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塘沽协定-屈辱的停战协议

鹏举谈历史 2024-10-28 21:09:41

1933年5月,国民革命军在河北长城地区与侵华日军展开激烈斗争,然而面对敌人精良的武器,长城最终沦陷,日军的侵略势头直逼平津,令人心痛不已。

5月31日,国民政府在长城失守后,急于稳住局势,派出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总参议熊斌,与日本侵略者岗村宁次签署了《塘沽停战协定》。这一消息如同一声惊雷,震动了全国,民众纷纷指责政府“卖国”。

在此之前,国民军队在热河和长城的战役中接连失利,国民党高层虽感到羞愧,却并不意外。蒋介石早已意识到,面对日军的强大,继续抵抗只会自取灭亡。

国民政府深知国力悬殊,寄希望于国联的援助。然而,国联中的英法两国因自身经济危机,难以对中国提供实质支持,蒋介石失望之余,终于明白“立国不能依赖他人,全仗自己努力”的道理。

既然国联靠不住,国民政府又如何凭借薄弱的力量与日本抗衡?这成了一个悬在心头的难题。于是,与日本议和便成了国民党人眼中可行的出路。

议和并非突发奇想,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过程。早在1933年4月中旬,蒋介石和汪精卫便开始筹备议和事宜,频繁与华北军政当局沟通。汪精卫甚至将底线降低到“除承认伪国和割让四省外,其他条件皆可接受”。

5月29日,中日双方互换意见,何应钦等人向蒋介石确认,协定内容绝对不包括承认伪国和割让四省,蒋介石对此表示满意,放手让何应钦与日本签订正式协议。然而,事情并未如愿。

两天后,日本派出冈村宁次与熊斌在塘沽谈判。冈村态度强硬,要求协定内容一字不改,并在一个小时内给出答复。熊斌虽然认为条款未违背指示,但仍希望与日方讨论,遭到拒绝。无奈之下,他只能在这份屈辱的停战协定上签字。

《塘沽协定》规定,中国军队需撤至延庆、昌平、顺义、通州、香河等地,日军则可通过飞机确认中方是否遵守,若遵守,日军也需退至长城一带。表面上是“和平共处”,实则暗藏杀机。

国民政府一再强调协定仅涉及军事,试图与政治割席。然而,战争本就是政治的延续,如何能完全切割?《塘沽协定》的签署,实际上是双方在政治上的权衡。国民政府希望暂时缓解压力,但对抗战胜利并无信心,而日本则在华北建立伪满政权,意在巩固侵略成果。

1935年,日本更是阴谋策划河北、山东、陕西、察哈尔、绥远五省独立于中华民国,意图使其投靠日本。《塘沽协定》的签署,给国民政府带来了极为负面的政治影响。

首先,它对伪满洲和沦陷的热河地区的态度模糊,致使华北门户大开,留下隐患。舆论上,国民政府遭到严厉批评,指责其“卖国”的声音此起彼伏,人民对协定的和平效力充满怀疑。在国际上,国民政府的作为传达出纵容侵略的姿态,难以获得其他国家的支持。

《塘沽协定》如同一场悲剧,国民政府在“求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成为历史的笑柄。愿后人铭记这段历史,警惕外敌,捍卫国家的尊严与安全,才能不再重蹈覆辙!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