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吹爆的导弹“不可逃逸区”,其实是妥妥的伪命题

友琴评军事 2023-02-16 15:00:08

在昨天谈到战斗机躲避导弹的时候有粉丝回复提到了不可逃逸区域的问题。

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

导弹,尤其是空对空导弹往往都会标记一个最大射程。例如美军的AIM-120导弹,最大射程是70公里,后期改进型射程延长到了160公里。

但是,问题来了,是不是敌人的飞机一进入导弹的射程就要开火呢?显然并不是这个样子的。对空导弹(Anti-aircraft)的作战目标是飞行器,这个东西并不是“反战斗机导弹”,打击空中的战斗机只是对空导弹的一种作战用途。在打击战斗机之余还要承担打击敌方运输机、直升机、侦察机、轰炸机等一系列的任务。

做一个类比的概念,一把猎枪打一只鸭子和打一头野牛真正的有效射程是不同的。这取决于你的猎物大小、警觉程度和运动速度。

在军队里,使用突击步枪作战也是这个道理,一把M16的有效射程是550米,但是士兵常用的交火距离一般都是在150 米-300米之间,并不会看到一个敌人过来在500米开外就一通乱枪打过去。

甚至有些指挥官为了保证射击精度和节省弹药也会要求士兵把敌人放近了再打。

话说,怎么到了导弹身上大伙就忘记了怎么开枪了呢?

明白这点,咱们就正经的说一下导弹的“不可逃逸区”。说导弹先得会看表 :

在战斗机飞行员选定一个空中目标的时候一般在HUD(抬头显示器)上会根据所选择的导弹的类型、飞机的飞行高度、飞机的姿态算出一个量表,在这个表上会标记出四个关键点,一般会写作RMAX、RNEZ、RMIN和目标位置,或者Rmax1、Rmin1、Rmax2、Rmin2和目标位置。

这些量表其实就是所谓的导弹最大射程和导弹的不可逃逸射程。

很少有战斗机飞行员在对方战斗机进入RMAX后立刻发射导弹,这件事就和步兵在敌人远在500米以外开枪是一个相同的效果,都是瞎打。

而且,对于“不可逃逸区”的计算并不像是很多军迷所说的是一个固定数值。

飞机上的火控计算机会根据载机和敌机的飞行方向、相对高度、载机飞行高度来计算出RNEZ的大小,同时,我们还会看到一个数值,这就是RMIN,这个数值表示导弹的最小打击距离。这是因为导弹从载机上发射,需要经过弹上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点火加速过程。

在一定的距离上由于导弹的速度过低,几乎无法机动,因此这段距离是打不中目标的。

说到这里,咱们再延伸一个问题:导弹的RNEZ(Range of No Escape Zone)是如何计算的?

这个区域大部分是这枚导弹的动力飞行段,也就是弹上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飞行的阶段。

我们还以AIM-120C导弹为例子:

在AIM-120C弹体后部有一个WPU-16/B拖进单元,这是一枚固体火箭。

在AIM-120C点火的时候这台固体火箭发动机被点燃,会工作7.75秒。这基本上就是AIM-120的动力飞行时间,在这7.7秒的时间内导弹的速度被提高到马赫 4 以上。

在这段时间内导弹可以飞出8.1公里,然后就是无动力飞行段。和很多人的理解不一样,导弹在无动力飞行的时候,速度并不是直线下降。原因则在于空气的阻力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燃烧完毕的导弹质量不变,因此速度从1200米/秒降低到1000米/秒,阻力并不是下降了1/6,而是下降了30.5%。因此导弹的速度降低是一条随着时间缓慢降低的曲线。

速度降低缓慢,意味着导弹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足够大的动能。

只要导弹的动能/质量比大于目标机体,就可以做出比目标机体更大的机动。从而轻松的命中战机。所以说导弹的不可逃逸区域是和导弹本身和目标本身的机动性相关的。

在一般情况下导弹的速度大于飞机速度的两倍就可以占据绝对的优势,而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来判断以AIM-120而言,这已经是在导弹发射50秒之后的事情了,导弹飞过的距离已经离发射点30公里左右。

同时,为了让导弹在更远的距离上保持自己的速度,还采取了降低阻力的方式,这就是高弹道飞行:

导弹在发射后会进行一定的高度的爬升。利用高空相对较低的空气密度在阻力较小的空域飞行,在临近目标的时候才会进行攻击。这样也能有效的扩展导弹的不可逃逸区域。

目前还有一种导弹形式,例如流星导弹:

在固体火箭发动机之外还添加了一个冲压发动机。可以让导弹更大的航段在有动力飞行的状态下。

对比于AIM-120导弹,我们可以看到流星导弹(Meteor)有更大的速度保持能力,同时也扩大了NEZ的范围。

在这类新型导弹的运用上“不可逃逸区”的设置也就更加灵活了。

那么为什么说大家津津乐道的不可逃逸区是一个伪命题呢?

在现代空战中,较量的双方并不是在对方出现在雷达上的时候就会冲忙的发射导弹,而是依旧需要进入最好的发射位置后再将导弹发射出去。即使是在空中想对而飞行的两家敌对的战机已经表现出强烈的敌对意图的状态下,双发发射导弹也是相当谨慎的。原因也很简单——

载弹量再大的战斗机导弹的数量也是十分有限的。载弹量的限制就造成了双方飞行员之间在进行一个技术和胆量的较量和抉择,是选择把命运交给导弹最大射程上的命中概率,还是快速的让对方战机进入到自己的打起来百发百中的区域就成了战斗机飞行员之间艰难的抉择。最终都会映射到各个不同国家的战斗机战法战术上,所以单独的讨论不可逃逸区,或者夸大不可逃逸区的作用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举个例子:2020 年 3 月 3 日,一架土耳其空军 F-16利用AIM-120C-7击落了45公里以外的叙利亚空军的L-39。截至 2020 年,这是 AIM-120 杀伤时间最长的一次,而AIM-120C-7的最大射程已经达到了105公里。

再多一嘴,还有粉丝昨天提出了现代中程导弹发射击落率偏低的问题。这件事需要美军来背锅。

虽然现在美军已经改掉了一次发射2枚导弹的不良习惯,但是AIM-120上开发出了一个新的射击模式——BORE。

BORE模式被美军飞行员称之为“疯狗”模式,采用高弹道飞行到雷达探测距离之外。利用AIM-120自身的搜索雷达进行目标搜索。在飞行的时候导弹会做滚动机动以搜索更大的范围。

这个模式属于无目标的警戒发射模式。就是向怀疑有敌机的区域放出一枚导弹,打得中目标与否不仅仅取决于导弹命中概率,还得取决于飞行员对目标空域的判断。简单说就是撞大运。从伊拉克战争后期,美军就广泛使用BORE模式。也就导致了AIM-120发射数量和击落敌机的数量大幅度差异。

但这件事是个个例,虽然拉低了中程空对空导弹的命中率,却不代表被导弹锁定的战斗机一定能逃脱导弹的打击。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