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凌晨,OpenAI再次扔出一枚深水炸弹,发布了首个文生视频模型Sora。据介绍,Sora可以直接输出长达60秒的视频,并且包含高度细致的背景、复杂的多角度镜头,以及富有情感的多个角色。
图片来源:网络
这比去年初横空出世的CHATGPT更令人震惊。舆论纷纷讨论,这会导致哪些人失去工作,传统视频制作、特效制作、内容制作者该何去何从。多年前预测的人工智能会让很多传统职业从业者失业,真的到来了。显然,比感慨AI淘汰传统职业更重要的是,如何直面这一挑战,应对这一新的时代发展趋势。其中,最为关键是的,必须改革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去年,针对CHATGPT,有教育官员直言,这把我国教育逼向墙角,还有学者指出,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令我国基础教育的优势荡然无存。概括起来,就是不能只再重视知识教育,让学生死记硬背掌握知识。只掌握知识,而缺乏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将难以应对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挑战。
应对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挑战,我国学校教育已在进行变革。如我国已有省份明确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人工智能》必修课,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人工智能基本知识、技术。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是我国高校新增最多的专业,这些新增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应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以及数字化时代的优秀人才,也被很多学生、家长认为是热门专业。各地教育部门也在大力推进互联网+教育、AI+教育,要求教师提高数字化素养,在教学中应用数字化手段,推进教学进行数字化变革。
但是,综观这些应对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教育变革,存在两大值得关注的倾向。一是知识化倾向。具体表现在,对学生进行人工智能教育,主要要求掌握相应的知识点,这和传统课程教育重视知识灌输并无二致,对于学生来说,人工智能课不过是多了一门要考试的课程,有家长还质疑人工智能课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而不是通过人工智能课提高自己的数字生活能力与数字素养。
二是应试化倾向。AI+教育、互联网+教育的积极价值是,为学习者提供更多学习资源,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精神,但是,当前推进的AI+教育,互联网+教育,有很大部分却被运用来进行大数据精准刷题、提分,服务的还是功利的应试。还有的学校利用人工智能人脸识别技术,监控学生上课的表情、言行举止,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度、强化课堂纪律,这显然走到了教育的方面。
舆论普遍预测,人工智能会带来未来职业格局的颠覆性变化,应对变化,及时调整学校办学,新增专业、课程的思维,是行不通的,因为学校调整专业、课程的速度,跟不上社会变化的速度。能适应社会变化的,唯有转变重视知识教育的传统模式,教育应从让学生学会知识转变到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创造,这就必须扭转知识化、应试化的倾向。
我国学校教育应对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出现的知识化、应试化倾向,是我国基础教育应试化、功利化、短视化的又一表现。也就是说,如果不推进破除基础教育的应试化、功利化、短视化,AI+教育,互联网+教育的技术变革,只会加剧应试化、功利化,而难以带来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过去20多年来,我国教育界一直在求解钱学森世纪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在AI又取得大突破,Sora被刷屏后,如何求解钱学森世纪之问也再被热议。对此,要形成基本的共识,那就是,只靠技术手段难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改革教育管理与评价体系。一方面,要落实和扩大学校的自主权,推进教育家办学,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尤其是赋予教师教育教学自主权,这可改变学校千校一面的办学模式,推进个性教育。另一方面,必须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扭转唯分数、唯升学评价体系,让学校教育真正重视学生能力与素质培养。我国教育已经进入全面普及化时代,教育必须转变以前的选拔功能,转向强化育人功能,这也是应对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文原载新京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