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发现胆固醇指标高,恐增加痴呆症风险,如何降?

罗夕夕记录日常 2024-07-21 15:56:33

当体检报告上赫然出现“胆固醇超标”几个字时,不少人会陷入恐慌,错误地将矛头指向高胆固醇食物,比如蛋黄。我们将探讨真正推高血液中胆固醇水平的三大“元凶”。

高胆固醇可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导致血管狭窄和硬化,影响脑部的血液循环。长期的脑血流减少可能导致脑细胞缺氧,损伤神经元,从而增加痴呆的风险。此外,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伴随着慢性炎症,这可能导致脑内的炎症状态,炎症因子如C-反应蛋白等可以损害神经元功能,与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相关。

1. 红肉:隐藏的饱和脂肪陷阱

红肉,包括猪肉、羊肉、牛肉等,因其高油脂和饱和脂肪酸含量而备受关注。特别是加工红肉制品,如香肠、热狗、火腿、培根、肉干、贡丸等,这些食品不仅营养价值有限,还充斥着高量的盐、糖和饱和脂肪。过量食用这类食物会促进体内脂肪堆积,增加肥胖风险,并刺激肝脏制造更多“低密度脂蛋白”(LDL,俗称“坏胆固醇”),进而提升血栓、中风、冠状动脉硬化以及心脏病的风险。

建议

每天摄入1-2份新鲜红肉是合理的,每份约35克,相当于并拢三根手指的大小。优先选择里脊肉、牛腱等低脂部位,避免三层肉、五花肉、猪蹄等高脂选项,并尽量减少任何加工肉类的消费。

2. 油炸食物:热量与油脂的双重负担

各类油脂由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构成,其比例决定了适用的烹饪方式。高饱和脂肪酸(占比34%以上)的油脂,如牛油、猪油、棕榈油等,适合作为高温油炸油。油炸食品,如菜市场爆火的桥头排骨、炸鸡肋骨、炸鸡排、炸薯条、炸各种面粉团子等,因其高热量和油脂含量,长期食用可使胆固醇在血管壁沉积,导致血管内壁增厚,影响血管弹性,甚至引发血管阻塞。

建议

控制胆固醇摄入,应减少油炸、油煎食物的食用频率,逐渐从每周3-4次降至1-2次。推荐使用清蒸、水煮、凉拌、炖煮等烹饪方法,炒菜时优先考虑橄榄油、葵花籽油、芥花油等含较高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以助于降低“坏胆固醇”的含量。

3. 烘焙食物,甜蜜的负担

面包、酥皮面包、饼干、蛋糕、蛋挞、糕点等烘焙食品,制作过程常需大量奶油和砂糖,这些成分能够显著提升“坏胆固醇”(LDL-C)水平,促进血栓形成,堵塞血管。若选择面包作为早餐,建议挑选杂粮面包、五谷馒头、全麦三明治等更健康的选择。购买时,仔细阅读食品标签,优选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的产品。

如何有效降低胆固醇?

高胆固醇多与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相关。若想改善,应在饮食中多样化选择,如全谷物、蔬菜、豆类和坚果,多摄入富含不饱和脂肪和水溶性纤维的食物。同时,戒烟、定期运动(如游泳、慢跑、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也是关键。

如果通过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后,胆固醇水平仍居高不下,可能需要借助药物辅助控制。按时服用降胆固醇药物,并结合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是管理体内胆固醇水平的有效途径。记住,均衡饮食与健康生活,是维持良好胆固醇水平的基石。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