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国家军事战略,联合作战的进展【上】制定应对威胁的策略

幼萱解析 2024-06-14 03:30:54

国防体制改革。中国发起了三十年来中国国防建设领域最重大的改革举措。军队正处于一场自上世纪80年代发起的全面改革以后从未经历过的组织改革之中。

改组解放军以实现复兴:中国的国家军事战略。中国对军队的战略方针代表着中国当前的国家军事战略,正如国防白皮书 正“中国军事战略”所阐释的那样。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该战略方针已经发布了九次。其中三次是全新的军事战略, 或者是与以前的战略方针相比有重大的改变,剩下的六次则是对那时正采用 的战略方针进行了调整。1956年时期,1980年时期和1993年时期发布的是新的指导方针,相应地支持了“革命”、 “复苏”和“建设综合国力”的大战略。每一个重大战略方针后,都会有代表解放军条令的新作战条令的颁布,上世纪70年代中国对战略方针进行调整 之后,还发布了一套新的作战条令,虽然条令没有公开,但各种专业军事出版物和其他有关中国军事行动计划和作战概念的军事科学资料都提供了对解放军条令的深刻洞察。

最近几年的重大或新的战略方针是在1993年发布的,在中国给解放 军下达的“在高技术条件下打赢局部战争”的指示中对该方针进行了概述, 这个指导方针已经在2004年和2015年(现行方针)进行了两次调整,第一次调 正是指导解放军要做好“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准备,而当前的指 导方针的措辞则是要“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且重点是在海上。1993年的 指导方针推动了第四版和现行的解放军作战指导方针的发展,现行方针在1999年发布并包括了作战指导文件,这其中也第一次包括了特殊兵种作战和 联合战斗。走向“联合”的趋势并没有改变,并且这 一条令正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时期,带有体制改革目标标志的新作战条令可 能即将出台。1980年以来战略方针和作战条令的发展轨迹清楚地表明,

中国已经认识到,由于信息技术和“军事革命”,战争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 种对现代战争中信息主导性质的认识大大加强,并为解放军的重组提供了额外 的动力,因为对威胁的感知显然支撑着军事计划和资源的决策,认识到美 国对中国长期目标构成威胁是这一决策过程的核心。

制定应对威胁的策略。考虑到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对利益的威胁,中国要成为一个复兴大国的军事部分的轮廓和含义则会变得更加清晰。中国的军事目标主要是捍卫国家领 土和主权。国防白皮书指出,中国国防政策的第一个组成部分是 “巩固国防,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 和安全。同时指出中国国防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巩 固国防,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分裂,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制止武装颠覆, 维护社会稳定。” 国防白皮书连续不断地重复这些相同的目标,几乎没有变 化。权威消息来源还将军事目标描述为经济目标服务。例如《战略学》指出,中国的军事目标“基于确保经济目标的实现;确保国家利益不受侵犯;防止,抑制并准备应对可能的外国入侵,并在可能的有限战争和武装冲突中获胜。

国防白皮书还强调,“强军 梦”是“中国梦”的一个组成部分,即要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就必须有一支 强大的军队。中国持续强调把解放军建设成为一支能够在多个领域, 特别是在信息化条件下进行有限战争的现代化力量,因此,军事目标不止于军事,而是实现经济目标的手段。强调了建设强军和建设富国相结合 (富国强军)的目标,但这种强军观和为了抵御威胁而进行的解放军现代 化并不是相互排斥的,甚至是相互联系的。一支强大的军队不是为了军队自身的利益,而是为了在日益 复杂的安全环境中防范威胁,维护改革开放的经济利益。只有继续加强国防建设,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才能得到 可靠保障。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相互作用。安全威胁的全面 性、复杂性和可变性不断增加,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的安全环境。

以应对“霸权主义、强权和新干涉”等全球性威胁,并能应对好中国特有的挑战,如“维护国家统一、领土主权,海洋权益和发展利 益。通过研究国防白皮书和其他权威来源的威胁认知模式,可以看出中国在 过去几年中的首要任务。但很明显, “中国认为美国是唯一有能力威胁中国二次打击能力的国家。” 最后提到,军事技术的进步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最近还强调了流行病、对中国领土主权的威胁、对中国海外利益的威胁、局部战争和自然灾害等威胁。另一个威胁组合包括美国和日本在亚太地区的行动。国防白皮书和国家 安全战略都提到了美国在该地区增加军事力量的同时,日本也在寻求重新军事化。实际上,只要美国增加了军事力量,它就鼓起了日本重新军事化的勇 气。中国对军事技术进步的关注也遵循这一逻辑。技术进步得 越多,各个国家就越多地去追求这些技术,

以获得比竞争对手更大的战略优势,或者至少避免失利,而这可能会引发全球军备竞赛,并增加局部战争变 得更具破坏性、对全球经济和其他领域产生更坏影响的可能性。

重组解放军以应对威胁。北约在科索沃的行动,特别是美国轰炸中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的行动,作为唯一的超级大 国,美国和盟国同意联军行动,可以进行精确打击,迅速瘫痪对手的关键作 战和战略节点。“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的战略指导思想更新为 “现代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总参和各军种颁布了以联合兵种作战为重点的规定,着眼于最终实现联合部队的能力。实现真正的联合行动者 一目标的中心是推动综合指挥和控制能力,以便在各种冲突领域开展广泛的 作战行动。总装备部采取了一种越来越激进的方法来进行条令事务改革计 划,即使这个阶段的大多数行动是实验性的。中国“信息化”战略的一个主要宗旨是建成能抵御海上强国(如美国) 的能力,还有拥有并保持能进入威胁中国利益所在的作战区域的能力。

中国的高级文职和军事领导赞赏美国在战斗中能获得和保持信息优势的能力以及 这一优势在部署和执行军事行动方面所起的作用。1999年签署了《新 一代作战条令》,旨在优先发展海陆空天电五位一体的联合作战的能力和概 念,强调发展“对付强敌”的概念和能力,以应对拥有先进技术 的敌人的威胁。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和掌握“体系作战”,其重点是发展具有综合指挥网络的联合指挥组织,以实现快速作战决 策和执行。由于中国的沿海经济、全球市场的主要贸易往来,以及解放军获得网络 化作战能力的低领海基线,从1999年到现在,对海洋和信息(电磁、 空间和网络)领域存在着特别严重的脆弱感,保卫国家发展显然与海洋发 展和保护海洋利益免受现代海洋强国的威胁有关。大约从2005年到2015年,中国军事战略家们把重点放在建立一个综合性的 区域电子信息系统,

以实现网络化军事。系统”和“信息化”的作战方式 侧重于开发和使用联合战役作战的信息收集、融合、传播和指挥决策的综合 网络,和组建由该网络实现的“综合联合作战”的任务型组织。 2“十一 五”规划中优先考虑了发展前者,而后者则在“十二五”规划中决定优先发 展;当前的“十三五”规划中正在进行的重组工作表明,这些概念和能力的 结合是未来十年军委和人民解放军的优先发展事项。前成都军区部署了一个综合指挥平台,为现有指挥控制系统的 各种软件组件提供互操作性。前济南军区使用了一 个综合指挥平台来管理指挥控制工作、后勤和军备保障四个不同的职 能。另一方面,虽然对新联合组织试验和部署的最终状态仍然不太清楚, 但中国战略家显然认为,地区冲突的威胁,特别是涉及美国和/或日本的地 区冲突,

将需要解放军未所达到过的的更高水平的军种一体化和生存能力更 强的多用途指挥与控制系统和网络。国防白皮书中,军事科学研究人员详细介绍了中国未来 必须准备面对的四种不同类型的冲突:1. 面向企图减缓或遏制中国崛起的霸权国家的大规模、高强度的防御战 。2. 一场规模相对较大、强度相对较高的反台独战争。 3. 在领土争端问题上或邻国内部不稳定蔓延到中国边境时的中小规模、中低强度的自卫反击军事行动。4. 旨在打击恐怖袭击和维护稳定的小规模、低强度的军事行动。考虑到明确的威胁场景,当前的“信息化局部战争”战略指导应很快把 战役类型、使命和任务的发展转化为条令,进而推动开发、训练能力和条令 改革项目的发展。在这一点上,仔细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有关战争的文 献,可看到一个军队作战时的场景:

在冲突开始时,该军队综合运用进攻和 防御概念来获得对敌方的信息优势,并将利用这一优势对敌人最有价值的高 科技武器系统和补给线进行打击。

改组解放军以实现复兴:未来初具规模。是什么推动了中国正式启动的全面改革?有两个主要目标被认为是确保有一个安全的未来的关键:建立一支完全忠于党的军队,并能够在必要 是通过武力保护中国的利益。在中国看来,实现这两个目标的关键是 组织精简和整合。也许最大的变化就是取消了四总部,它们被认为是竞争中心。他们的职能由15个新部门承担,而这些部门直接隶属于改革后的中央军委。这使中央军委的指挥和控制在机构上集中起来.中国保持每年两位数增长的国防预算,坚持将主要平台上线,例如服役的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和服役的山东舰。中国希望解放军成为一支更有效力、更有战斗力的21世纪军队, 而这需要更大的权力集中和改进战斗编队,以实现真正的作战联合。现在七大战区已被五个战区司令部取代,这意味着裁减了两个战区的解放军。

这一步是由一个目标推动的,即精简机构,联合海陆空三军,使之更有能力 在各自的责任地理区域无缝地进行信息化战争。中部战区更明确地 担负着保护的职责,而另外四个新的地区司令部集中了地理任务和职责。北部战区司令部用以更好地应对半岛的突发事件;东部战 区司令部则旨在更好地应对台湾问题;南部战区司令部用于应对来自东南亚的挑战,特别是加强中国对南海的控制;西部战区司令部的成立,则是使军 队更有能力对抗来自中亚和南亚的威胁。【未完待续】请继续关注下一期。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