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我们先来了解本章的字面意思。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出屋子,就能知道天下事情的变化。不从窗户看出去,也清楚自然是如何运作的。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这句话的意思是,你走得越远或者思考的越远,说明你对道的认知越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这句话的理解是,所以圣人没有做过的事情,他也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没有见过的,他也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圣人不会让自己很有作为,可是他却是成功的那个人。
了解完字面意思,我们来深入探讨本章《道德经》有哪些深意,能给到我们哪些启示,提升我们哪些方面的认知,以及哪些方面可以让我们在实践中去运用。
不出户,知天下,能做到的人,你们能想到谁?诸葛亮,张良之类的人。古代圣贤,他们不仅能做到不出户,知天下,还能做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们普通人会觉得不可思议,连想都不敢想。可是,那些圣贤都是历史上真实的人物,他们也是人,也是中国人,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遵循自然规律去做事,成为有德之人。
不出户,知天下。有人认为不出户,知天下,是不是看电视新闻就可以了呢?其实,这里所说的天下,指的并不是美国今天轰炸哪个国家了,台湾又搞什么幺蛾子了,这只是现象。天下,指的是天下的共同规律。
怎样是天下的共同规律呢?
《道德经》是人类参考客观事物运行规律而形成的人类行为的规范。当一个人对于人类社会的规范了解的很清楚,他就是不出门也知道人类的社会是怎么样的状态。作为一个人怎么样去了解人类的社会规范呢?我们都知道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就是读书,书籍是记载人类规范的工具。
但是,你可能会发现一个问题,同样是读书,从量上面来看,古代所谓饱读诗书的阅读量恐怕都不如现在的一个初中生。现代孩子在不识字的时候,妈妈带孩子读绘本。孩子认识字了,妈妈就带孩子读故事书,文学作品,科普作品等等。图书馆的书,一辈子都读不完。
然而,为什么古代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没有管理经验就能当官断案,甚至会带兵打仗,有名的就像王阳明。更早的时候,诸葛亮在跟随刘备带兵打仗之前,也没有任何实际经验,却能训练士兵,让刘备直呼如鱼得水。而现在大学毕业生,一开始工作的时候完全是懵的,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该怎么做。
这就是我们现代人读书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读书,读的不是工具书,而是文学书,文艺书。如果工具书没有读好的话,理是不通的,在理不通的情况下,读文学书,文艺书,是很容易把人的脑筋搞坏的。尤其是孩子,孩子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家长却喜欢让孩子读中外名著,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傲慢与偏见》、《简爱》、《双城记》……这些是很影响孩子三观的。科普类的可以读一读,没有什么明显的人的价值偏见。
现在的家长不管孩子的成长规律,一眛的认为,读书多就好。这样乱读书,书读得越多,人越混乱,心理有问题的人会越来越多。原因很简单,思维一旦形成模式,观念就相对固定,观念出了问题,就是心理出了问题。心理出了问题更别提不出户,知天下了!这就是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不管怎么样,我们要学习,书还是要读的。读什么书?古人经常讲要一心只读圣贤书,因为这是帮助一个人形成正向三观最快的路径。儒家把孔子的思想发扬光大,编出了一套教育人的体系,启蒙读物是什么,然后再读什么书。这些书都读通了,三观也就成形了。这个时候,再去看什么名著,就能看得清,看得懂了。
现在有一句话叫腹有诗书气自华,这里的诗书,指的是《诗经》和《尚书》,可不是唐诗三百首,也不是儿歌三百首。
孔子有句话叫不学诗,何以言?不学礼,何以立?《诗经》要读,礼要学。
这句话的核心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让读书读出不出户,知天下。
除了学习人类已经总结好的社会规范,我们还需要通过了解自然规律,自己找到需要在社会上运用的规律。
关于格物,王阳明曾经陷入误区。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很多人听过。
王阳明遍读朱熹的著作之后,思考宋儒所谓“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学说。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他下决心穷竹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从此,王阳明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这是他对格物理解有偏差造成的后果。
格物是什么?就是人观察自然规律,从其中学习到人所需要掌握的东西。
我们中国人对于思维的发展,提出来了以物格为基础,人在观察总结后形成知识。想想看,我们上学所学习的大部分知识,都是有关于物的知识。学习的层级越高,对物格的知识了解的就会越深入,直到形成可以有效使用的能力,甚至是基于已经形成的有效能力来进行发展,从而形成新的认知。
人的认知分成两大块,一块是物格,一块是人格。也就是说,知识分成了一部分是人对于物的理解和运用,不管是生活中的柴米油盐,还是军事中的枪炮原子弹,又或者是天文观察发现,都是这样,我们称之为科学。另一部分就是把对物的理解,上升到对人的思想的理解和运用。在中国,这一套东西叫文化,在西方,把这一套叫科学,比如心理学。
举个例子,我们人类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发现有四季,春夏秋冬。我们人就按照四时变化活动,春种夏长秋收冬藏。而我们做任何事情,比如学习,组织活动,开公司,搞外交,人际交往都需要遵循四时变化的规律,这就是把物格上升到人格。
达尔文通过对自然的观察,提出了进化论。我们现在就有人把进化论运用到管理的方方面面。
老子通过观察水,发现水的特性接近于道,上善若水,人也需要像水一样,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要善利万物而不争。
对于自然规律的理解,并且上升到人的层面去运用,在《道德经》中就有很多。
除了格物致知,我们还要诚意正心。《大学》中是先格物致知,后诚意正心。我们现代人由于文化断层,最好换一下顺序,先诚意正心,然后再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就是首先要把自己的主观世界里,装入道德规范。这样,人在格物致知的时候,因为你的三观很正,就不会出现问题。否则,就像那些影响力大的公知,知识不少,但是由于没有先做到诚意正心,把道德规范装入大脑,思维变得偏执,读的书越多,对社会造成的危害越大。
学习可以让你不出户知天下,但是一定要符合客观真实。这就像是不窥牖,见天道一样。你不通过窗户观察外面,是不是就不知道,这个世界有四季轮回,日夜交替呢?当然不是。
老子为什么说,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呢?这就是因为在人的三观没有形成正向有效的前提下,你去的地方越多,走的越远,看的书越多,你知道的反而越少。
没有思想的旅行,行万里路也无异于邮差。因为你要懂的不能只是这里有个山,那里有条河,不是茴字有几种写法,不是只把《道德经》完整背下来,不是变成复读机,人在这个世界上生存,靠的是建立在德的基础上的不断学习后的运用,也就是我们现代人所说的正向三观基础上的知识运用能力。
比如说,搞材料的人,能不能做思想政治工作呢?如果有德做基础,道理是相通的,物格可以上升到人格,什么样的知识都可以用得上,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当然没问题。如果理不通,只能是专才,只能搞材料,做不了管理。我们古代通才特别多,通才,自然是不出户,知天下。专才,当然是走的越远,所知越少,这是必然的。
所以,老子所说,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有不出户而知天下的正向三观作为基础的运用知识的能力,你不需要自己体验,也能准确地认知。你不用自己观察,也能明白其内在的因果关系。你不用为自己做什么,也可以达到理想的成功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