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曾对中日关系做出过一个结论,他说中国人民和日本人民只有一个敌人,就是日本军国主义和中国民族败类。
【毛主席】
这一结论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他在1972年,放弃了对日索赔。不过这也不是毛主席选择放弃向日本索赔的唯一理由,面对当时大家的异议,周总理还专门为主席解释过这一决定。
中日关系正常化抗日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创伤,中国是二战中国民总伤亡仅次于苏联的国家,所有抗战结束以后,要求日本给予战争赔偿的声音一直没有中断过。
【抗日战争】
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以后,中美建交也打开了中国和西方以及其他国家建立正常外交关系的大门。
其中日本又是最急切想要和中国恢复关系的一个,1972年的日本正好迎来亲中的田中角荣上台,日本和中国长期敌对的时期结束了。
中日毕竟是一衣带水的邻国,中日双方都有恢复外交关系的想法,这一进程竹入义胜来华正式启动。
竹入义胜的任务并不轻松,他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来和中国谈条件的,日本要满足哪些要求,中日关系的正常化才能实现突破。
【中日建交】
但竹入义胜没想到的是,中国政府和接待他的周总理根本没有刁难他的意思,反而对于中日建交的诚意非常足。
周总理表示,毛主席已经批示,在中日关系正常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愿意放弃向日本索要战争赔款的权利。
这让竹入义胜欣喜若狂,因为二战结束以后,对华战争赔款就一直是阻碍两国恢复正常外交关系的一个巨大障碍。
【周总理与日本领导人握手】
老蒋还在当政的时候,就明确表示日本必须偿付战争赔款,中国决不放弃向给中国造成沉重灾难的日本索赔的权利。
实际上中日战争赔款完全是一笔烂账,波茨坦公告中虽然明文赋予了中国向日本索赔的权利,但并没有提及具体的赔偿金额和赔偿方式,这就给了日本人赖账的可乘之机。
而且二战后为了对抗社会主义阵营,美国将日本重新扶植为自己的盟友,也明里暗里的帮着日本摆脱战争赔款的义务,这就让中国索赔变得异常艰难。
【抗战】
国民党时期其实提出过完整的索赔方案,具体内容主要是日本将其剩余的军事装备全部转交给中国,过去日占区建立起来的设施和财产也全部归中国所有。
作为二战战胜国,中国本来是有这个索赔权利的,但短视的老蒋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就是放弃在日本驻军的权力,这让中国在对日问题上直接失去了话语权。
国际事务向来是靠拳头说话,国民党没有干涉日本时局的能力,日本自然放心大胆的赖账。
毛主席的考量国民党主导的对日战争索赔无疑是失败的,所以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也一直在构思中国如何解决对日战争索赔问题。
【毛主席】
1951年《旧金山和约》的签署是中国索赔道路上的一个大转折,在美国的威逼利诱下,所有的美国盟国都放弃了向日本索要战争赔偿。
这下唯独没在《旧金山合约》上签字的老蒋被彻底架在了火上烤,日本开始反客为主,用大陆要挟老蒋,表示如果国民党放弃对日索赔,日本就不承认新中国政府的合法性。
【旧金山和约】
老蒋这个毫无礼义廉耻的败类居然真的妥协了,主动在1952年放弃了所有对日索赔的主张。
原本对日索赔是两岸为数不多的共识,现在老蒋又一次背叛民族感情,这让新中国政府成功索赔的难度更大了。
说到这可能就有人疑惑了,既然老蒋放弃对日索赔是千夫所指,为何到了1972年中共也做出了相同的让步呢,这其实是因为国际形势和毛主席对于新中国发展的判断。
【中日建交】
而对于毛主席是怎么想的,与毛主席极有工作默契的周总理也很清楚。
当有人提出异议时,周总理还解释过。他表示主席其实是这样考虑的:按照日本偷奸耍滑的前科,哪怕最后答应赔款,肯定也会出不少幺蛾子,最后还是一笔烂账。
而且对日索赔的主要目的是让日本那群发动战争的战犯付出代价,但赔款最后买单的还是日本老百姓,这有悖于我国索赔的意图,毕竟中国以前也吃过赔款的亏,庚子赔款不也是祸害了全国的老百姓吗?
更何况日本搞赔款,基本都是物质赔偿。给东南亚的那些个东西都是把旧的东西拿出来翻修一下,再赔给人家。根本就是以次充好,没意思。
【毛主席与周总理】
而且相比索赔这事,中国有更重要的事情要担心,当时苏联在中国东北边境陈兵百万,已经造成了巨大的军事威胁,而中国应对苏联威胁的最好办法,就是积极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确保不被国际社会所孤立。
不过毛主席放弃赔偿并不是向老蒋那样一笔勾销,而是留下了一些余地。
所以在中日联合声明中才会出现这样的一段话:中国虽然放弃了向日本索赔的权利,但抗日战争受害者并未在任何形式上放弃应当获得的1800亿美元赔偿。
也就是说,新中国放弃对日索赔仅仅是国家和政府层面,中国人民仍然有权利向日本索赔,这实际上就是给未来进一步对日索赔创造一个前提条件。
【中日关系】
中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如果未来有一天中国人民强烈要求日本偿还这笔战争债务,那政府也有充分理由向日本提出要求,这就是毛主席决策的高明之处。
资料来源:
【1】中国十四年抗战的一个重要起点.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引用日期2020-09-24]
【2】田粉红. 穿越时空的铭记:中国抗战的世界印迹.《新华网日本频道》,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