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生病”已经成了当代年轻人的口头禅,房贷、车贷、生活成本压得人喘不过气,一旦生病,高昂的医药费更是雪上加霜。
医保虽然能减轻一部分负担,但有些药,它偏偏不在报销范围内,更让人心寒的是,有些国产药,在国外几十块就能买到,在国内却卖到两千多,这其中的猫腻,你细品。
“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一个在国内外价格天差地别的“救命药”,它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
暴利:几十块的药,凭什么卖到两千多?
“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是一种治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药物,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应用于临床,技术成熟,成本不高。
在国外,它的售价普遍在100元以内,甚至在孟加拉国,只需要23元就能买到一支,然而,就是这么一款“平价药”,到了国内,价格直接翻了几十倍,最高时甚至逼近3000元。
2021年,国内“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的采购量为54万支,到了2022年,这个数字飙升至71.6万支,市场需求如此之大,价格却如此离谱,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答案很简单,垄断。
垄断:四家企业联手,把控“救命药”命脉
经过调查发现,国内“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的生产和销售,几乎被四家企业牢牢掌控,上海上药公司、武汉汇海、武汉科德和湖北民康。
其中,上海上药公司负责生产,而另外三家企业则控制着原材料的供应。
这三家看似独立的企业,实际上背后是同一个实际控制人,说白了就是“三合一”,早在2014年,武汉汇海就与丹麦供应商签订了协议,拿下了中国市场近98%的原材料份额,并通过不正当手段,贿赂了丹麦在中国的经销商,彻底掐断了其他企业获取原材料的渠道。
原材料被垄断,其他药企即使有心生产“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也无米下锅,就这样,上海上药公司凭借着独家供应的优势,在国内市场呼风唤雨,随意定价,赚取暴利。
虚假:成本十几块,却敢卖到两千多?
控制了原材料,就等于控制了定价权,为了让“天价药”的出售显得“合理”,这四家企业还玩起了“虚假宣传”的套路。
他们故意虚报原材料的价格,虚构生产成本,把“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包装成了一种“高科技、高成本”的药物。
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根据相关部门的调查结果显示,“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的实际成本价仅为十几元!
这与市场售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暴露了这些企业贪婪的本质。他们为了追求利润,不惜将患者的生命健康置于不顾,把“救命药”变成了“吸血鬼”。
监管:重罚12亿,天价药应声“跳水”
“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的暴利,最终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2023年,国家医保局等相关部门对涉事企业展开了调查,掌握了大量证据后,对这四家企业开出了总计12亿元的巨额罚单。
这一记重拳,打在了这些企业的“七寸”上,要知道,上海上药公司2022年的净利润也才不过50多亿,12亿的罚款,足以让它伤筋动骨。
更重要的是,这次处罚,也为其他药企敲响了警钟,监管部门释放出明确信号,对于那些企图垄断市场、哄抬药价的行为,绝不姑息,必将严惩不贷!
在监管的压力下,上海上药公司不得不低头认错,并承诺整改,曾经高达2303元的“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价格一路“跳水”,先是降到230元,最终被定格在123元。
反思:如何才能让“救命药”不再“吸血”?
“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事件,只是药品市场乱象的冰山一角,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企业无视道德和法律,将患者的生命健康视为牟利的工具,严重损害了患者的利益,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秩序。
要根治“天价药”的顽疾,仅仅依靠事后监管还不够,更需要从源头上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药品价格监管体系,让“救命药”回归其应有的价值。
首先,要打破垄断,鼓励竞争,相关部门应鼓励更多企业进入“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等药品的生产领域,增加市场供给,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来调节价格,让患者有更多选择。
其次,要加强信息透明度,建立药品价格信息公开制度,让患者清楚地了解药品的真实成本和合理利润,避免被蒙蔽和欺骗。
监管机制也要完善,加大对药品生产、销售等环节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患者权益。
最后,要加强行业自律,医药企业要树立社会责任感,遵守职业道德,杜绝唯利是图的行为,共同维护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病有所医、医有所保”是每个人的期盼,让“救命药”不再“吸血”,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只有构建起一个公平、透明、规范的药品市场,才能真正保障患者的利益,让每个人都能“病有所医,无后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