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哄动一史
编辑丨哄动一史
她是唐玄宗时期,长安城内的顶流大腕,以一款独创的“剑气舞”坐实长安娱乐圈第一把交椅!也曾成为玄宗皇家乐团的台柱子,安史之乱后却不知所踪,乃至史书上也没有留下任何记载。
她更是让草圣张旭、画圣吴道子、诗圣杜甫达到艺术巅峰的力量源泉,但却始终,没人知道她的真实名字!
她是大唐盛世的一页华章,是安史之乱后的一叶飘零,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大唐第一舞者”公孙大娘的故事。
独创舞蹈,名震长安唐朝开元时期的长安,商贾云集,万邦来朝,富庶的黎民百姓身处在这令人引以为豪的伟大盛世,自是幸福安逸,平安顺遂。
夜幕下的长安,更是说不尽的富贵风流,道不完的繁华热闹,车水马龙下,有那异国番邦的倾国容颜,勾栏瓦肆内,更有那温柔缱绻的莺歌燕舞。
“公孙大娘公演了!公孙大娘公演了!”随着几声尖利而稚嫩的童音,一大波人流如潮水般地朝同一个方向涌去,只见人头攒动的尽头,搭着一方宽大的露天舞台,红绸漫卷,灯笼高悬,舞台正中的那名红衣女子,正值青春妙龄,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那双如水的眸子更是透露着一种难以言说的自信与笃定。
只见她手持一把寒光闪闪的利刃,将那袅娜的杨柳腰肢款款舞动,此时的她时而如同一名出征边关的将士,以绝对的从容与淡定守卫着一方安宁,时而又如一只翱翔于天际的雄鹰,在辽阔的寰宇间享受着洒脱与自由。
一曲舞罢,台下的观众纷纷致以雷鸣般的掌声,她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大唐强盛的象征,是凌驾于万邦之上的文化自信!
而在这些观众之中,此时正有一名七八岁的孩子,只见他呆若木鸡地立在原地,似乎还没有从刚刚所经历的那场“仙境奇遇”中回过神来,虽然他出自富裕安逸的官宦之家,但自他出生以来,还不曾目睹如此惊艳的场面,乃至适才在台上翩然起舞的女子,像一颗勃勃而发的种子,将在他心间驻扎了三十多年。
这个孩子便是将来鼎鼎大名的诗圣杜甫,而适才那名翩翩舞者,正是此时已然名动京师的公孙大娘。
“大娘”这个名字搁现在必定会引来一阵吐槽,哪有将一个“大妈”的称谓搁在一个妙龄女子身上的道理?但是在当时,“大娘”却只是一个辈分的称谓罢了,意即人们只知道这位名动京师的舞者是公孙家的老大,至于她具体叫什么名儿却不甚了解,这与《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元二”是元家老二是同一个意思。
但身世来历不明,并不影响公孙大娘成为顶级艺术家,她用自己一套独创的“剑器舞”斩获了当时长安城“娱乐一姐”的殊荣,成为家喻户晓公众人物的同时,也收获铁粉无数,除了适才的杜甫小朋友外,早已成名的草圣张旭与画圣吴道子也对她点了“特别关注”,并且从她的舞姿中收获了源源不断的艺术灵感,乃至他们的书艺与画艺日益精进。
二圣缪斯,明皇上宾张旭也是开元年间著名的书法家,他的草书张扬、恣肆,潇洒磊落,变幻莫测,如一位武功卓绝的世外高人,达到了空灵飘逸的至高境界。而这一切艺术成就的背后,却离不开那次在河南邺县,他与公孙大娘的那场意外邂逅。
在来到长安前,公孙大娘在全国各地都有巡回演出,那次在河南邺县演出时,恰逢张旭亦是台下观众中的一员,彼时的张旭虽然在艺术上小有成就,但始终存在一个瓶颈,寻不着一个恰到好处的突破口,这使得张旭终日长吁短叹,愁眉苦脸。
而当张旭见着公孙大娘翩翩而舞的那一幕,那灵动自然的舞姿,每一个飘逸潇洒的动作,每一道浑然天成的弧线,每一处行如流水的张放自如,在给张旭带来极大视觉冲击的同时,也让他找到了无穷的艺术源泉。
传说正是在这次观看演出后,张旭经常在酒后饱蘸浓墨,秉笔而书。其势犹如汪洋恣肆,张扬狂放,其魄犹如下山猛虎,刚硬凌厉,其形又如水中蛟龙,蹁跹灵动,让人一唱三叹,拍手叫绝,后来杜甫也在诗中赞道: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后来,张旭的朋友吴道子亦是受到了公孙大娘“剑气舞”之影响,才能让其作品顿时附着上了灵魂,乃至让他的画颇具动感与神采,达到了笔法流转洗练,画风清新独特的效果。
随着公孙大娘名气的与日俱增,作为音乐家的玄宗李隆基,岂能任由这样一位绝世尤物放逐民间,他马上让公孙大娘加入了自己的“皇家乐队”,并且让她担任乐队的首席舞师,这一下不仅让公孙大娘有了正式编制,享受高额待遇,而且还结识了一大帮大唐才俊,其中乐师顶流李龟年就与她过从甚密。
玄宗皇帝李隆基本身也有极高的音乐素养,他经常亲自对乐队成员点拨、指导,所以公孙大娘的舞蹈也日益精进。
但是,在艺术上具有超强领悟力与创造力的李隆基,在后期的“治国理政”上却是一败涂地,当那场要了盛世大唐“半条命”的安史之乱突然袭来时,往日的轻歌曼舞、盛世风流已被残砖断垣、山河破碎所取代。
李隆基带着爱妃杨玉环向西落荒而逃,而公孙大娘亦在战火纷飞下不知所踪,没有人知道她后来的去处,这位昔日的流量明星,如同那海市蜃楼一般,逐渐淡出公众视线,没有人追念她的过往,也没有人担心她的将来,唯一仍将她挂记着的只有当初那个被她卓然风采所触动过的七岁少年。
以诗追念,剑气永存大唐名将郭子仪将“安史之乱”平定后,长安又恢复了往日的喧嚣与繁华,但经历了战乱后的它,多少已显现出了疲倦与颓丧。
经过一番颠沛流离后,杜甫再次回到这里,某个风清月朗的夜晚,他又观赏到了久违的“剑气舞”,舞台上的舞者依旧青春靓丽,英气逼人,恍然间,杜甫彷佛又回到了年少,那个无忧无虑,衣食无忧的童年,那位衣着明艳,舞姿曼妙的姐姐,那个富庶繁华,歌舞升平的盛世……可惜,当他陡然回到现实,一切都已物是人非,正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杜甫怅然若失,后来经过打听,才知道原来台上这位曼妙的青春舞者,乃是公孙大娘的嫡传弟子,于是,往昔的那些美好画卷,又在杜甫脑际间铺展开来。他慨然写下: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此后,这首题为《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的名作便在后世流传开来,公孙大娘的翩然舞姿,卓然风貌才能被人们所熟知。
结语佛偈有云:旧岁夜来去,去从何处去。新年今日来,来从何处来。既无来,又无去,铁壁银山成指注。
对于公孙大娘的粉丝来说,她就是一缕温柔的清风,起于泱泱盛世,没于战火离乱,当沧海化作桑田,曲终终归人散,明月寄怀流觞,岁月惦记过往,人们依旧依稀彷佛记得,曾经盛极一时的长安,有位姓公孙的姑娘,一曲舞罢,惊艳四方!
参考资料:
《新华网:读诗手记·一舞剑器动四方》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