻,为爱付出,换来背叛

由于亨利八世对于妻子的忠诚无比偏执,因此,托马斯·西摩一直远离宫廷。这在某种意义上是正确的选择。

但是,1546年8月,在亨利八世病情日渐沉重时,托马斯回到了伦敦。

1547年1月,亨利八世去世;同年6月,凯瑟琳便与托马斯传出绯闻。

正如凯瑟琳说的那样,如果有机会,她一定会与他结婚。在经历了各种坎坷后,她实现了自己的想法。

凯瑟琳的婚姻征得了爱德华六世的认可,而这位托马斯还是新任国王的舅舅。

结婚之后,凯瑟琳就和丈夫及伊丽莎白·都铎住在切尔西庄园。这段时光是凯瑟琳最开心的时候。

英俊的托马斯·西摩是一个野心勃勃的政治家,他虽然被提升为海军上将,但并未进入议会。

此时,与凯瑟琳王太后的联姻使他有机会接触更高的位置;而如果与伊丽莎白一世结婚,他就有机会获得王位。

实际上,在凯瑟琳刚到切尔西庄园不久,托马斯就开始有意无意的引导伊丽莎白一世的感情,此时的伊丽莎白一世才14岁左右。

1547年12月,35岁的凯瑟琳怀孕了,这是凯瑟琳第一次怀孕,此前经历的三次婚姻她都没有子女。

1548年5月,凯瑟琳将伊丽莎白一世送走了,目的是为了使丈夫托马斯的危险行径得到遏制。

同时,凯瑟琳搬到了苏德利城堡,在这里,简·格雷夫人照顾她,直到她生下孩子。

8月30日,凯瑟琳生下了一个女孩,取名为玛丽。

但随后的六天,凯瑟琳因为产褥热和感染而去世。

后续

此时的托马斯真正的为妻子的离世而悲伤,他是她真真正正最爱的人,甚至在怀孕期间也没有埋怨他的越轨行为。

在离世前,凯瑟琳一直保持与玛丽和伊丽莎白的通信,她也希望很快就能与她们在苏德雷团聚,只是终究成了遗憾。

凯瑟琳去世后,托马斯与兄长之间的恩怨爆发,他被指控企图造反,其中一项指控就是托马斯对伊丽莎白一世的引诱,意在通过这位年轻的公主谋夺国王位置。

托马斯随后被处决,他和凯瑟琳的幼女则被交由萨福克公爵夫人抚养。

这位公爵夫人并不想照顾年幼的玛丽,因此整日抱怨抚养的费用问题。

1550年1月,时年两岁的玛丽死于一种出汗的疾病,没有人去追查,也没有人真正的关心。

总结

凯瑟琳·帕尔是中世纪欧洲历史上一位传奇的女性,她有着可贵的真诚的品质、积极地学习精神、乐观的生活态度,在很多方面她都是非常优秀的。

他不仅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而且由于在教育上的非传统的方式,她的思想也更具有人文主义精神。

她在政治上也有着很大的天分,对于在不同政治环境下的处理问题的方式都十分有掌控力。

而宗教思想上,她又是激进的,也因此她差一点丧命;但她的宗教思想对后来的英国国王、女王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她在教育子女、化解矛盾上尤为突出,玛丽一世和伊丽莎白一世因她而言归于好,但也因凯瑟琳的去世而两人关系再度恶化。

在爱情方面,凯瑟琳也因面对国王的压力而妥协。可是她的初心始终没变,她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爱的是谁,因此在最后能够摈弃一切与心爱的人结婚。

只是她的爱情终究错付,只是自己选择的,她也并没有因此而自暴自弃、伤心痛哭。

在凯瑟琳的一生,无不诠释着一个道理,即“希望你所有的心甘情愿,是因为勇敢,而非卑微”!

人生向前,总有阳光照耀,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是凯瑟琳·帕尔最感染我们每一个人的品格。

谢谢品鉴!

感谢收藏、点赞、分享、关注、转发!

看图、读书、听历史,文章有点长,如果读累了可以点击右上方的“耳机”按钮,听书也很放松!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