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字挚,夏末商初人,本是有莘国的宫廷厨师。仲虺向商汤推荐伊尹,商汤三聘之后,伊尹最终以有莘国公主陪嫁奴隶的身份来到商部落,帮助商汤推翻夏桀,建立了商朝。
商汤非常信任伊尹,授他摄政权。商汤在位13年,卒,伊尹又辅佐了外丙(商汤第二子)、仲壬(商汤第三子)、太甲(商汤嫡长孙)、沃丁(太甲侄子)四位商王,于沃丁八年(公元前1550年)去世,沃丁以天子礼将伊尹安葬在亳都,以表彰他对商朝做出的卓越贡献,其墓地位于今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大集镇殷庙村(有争议,今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魏堌堆村也有一座伊尹墓)。《史记·殷本纪》记载:太甲“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被伊尹流放桐宫,为商汤守墓。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于是伊尹迎回太甲并还政。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辞可知,伊尹的地位崇高,享受与商王同等规格的祭祀,毫无疑问是一代忠诚良相!
但《竹书纪年》中的伊尹可不是什么忠诚良相,而是篡权夺位的奸佞之臣,书中记载:“太甲元年,伊尹放太甲于桐,乃自立”“七年,王潜出自桐,杀伊尹”。先秦史书一直好评伊尹,为何《竹书纪年》语出惊人,说伊尹篡位被杀?原来,晋武帝太康二年(公元281年),汲郡有一名叫“不准”的盗墓贼盗发了战国时期魏安厘王墓(一说魏襄王墓),官府赶到现场得到竹简数十车,文字系蝌蚪文,简札错乱无序。后来,这些竹简经当时荀勗、束皙等鸿学大儒整理编辑成《纪年》《周书》《穆天子传》等佚书共七十五卷(篇),其中《纪年》(也称《竹书纪年》)十三篇。
可惜的是,西晋校对的《竹书纪年》原本在唐末宋初就已经散失,今本《竹书纪年》很可能是后人杜撰或妄加揣度而成。另外,司马家在安排整理竹简时有没有夹带“私货”故意美化或丑化伊尹,为司马代曹寻找历史的“注脚”,也不得而知!
不论如何,正如《道德经》所说:“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经典即出自伊尹。伊尹活了100岁,死后葬在他的“伯乐”商汤墓旁,其事迹可谓善始善终、千古流传。后人为纪念伊尹,在莘仲国旧地(今山东曹县莘冢集村)建立阿衡(宰相)祠,以伊尹生日为期,每年阴历二月二十一日赶庙会,现已成为曹县的旅游景点,周围十里百姓常来此地求子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