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工作上的事儿,我和老板在办公室里吵起来了。我平时脾气挺好,不常发火,但这次他质疑我的工作,我实在是忍不住,大声回了他几句,然后气冲冲地走了出去,围着楼下的广场转了好几圈,过了半小时才慢慢冷静下来。
以前我觉得,作为一个成熟的职场人,就不应该表现出情绪来,即使有矛盾,也不该通过吵架来解决。但这次的经历让我意识到,有时候真的需要发泄一下。
这样可以让自己舒服一些,不用太委屈自己;其次,也能让对方知道你的想法,明白你不是好欺负的。
在职场中,那些老实人往往都是忍气吞声,遇到不合理的工作安排时,总是吃亏。比如老板突然提个什么要求,他们可能没办法立刻拒绝。有的人可能是因为面子问题,要犹豫很久;有的人可能是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无法坦白自己的真实想法。
如果这些问题长时间解决不了,对工作的态度肯定会受影响。
嘿,你知道吗?那些我们没来得及发泄的负面情绪,就像堆积的雪球一样,总有一天会压垮我们。我意识到,偶尔放纵一下其实并没那么糟。
比如说我吧:
- 我的心情没受影响,工作也按时完成了。
- 我发现领导对我的态度也变好了,接下来的几天里他变得挺客气的。
有时候,争吵也是一种沟通方式,尽管它可能不那么友好,但总比沉默强。我最近在一本书里读到这样一段话:
很多人离职,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再喜欢那份工作,而是在那个环境里,他们失去了沟通的动力和推进任何事物的意愿。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那只能说明他已经彻底放弃了,就像结束了一段无法挽回的感情一样,心碎后默默离开。
所以呢,早点“疯狂”总比晚点好。
咱们老祖宗有句话说得好:你给别人的好处只能越给越多,要是少了,那关系可能就得玩完儿。
比如你在工作上一直是个好说话的人,别人让你干嘛你就干嘛,突然有一天你想发个脾气,那可就麻烦了,大家都会觉得尴尬死了。因为大家已经给你贴上了标签,想摘下来比登天还难。
但如果你一开始就表现得直爽些,有啥说啥,那以后做事就容易多了。大家也不会对你的行为感到太意外,自然就少了很多非议。
说到底,晚点爆发不如早点爆发。
至于为啥会有那种好说话的人呢?大概有几个原因:
1 天生敏感,或者家庭环境造成的,特别会看人脸色;
2 怕听反对意见,想被每个人喜欢;
3 不够自信,容易受外界评价影响。
嘿,让我们聊一聊这个所谓的“讨好型”人格。你知道的,就是那种总是想要讨好别人,希望通过这样获得他人注意的行为模式。这种性格会让你把注意力都放在他人身上,而忽视了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可能你会想,在体制内工作不就是要善于观察、懂得如何取悦领导嘛。确实,这是一部分真相,但别忘了,领导通常很会看人,一次简单的交流就能让他们大致了解你是个怎样的人。如果你本性不是那种好说话的人,却非要去学别人的那一套——谄媚、迎合——这可能会让人觉得很不自在。
我之前在一个单位工作时,有一次省级的检查团队来我们这检查,整个单位都非常重视。当时我们的主要负责人在开会布置任务时说:与大领导相处的时候,要保持既不卑微也不傲慢的态度。这种态度的核心思想是将自己和对方视为平等的沟通对象,目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去猜测自己的行为会给对方留下什么印象。
而这样的自信,主要基于两个重要的点上。
在业务方面,我信心满满,认为自己是团队里最牛的。至于工作嘛,我拼尽全力了,没留遗憾。
追求自我提升时,你会发现即使不讨好别人,也能展现自己的价值。
职场生活挺艰难的,与其辛苦地做个“好说话”的人,不如就做自己。
希望大家都能有那种“豁出去”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