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智己汽车的发布会,让本就不平静的汽车圈更加躁动起来。
智己、小米……双方你来我往,交锋数回合后。
智己汽车终于忍不了,直接一封实名举报信。
智己汽车认为这场“令人愤慨的事情”,是“有组织的网络暴力行为”。
而智己汽车之所以如此愤慨,大抵源于两点。
一、网络暴力的面积之广、数量之多,它之前从未经历过。
二、除了智己汽车本身被抨击以外,还包括智己汽车的员工,此外就连智己车主也遭受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诅咒”。
这种事情在“机圈”可能是稀松平常,但在“汽车圈”却是罕见。
背后“有没有组织”小编不好下定论,但一定有靠这个吃饭的自媒体以及部分“精神股东”的参与。
汽车圈的类似乱象其实早就有了,国产与进口之争、增程与插混之争、有图与无图之争、视觉与雷达之争……
但相较于这些,今年的负面舆论发展之快,令人咋舌。
理想汽车CEO李想,在3月11日发朋友圈称。
过去十天发生的事情大家应该都比较清楚了。众多用户和朋友为我们担心,替我们发声,无论多难,都在持续的帮助和支持我们。我深表感谢,这也是我们成长的核心动力。
李想表示,对于事件中存在的那些有组织的……
随后,何小鹏、余承东、罗永浩纷纷留言支持。
事情过去一个月了……
反击的成果如何了?
“背后”又是谁组织的?
没有答案。
李想朋友圈的感慨,本就是一场没有答案的自我发泄。
智己汽车的举报信最后大抵也会是这样一个结果。
但,有没有作用呢?
小编认为有。
一场对战,“炸”出来不少的车企。
4月11日,“赛力斯汽车法务部”正式上线。
其发文称,“针对不实言论和恶意诋毁行为,我们将采取法律手段捍卫自身合法权益,维护赛力斯汽车的品牌形象和声誉……我们将给予提供者相应奖励。”
“岚图卢放”也在4月11日连发两文,“……在网络上发布虚假信息、夸大其词或者制造谣言,甚至恶意攻击、无差别网暴,误导用户,让用户难以分辨信息真伪,从而影响用户判断和决策,这些所谓的宣传,是基于利益交换基础上的,不能长久……”
但这个作用也仅限于当下。
在2023年,就有车企曾对网络水军、汽车博主进行过维权行为。
长城开出了200万-300万的举证奖励,比亚迪则是500万的举证奖励,同样车企对于严重侵权的账号索赔金额也是令人咋舌。
但效果并不是很明显。
之后照样出现了“冬测风波”、“续航风波”、“油耗风波”……
车企想方设法展现不可侵犯的姿态,但奈何在利益的驱动下,释放的震慑力时效太短。
过了一个月或者更短的时间,又会有为了“蝇头小利”的自媒体、网络水军出现。
2023年3月,包括一汽、东风、长安、长城、吉利、比亚迪在内的14家车企共同发起了“关于抵制汽车行业网络水军的联合倡议”,明确不参与、不雇佣网络水军进行任何负面评论、灌水、恶意抹黑的行为。
同时共同抵制雇佣网络水军的企业,共同抵制恶意灌水、抹黑的服务代理商并抵制一切捏造不实信息,攻击和挑拨同行关系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等。
但这份保证……在生死存亡的“淘汰赛”中,又有几分可信度呢?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友商”、特斯拉。
A车企发布会上,哐哐一阵对标,明里对标特斯拉,暗里拉踩“友商B”。
A为什么这么做?
因为“友商B”流量大,特斯拉是一个外来的汽车行业领导者。
A对标“友商B”为了流量,对标的行业头部特斯拉为了彰显实力。
但行业领先、行业头部、行业流量都不是原罪啊!
发布会上弄一个看不清的大黑板,哐哐几十条的对比,就勉强输了两个地方。
这谁受得了?
甚至有的对标往往不是全面性的对标,而是A车企挑选性的对比而已。
消费者看完A车企的对标会不会有误解?
不明真相的消费者会不会在一阵近似于“忽悠”的情况下,弃B选A ?
当然会。
但这只是其次。
当A企业对标的拥有海量“精神股东”的B企业后,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很“恐惧”。
“感受来自被机圈支配的恐惧吧!”
如今,智己汽车算是彻彻底底感受到了。
接下来,车企之间的相互拉扯一定还会发生。
发布会上的明对标特斯拉、暗怼友商的操作,也不会因为智己、小米这一件事就销声匿迹。
但有一点,车企应该搞搞清楚。
无论是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消费者给他们的容错机会是一样的。
有且只有一次。
汽车不是小玩意,远超一部手机的价值。
手机品牌用习惯以后,即便明知道它可能存在一些小问题,可能比友商差一些。
但习惯使然,大抵不会轻易更换品牌。
汽车则完全不同。
动辄二三十万,甚至还关乎到消费者自身安全等问题。
只要让消费者失望一次,再铁的粉丝,他也会跟你来个势不两立。
所以。
流量的大与小,发布会对标的好与坏。
只能决定车企的起点是在“1万大定”,还是“5万大定”,却不能左右品牌在汽车行业的终点。
汽车行业的竞争非常残酷,尤其是新能源汽车。
一个没得到证实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有487家新能源车企,如今剩下40余家。
一家车企从有到无,也许都用不了三、五年。
同样,一家车企也可以存在百年以上。
福特创立于1903年;
通用创立于1908年;
奥迪创立于1909年;
宝马创立于1916年;
奔驰创立于1926年;
大众创立于1938年
……
而我们国内的车企呢?
尤其是新能源新势力车企,它们入场的时间更晚。
作为一个行业的新手、新玩家。
它们拥有敢于掀翻同行、敢于挑战传统车企、敢于超越国际巨头的劲头,却少了一份真正尊重同行、尊重汽车行业的敬畏之心。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账号处理。
本文为原创内容,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搬运,已签全网维权,如有需求请联系本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