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苏提达活力十足,独占后宫是泰王的得力助手,比西拉米强太多

小书生吃瓜 2024-03-24 19:34:49

以前的泰国王后苏提达,是出了名的端庄稳重。

明明年纪不大,却总是打扮的老气横秋。

跟着泰王玛哈一起出席活动,不像王后倒像是个嬷嬷。

现如今就大不一样了。

45岁的苏提达,活力十足,参加体育竞赛活动都不在话下。

前几天,她和玛哈出席了自行车比赛的开幕式。

换下奢华的礼服穿上运动服,苏提达还真有一股运动员的风采。

他们两个人先是尝试了一下双人自行车。

71岁的玛哈心有余而力不足,坐在后排蹬车都费劲儿。

前面的苏提达,一边蹬着自行车,一边还有精力跟大家打招呼。

不过,泰国王室的规矩真让人感慨万千…

旁边的工作人员跪在地上,小心翼翼地照顾着国王夫妇。

有人调侃,说他们比骑自行车的人还费事儿!

就是不知道,玛哈会不会给这些工作人员多买几条裤子?

简单的热身活动过后,苏提达又亲自上场,参加了极限单车比赛。

借用一句台词:

苏提达,你还有多少惊喜是朕不知道的?

绕着陡坡骑行的她,丝毫不费力。

活动结束之后,玛哈一脸疲惫的靠在后座上。

反倒是运动了一天的苏提达,照样精神抖擞地笑着跟大家告别。

从躲避贵妃的锋芒,到独占后宫成为泰王的得力助手。

苏提达用自身的经历证明了一个道理:

后宫争宠,计谋比长相更重要!

表妹和表哥亲上加亲,是很多王室惯用的手段。

文莱、迪拜、包括泰国都是如此。

谁曾想!

有姑姑诗丽吉保驾护航的颂妃,居然输给了平民出身的余瓦达。

要不说,后宫争斗真的是瞬息万变…

带着5个孩子进宫以后,看似稳赢的余瓦达,被婆婆当场逮住出轨!

她自己狼狈离去,还连累4个孩子失去了王子的身份。

当然,二阿哥并没有轻易认输。

余瓦达虽然走了,膝下无子的颂妃还得祝福表哥和别人。

比如说,极其漂亮的西拉米。

家世比不过颂妃、膝下又只有一个儿子提帮功。

为了能在后宫站稳脚跟,西拉米同样是费尽了心思。

不在乎玛哈出轨,大肆提拔自己的娘家人。

按理来说,她应该是赢家才对。

毕竟,提帮功可是唯一一个养在玛哈膝下的王子。

有这份情谊在,西拉米胜算很大。

奈何,一段王妃跪地喂狗的视频爆出来以后,她的过往又被翻了出来。

很多人甚至讽刺:

舞女争宠的手段的确是差了一些。

在这样的情况下,王室只能弃车保帅,暗示西拉米离婚。

曾经貌美又优雅的王妃,剪了头发去寺庙修行。

太子妃的位置再一次空出来,苏提达显然不想错过这次机会。

毕竟,她早在2008年的时候就已经成了王储的情人。

要不说,苏提达比西拉米强太多!

高攀上王储之后,她并没有选择直接进宫。

相反,苏提达执意要去军队历练。

眼看着胜利在望,玛哈居然又找了一个诗妮娜!

年纪小会撒娇的她,把王储迷得神魂颠倒。

事实证明,诗妮娜有张良计,苏提达就有过桥梯。

前者走的是宠妃路线;

后者则拿上了沉稳王后的剧本。

诗妮娜张扬,恨不得把玛哈送的珠宝都戴在身上。

或许,她也是借此机会告诉旁人,自己才是王储的心头宝。

反观苏提达?明明只比诗妮娜大了5岁,却打扮的比她年长十岁不止!

对于喜欢玩闹的玛哈来说,选谁当王后一目了然。

果然,随着他加冕坐上国王的宝座,苏提达终于如愿以偿了。

被册封为王后的当天;

苏提达依然选择素雅出席没有戴王冠。

当上王后的她,比之前更努力。

从来没有提拔过娘家人,不给旁人留下话柄。

大公主帕差拉吉帝雅,自己有本事还有个给力的母族。

因此,苏提达一向很尊重这个继女。

她汇报工作,身为王后的继母还得侧着身子面对她。

一家三口参加活动,帕公主选了大红色,苏提达就换上暗红色的旗袍。

长此以往,她们的关系自然很融洽。

二公主思蕊梵有个废妃母亲,苏提达却不会为难她。

至于说提帮功?更是被继母照顾的很好。

和孩子们打好交道的同时,苏提达还是一位称职的王后。

她精通三国语言,招待外宾不在话下。

接待泰国富商的时候,她二话不说直接跪在对方面前。

如此识大体的王后,让玛哈都挑不出毛病来。

所以,等到诗妮娜和苏提达再次有了矛盾,他自然会选择保护后者。

情敌消失之后,独占后宫的王后终于变了一副模样。

脸上的笑容藏也藏不住。

妆容精致了许多,佩戴的首饰更是多到让人眼花缭乱。

帕公主病倒,苏提达更是成了泰王的得力助手。

每次参加各种活动,她得会展示出自己王后的风范和担当。

去年八月份,二阿哥和三阿哥前后返回泰谷。

后来,余瓦达也跟着回来了!

有人还以为,苏提达会自乱阵脚、忙中出错。

但是,她并没有这么做。

苏提达像之前一样,做好王后该做的事情、细心照顾玛哈。

因为她知道,没有什么比泰王更重要。

善于隐忍、宽容大度、明白自己的身份和处境。

难怪外人都会忍不住感慨:

苏提达之所以能坐稳王后的位置,绝非偶然。

毕竟,她太适合王室生活了!

0 阅读: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