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汽车简史(中):成长,鸿蒙第四"界",为啥选江淮?

怜晴谈趣事 2024-09-01 17:25:11

本篇文章为江淮汽车简史(中),江淮汽车简史(上)。

成长

1997年前后,去日本考察后的左延安,发现光弄商用车不光赚不到大钱,还受经济波动影响非常严重,于是就动了搞乘用车的念头,但没经验,咋办?

哎有聪明的贵宾已经熟悉套路了,找个有经验的大姐姐教教你,引进合作伙伴:韩国现代。

早在1996年,江淮就引进过现代的客车技术生产过中巴,恰好现代的乘用车也很强,所以2000年前后,江淮再次找到了现代,双方谈了一年后,正式敲定了乘用车合作,就是大家熟悉的MPV:江淮瑞风。

与此同时,还有两家国内车企在跟现代谈判,就是我们之前提过的华泰和北汽,中韩四家公司一顿撕巴,最后现代分别和华泰、北汽成立了合资公司,和江淮只有车型上的合作。

很少有国内车企在乘用车领域第一款车选择MPV,然后做大做强的,这事堪比在红浪漫找好女孩,地狱难度,在我印象里除了江淮,只有一个东风风行。

江淮瑞风这车,算是国内MPV市场的先行者之一,原型是现代H1。

当时江淮花了一百多万美刀技术转让费引进整车,卖出去的每辆车,还要给现代交1500块钱左右的技术提成,江淮从现代身上学到了技术,现代从江淮这看懂了一部分中国市场。

2004年,双方又合作了重卡项目后,现代甚至提出想和江淮再组建一个合资公司,只是因为政策限制,现代在中国的合资对象不能超过两家,华泰和北汽已经占了名额,最终没能成功,但不管怎么说,江淮瑞风相当成功,尤其是柴油版本,由于现代的成熟技术,当年一度是最好的国产MPV之一,甚至成为2005年国内MPV的销冠,此后的近10年间,江淮瑞风也一直是江淮的支柱车型,销量占比最少也有30%多。

2007年,江淮正式获得乘用车资质,接着薅现代羊毛,引入了和华泰圣达菲同宗同源的江淮瑞鹰,并在此之后迅速分手。

这又是个小神车,最大的亮点就是全系标配四驱,还有透明的尾灯,后期版本中,还用上了自主品牌最早的AMT变速箱,主打一个皮实耐造,国家电网、移动联通都没少采购当工作车,到2013年停产,累计销量差不多有30万辆。

我记忆最深的,就是当年在电视上听到的广告语,“万类霜天竞自由,江淮瑞鹰”,太帅了,我X。

而在此之前的2005年,江淮还在意大利搞了个设计中心,成了自主品牌在欧洲的第一个设计中心。

这个中心练习两年半之后,给江淮带来了一整个系列的乘用车,还有乘用车专属的五芒星logo。

2008年到2010年,江淮下饺子一样先后发布了宾悦、同悦、同悦RS、和悦、悦悦,从大到小5款两厢和三厢轿车,加上原有的瑞风和瑞鹰,江淮在自主品牌还都是小卡拉米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六大产品线,野心非常大。

尤其是宾悦,不是后来吉利的那个缤越,这是自主品牌早期为数不多的“大车”尝试,其他几款紧凑型车和小车也是经济实惠的类型,没准各位贵宾家里或者身边人就有买过的,但留到今天的估计不多。

这一时期,江淮还搞了不少大动作,比如轻卡领域,2010年江淮实现了轻卡累计100万的销量,成了仅次于福田、东风、一汽的第四大商用车企业,同时,江淮还率先搞起了面向私人领域的新能源乘用车,用同悦搞了个油改电的纯电版,第二年就交付了585辆。

还有差不多同一时期搞的安凯电动大巴,可以说,这时的江淮,已经从wegame级别进化到了steam级别,势头一片大好,和老乡奇瑞一起,成了安徽人的骄傲,直到2012年。

这一年,带领江淮走向辉煌的左延安退休,江淮也努力的把原本还算清晰的产品线搞得一团糟,所有车型归为瑞风+和悦两个子品牌,比如宾悦改名瑞风A60,瑞鹰改名瑞风S5,原来的瑞风停产,按大小个分成几个不同型号,瑞风M5、M3、M4之类的,和悦改名……还叫和悦,很难理解,只能说为了改变而改变。

但还是变出了一点成绩的,小SUV:瑞风S3,这车2014年上市,到2015年末,单月销量冲到了两万五千辆,能排到SUV销量榜第三。

但车企吧,跟游戏一样,瑞风S3的成功就属于没凑够大保底就抽出了SSR,把江淮的好运气全吸光了。

瑞风S3像昙花一现般,2016年过完年,销量迅速下滑,同年,江淮乘用车的销量也达到巅峰36万辆,然后也迅速下滑。

这其中有市场竞争加剧的因素,但更大原因在江淮自己,质量实在太差了,从所谓六大产品线凑齐了开始,江淮乘用车的产品质量就一路拉稀,比如发动机怠速不稳、机油乳化、变速箱顿挫、异响、吃胎、转向异响等等,基本上汽车大件能犯的毛病全犯了一遍,但最严重的,还是车身生锈。

2013年315晚会,央视曝光江淮同悦为了节省成本,用普通钢板代替镀锌钢板,直接导致车身短时间内生锈严重,甚至影响车身安全,算是官方给江淮乘用车的质量盖了个章。

也是江淮没赶上好时候,现在315就不会曝光这些事,生不生锈都是国家希望。

但有一说一,江淮的幸运值还是挺高的,自己的乘用车竞争力减弱,马上就有别的车企帮忙补上。从2016年开始,江淮乘用车的关键词,开始变成了合作。

接下来的故事移步江淮汽车简史(下)~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