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北大才子拒进外交部,选择回乡去种地,如今怎样了?

夏菡说国际 2023-01-14 17:31:01

在老一辈人眼中,读书、做官、成家,立业才是康庄大路,不仅风险小,而且对他们而言,是很有面子的一件事。

今天的主人公杨舒春的父母也曾经这样想,他们一家都是本本分分的工人,从来不会去想一些出格的事情,创业,做老板,对他们来说就好像天方夜谭。

曾经的杨舒春在父母的熏陶下,也一直秉持着老老实实学习,勤勤恳恳工作的想法,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甚至还被外交部看重,资助他公费留学。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杨舒春留学归来后,会进入外交部,凭借自己的头脑,成为一名优秀的外交官,光大门楣,这也是杨舒春的父母一直殷切期盼的。

然而生活总是充满着无尽的惊喜,杨舒春在即将前往外交部报道的前三天,竟然离奇的“消失”了 ,那么他究竟去了哪里?

远赴西班牙

无锡,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新中国建立后,无锡的经济也始终排在全国前列,1980年,杨舒春,就出生在这里。

从小,他就是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学习成绩优异,孝顺父母,敬爱师长,团结同学,邻里邻居对他也都是交口称赞。

父母虽然是普通的工薪阶层,生活条件一般,但是眼光十分长远,他们认为,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因此,一直十分重视对杨舒春的教育。

他们经常对杨舒春说,要好好学习,长大才能出人头地,将来不用像自己一样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

90年代的大学生,简直万里挑一,到哪里都是人人争抢的香饽饽,杨舒春的父母,希望儿子能有一条不同于自己的道路。

好在,杨舒春十分争气,1999年,他以无锡市第二名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西班牙语专业,这里是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殿堂。

那个年代的大学生,还不像现在遍地都是,谁家要是出了一位,那可是十里八乡都要来庆贺的喜事,有了这样一个争气的儿子,杨舒春的父母简直梦里都要笑醒了。

杨舒春的父亲豪气的为儿子置办了几桌酒席,村里人纷纷前来道喜,都想要沾沾这位北大才子的福气,之后,承载着全村人的希望,杨舒春踏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车。

来到北大后,杨舒春并没有骄傲自满,反而更加的谦逊刻苦,他第一次认识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在老家的时候,杨舒春走到哪里都是天之骄子,但在北大,他俨然是一个还未成长的树苗,需要不断的灌溉,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他没有迷失在北京的繁华里,一如往常的学习,甚至更加勤勉,很快,他就展露了过人的语言天赋,在这个人才济济的北大,杨舒春的锋芒也没有被掩盖。

大三这年,外交部进入北大遴选人才,杨舒春进入了他们眼中,这颗耀眼的新星,如果加以雕琢,一定能成为外交部的中坚力量。

当杨舒春得知自己被外交部选中,公费留学时,内心也是难掩激动。

他知道,等自己留学归来后,就会进入外交部这个别人眼中的高级部门,成为一名令人敬佩的外交官,此时的杨舒春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主动会放弃这个人人羡慕的工作。

在西班牙留学的杨舒春因为喜欢足球,找到了一家足球报社做兼职,就是这一次的兼职,彻底改变了杨舒春原本的人生轨迹。

一次偶然的机会,杨舒春见到了报社的老板,同为中国人,老板对杨舒春格外照顾。

他十分欣赏这个充满朝气的小伙子,一来二去,两个人就成为了忘年交。

老板对杨舒春说起自己的创业故事,他当年白手起家,懵懂过,迷茫过,也跌倒过,但都爬起来了。

凭借的就是一股永不服输,敢想敢拼的韧性,他从来都不认为,人生只有一条路可以走,或许是在国外生活的久了,按部就班的生活是最让他感到无趣的。

他认为,人的生活不能平静的如同一潭死水,一眼就可以望到头,年轻的时候,应该接受不同的挑战,不要等老来回忆,只有一片虚无。

一番话惊的杨舒春振聋发聩,从来没有人告诉过他,原来生活还可以这样精彩,他本来就敬佩于老板的人格魅力,没想到他的思想也如此与众不同。

杨舒春好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他回顾自己的过去,好像除了学习以外,没有任何可以回味的东西。

年轻时候的一大好处就是,他可以迅速接收别人眼中的新奇事物和不同观点,吸收接纳,此时的杨舒春距离蜕变,只剩临门一脚。

拒做外交官

2003年,当杨舒春顺利留学归来后,也迎来了他的毕业典礼,这意味着,他马上就可以去外交部报到了。

当父母亲朋为了迎接即将归来的准外交官准备大摆宴席时,杨舒春的内心已经悄悄发生了变化,考入北大,成为外交官,究竟是自己想要的还是父母想要的?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曾经的杨舒春不会考虑这样的问题,因为在北大的同学们,都是怀抱着家中的希望,他们和杨舒春一样按部就班,想要靠知识改变命运。

但是经过西班牙风俗的洗礼,以及和老板的对话,杨舒春开始想要为自己而活,外交部,从来都不是自己想要的。

虽然这么说,但杨舒春还在犹豫,放弃进入外交部,需要赔付一大笔违约金,杨舒春根本没有这么多钱,也无法向父母开口,他就像十字路口上迷路的羔羊,一边是父母亲人的期望,一边是真实的自我,到底该如何抉择?

就在去外交部报道的前三天,杨舒春还是勇敢的跨出了这临门一脚,但同时他也是懦弱的,他没有告诉任何一个人,就消失在了家里。

面对这个两难的抉择,刚刚毕业的杨舒春选择了逃避,他没有脸面对含辛茹苦把他养大的父母。

发现杨舒春不见了的父母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他们联系了杨舒春的同学,老师,朋友,都找不到杨舒春的踪迹。

距离报道的日子越来越近,无奈之下,杨舒春的父亲,只能先带着违约金去外交部,给杨舒春进行赔付。

或许,这些都在杨舒春的意料之中,父母对子女的爱,永远是不计报酬的,此时的杨舒春早已经悄悄返回了西班牙,几天后,一封信出现在杨舒春父母面前。

“我现在已经返回西班牙,一切平安。”

杨舒春的父母这时才知道儿子的下落,对于他拒绝前往外交部赴任的行为,他们恨铁不成钢,甚至差点气的要断绝父子关系,但事已至此,作为父母,他们能给杨舒春的只有包容。

回到西班牙的杨舒春选择了继续深造,他攻读了市场营销专业的研究生,还在之前那家报社半工半读,为了能和学业相融合,他又去了一家贸易公司打工。

杨舒春的头脑灵活,为人也踏实肯干,在贸易公司的这段时间,他收获了很多人脉和资源,也积累了一笔财富,中国商品在西班牙的热销,让他看到了其中的商机。

2000年初,对外贸易正发展的如火如荼,中国制造的小商品物美价廉,在国外很有市场,而且当时的市场竞争还不算激烈。

杨舒春看准时机,凭借着此前积累的工作经验和人脉,在西班牙开办了一家贸易公司,将国内的小商品放到西班牙售卖。

因为头脑灵活,眼光独到,再加上时代红利,几年下来就赚的盆满钵满,杨舒春本人也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企业家。

如果说突破舒适圈需要的是一种巨大的勇气,那么创业成功需要的就是聪明的头脑和机遇了,杨舒春能看到那个时代的潜力,也有破釜沉舟的勇气,所以他成功了。

他在西班牙遇到了自己的妻子,还生下了一个漂亮的女儿,杨舒春经常会接父母来西班牙小住一段时间。

起初,他们还不满意杨舒春放弃外交部的工作,但是后来,随着杨舒春的生意越做越大,他们也渐渐释然,毕竟他们最终的目的,也只是希望杨舒春能够有一个好的生活。

然而没想到,安稳的日子还没过上几年,这个从小就没让他们操过心的儿子,竟然又有了新的想法,这一次,哪怕跪地哀求,也没能阻止他。

回乡种地

2011年的一天,杨舒春将父母接到了西班牙,母亲正准备为儿子做一顿丰盛的晚餐,洗菜时,她随口感叹了一句“西班牙的菜,真干净啊”,就是这句话,让杨舒春猛的一惊。

他意识到,国内还没有成型的有机蔬菜产业,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高端需求一定会越来越大,为什么不能去做一个有机蔬菜品牌呢?

他把这样的想法告诉了父母,但却换来了激烈的反对。

在他们心里,杨舒春一个高材生,如果回家种地,这些年的书岂不是白读了,更何况,杨舒春现在事业有成,生意做的风生水起,坐拥千万资产,如果回乡种地,岂不遭人耻笑。

他们苦苦哀求杨舒春,放弃这个想法,但都没能改变他的决定,杨舒春的父亲甚至放下狠话“你要是能种好地,我就自杀”。

他们完全无法理解杨舒春的想法,自己好好的儿子,自从去了西班牙,就没让他们省心过,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跑回家种地。

杨舒春知道,此时的父母还在气头上,根本无法交流,他只能像以前一样,选择先斩后奏,他关闭了西班牙的公司,带着妻子孩子回到了家乡。

这里和他记忆中的家乡比起来,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土路变成了柏油路,街上修起了高楼大厦,一切都展示出欣欣向荣的景象,看着沿途的风景,杨舒春更加坚定了做高端有机蔬菜的决心。

经过细致的考察和调研工作,杨舒春带着资金找到了三位合伙人,共同承包了一块80亩的土地,风风火火的做起了自己的有机蔬菜事业,哪怕村里人讥讽他,在国外混不下去了,他也没有过多的解释。

有机蔬菜看起来和其他蔬菜的种植一样,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则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保证作物品质,杨舒春会采购专门的营养剂,绝不使用任何农药,保证有机蔬菜的安全。这样一来,蔬菜的成本就会大大增加。

在饲养家畜的时候,也采用了专门的饲料,因为农场面积小,无法规模化养殖,再加上逐渐攀升的人工成本,当杨舒春辛苦劳作准备丰收之时,市场就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高于市场价五倍的价格,让所有人都望而却步,这些菜快要烂在地里也无人问津,几个合伙人已经有了撤退的想法,投资迟迟见不到收益,也看不到未来,这片农场仿佛一个无底洞一般吞噬着他们的资金、精力。

但杨舒春并没有选择放弃,多年来的创业,让他养成了遇见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卖不出去是什么原因,找到原因,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思来想去的杨舒春把目光放在了宣传上,酒香也怕巷子深,他一个刚刚成立的小品牌,如果没有宣传,是无法和其他产品竞争的。

他相信自己的产品质量,但是也要有一个好的噱头,北大毕业,就是他最好的宣传,他请来报社的朋友,发布了那篇《北大高材生回乡种菜》的文章,北大和种地两个看似不相干的词语瞬间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杨舒春和他的农场,一夜爆火,各地订单纷至沓来,北大杨哥这一品牌,彻底打响了中国市场,杨舒春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迎来了第二次的成功,就连原本反对的父母,也对他另眼相看。

杨舒春已经不是当年那个牙牙学语,需要他们引导的孩子了,如今的他,已经成长为一颗参天大树,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们永远都是杨舒春最坚实的后盾。

人生可以有很多种选择,父母之爱,永远会给孩子选择一条风险最小的道路,无论他是否愿意,杨舒春则是跳出了这条路线,用他自己的毅力,头脑,劈开荆棘,实现了自己的道路。

有时候,不勇敢的尝试一下,永远也不知道前方等待的会是什么。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