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争中“拒绝让着孩子”,我做错了吗?

夏天陈小舒 2024-11-16 10:54:44

这种场景和对话熟不熟悉?

有的大人一陪玩,孩子就一会儿哭一会儿叫,频频崩溃。因为大人玩得太“较真”,在游戏力对孩子全方位碾压,让孩子无比挫败。孩子一哭一叫,大人还特别理直气壮:

“我为啥要让着你?这点挑战都受不了,以后还能干啥?”

“不要挫败,只想要表扬?地球是围着你转的?”

十一过完,同事找我聊天,说她十一陪孩子,不管玩啥,玩不了一会,孩子就沮丧的“逃跑”……最后和爸爸聊天,发现,原来爸爸陪孩子的时候,都是“让着”,她大脑里一点都没有“让着孩子的概念”。

后来同事从孩子爸爸那里取得“真经”后,开始“承让式陪玩乒乓球”,发现,孩子居然很快就可以反超,她再加点彩虹屁,孩子打得越来越生猛,最后完全不用让了,孩子竟然反败为胜!

比起之前的“挫败满满”、“不欢而散”,这次正中下怀的发球,故意让球,孩子的状态立马变了,热情高涨的同时,也开始去想办法怎么“赢”。

这位同事还分享了这学期因为转学,新老师很鸡血,孩子在新环境中很多学习项目都是有相似经历:

刚开始受挫——被老师批评——自尊心受伤——回家默默哭——开始自鸡——逐渐提升——慢慢追到前面。

数学,演讲,运动 …… 全是如此。

这背后,并不是孩子受挫能力有强,也不是天生的自鸡王者,而是陪伴在身边的爸爸,一直在用“安慰+鼓励+分析+行动”的方法,帮助孩子建立“成就感”。

这让我想到前一段时间,妞妞和酒酒一起去参加滑雪比赛,从学校赛到全国赛,酒酒一路都是光环,都是那个容易被瞩目、被寄予希望、得到关注和赞誉最多的人,相比之下,妞妞黯然了很多。

但妞妞依然喜欢滑雪,虽然她在滑雪这件事上,并没有得到过酒酒那么多的成就感,可是我们依旧无差别持续地鼓励她,支持她去“滑雪”、也没有因为她可能得不到什么“成绩名次”就放弃。

只要她喜欢的、想做的、享受的、有收获的,那就可以一直做下去。对孩子们来说,不一定非要是一个多么有“含金量”的奖项,多么大的“荣誉”,才算成就。

任何一个新的领域、新的项目、新的知识,新的技能,当从“我一点都不会,一点都不行,甚至害怕抗拒”,到最后“我竟然学会了”、“我竟然也可以了”、“我竟然不怕了”…… 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就感啊。

比如,上次妞妞和酒酒一起参加滑雪比赛,虽然在全国赛上妞妞没有什么名次,但是在学校里,滑雪这个项目她就非常有优势(年龄组人少、又是女生,只有三个人,所以基本都可以拿奖)。

虽然当时有点小插曲,因为妞妞犯规差点取消名次,被判成绩无效(当时我们还有点失落,觉得这么容易获得成就感也错失了,有点惋惜),但后来,学校为了鼓励大家参与,规则调整为:取两次成绩中最好的作为最终成绩。

就这样,妞妞拿到了属于她的第一名。

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没有什么“含金量”的奖项,却在滑雪这件事上,给从小就有点运动渣、什么都要比别人慢一点的妞妞一个莫大的成就感,同时也让她在学校这个环境里有一份属于她的光芒。

其实我一直很抗拒“挫折教育”!很多人觉得一定要给孩子制造出来一点苦难和挫折,孩子才能成长,没苦硬吃,看见孩子安逸舒服,就心慌。

要么和孩子相处的时候,总是抱着“竞争”、“要赢”的心态,生怕我的娃不够优秀,在“弱肉强食”的社会里无法生存。

要么“激一下”,要么“比一下”,只能赢不能输,输了就是你不行,你还不赶紧努力,那些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你怎么这么笨啊,这么简单都不会!

哭啥,有啥好哭的,这点事都受不了,以后还能干啥?

你有没有点出息,这点事至于吗?

为什么才98分?就差两分为什么这么粗心?

你看人家那谁,怎么怎么样,你看看你!

都是否定和打击,唉,好累💔

真希望“孩子就得批评,不能老夸,不然遇到点困难就被打趴下了”的这种观念,在我们这一代的养育环境中消失!

是的,打压式教育不一定会导致失败,我们这一代有少数人在打压教育下看起来“成功”了,比如考上了好的大学、找到了好的工作,但是这群人也往往是“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打压所激发的斗志、逼出来的结果,一定会是以更大的代价去交换的!

而更多的孩子本有希望取得更大的成就,但是在挫败和否定中,却慢慢丧失了信心 ……

孩子心里那些:“我怎么什么也做不好”、“我永远都不如别人”、“我做错了怎么办”、“我害怕”、“我不敢”、“我做不到”……的声音,就是这样来的。

他们真的还没有长出“越挫越勇”的智慧和能力(😕其实很多大人也不具备),对于他们来说,让他们感受“干成一件事”的体验和成就感更重要。

高光时刻积攒的越多,就越勇敢和自信,哪怕只是一件件小事,一点点小光,日积月累,孩子身上的光芒,就是不一样,不仅仅是孩子,大人也同样啊。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习得性无助”,是指人或者动物接连不断的受到挫折,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消极的心理状态。

还有一个关于这个概念的著名心理实验,把狗狗分成三组关在笼子里:

第一组:系上链子一段时间,不电击;

第二组:系上链子后进行电击,但狗狗可以通过鼻子按压面板而避免遭到电击;

第三组:系上链子后进行电击,但狗狗无法躲避电击。

最后解开链子,把三组狗放在双分电击笼中,第一组和第二组的狗都可以想办法找到避免电击的方法,改变局面,只有第三组的狗狗——“基于之前的痛苦经验”从头到尾都没有试图跨越障碍物,一直在绝望中,放弃尝试和努力。

人类也如此,尤其是在教育学领域中,经常会用到“习得性无助”这个术语,也有很多在学习上“习得性无助的孩子”:从努力——失败——常常失败——从未成功——到归因我不行——放弃。

“当一个人发现无论他如何努力,无论干什么都以失败告终,自己无法控制局面,精神支柱就会逐渐瓦解,斗志逐渐丧失,最终放弃所有努力,陷入绝望。”

上次聊到这个话题,有一位同事分享了自己在人生低谷期,和一位心理老师的谈话,当时心理老师一直在引导她去回忆:从小到大的人生里,有没有让你觉得自己特别棒的“高光时刻”?

不用一定是多大的成就,只要是让自己觉得有“我行,我可以”的事情,就行,这些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和“成功经验”,就是一个人困境中的一束光。

但是这并不代表孩子没有挫折,一帆风顺,一路绿灯,永远高光就是好的,成长的路上,总是会遇到各种坎坷、困难、挫败、眼泪。

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永远找不到成功的方法。

如果一个人一直都是一学就会,一做就成的状态,那得到的成就和光环往往是很脆、很容易碎的。

尤其是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更需要的是,当我“学不会”、“做不到”、“干不了”、“比不过”的时候,身边可以有人当我的啦啦队,给我打气加油,同时给我一些帮助,做我的教练,帮助我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事分享了一个孩子升三年级关于“语文听写”的一个故事:

二年级暑假,老师建议提前认写三年级语文的所有生字,但是他们只复习了二年级的内容,到了三年级开学发现,老师压根就不会再像二年级那样,一笔一划教生字。

每天只在预习时让孩子把课文中的生字词勾出来,课堂上默认所有生字大家都会,所以只讲课文,讲完后第二天就直接听写。而且进度飞快,一天一篇课文,每天十几个新生字,孩子直接崩溃了……

△ 刚开始的听写,各种不会写

更惨的是,孩子上学期就在听写这件事上一直挫败,加上现在这样完全没有消化时间的进度,孩子更加抗拒,一听写,就发脾气,各种摆烂……

怎么办呢?生字不过关,语文压根就学不下去啊~这也不会报班就能解决的事情,于是同事和孩子一起想办法:先分析“为什么记不住,写不出来”,再梳理“要怎么做,才能跟上老师的听写进度”。

最后发现,孩子听写挫败,一部分原因是老师进度太快跟不上,一部分是孩子畏难情绪作怪,抵抗记忆(情绪不对,做啥都不对味),还有一部分是确实没有掌握方法。

“一个字写一页”的那种老方法,并不能让孩子快速记住一个字,只能生出更多“写字的恨”,于是他们自己发明了“快乐写字法”:

① 先观察每个字字形+字音,和孩子一起,试着给每个字编一个方便记忆的故事。(编故事记忆法)

② 用白纸和鲜艳的马克笔,把每个字写的超级大,并进行拆解记忆。(绘图记忆法,人的大脑天生对鲜艳和醒目的东西更敏感)

③ 用身体代替笔写字,比如屁股写字,鼻子写字,在后背写字,增加写字的快乐体验。(情绪没有了,问题就解决一大半了)

④ 回归到生字本, 模拟听写。

虽然这种方法刚开始很费时间,可能10来个字要用2-3个小时才能搞定,但是确实也有效果,每次听写前都积极准备,每次听写回来,都分析问题,孩子肉眼可见自己在慢慢进步。

于是信心大增,对“听写”这件事从摆烂畏难、到主动积极,到最后完全脱离家长帮助,每天自己完成:

我想说,方法总比问题多,真的是一句值得经常挂在嘴边和孩子说的话。

相比“一学就会,一做就成”,其实让孩子经历完整的“从失败—自鸡—成功”,这个路径更靠谱更持久,也更坚韧。

所以啊,一定要让孩子多一些这样的成功体验,不一定是要站在多大的舞台,多大的荣誉,就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的开始,比如:

妞妞打网球,从刚开始在球场上转圈圈,跳芭蕾,一个球也接不上,到现在可以稳稳流畅地接住球;

酒酒小时候玩乐高积木类的玩具,从拼不上拼不好,就大哭发脾气,到后面一点点慢慢积累经验,一点点尝试,到最后可以拼出完整的造型。

朋友家的孩子,从身边离不开大人,不敢一个人呆着、也不敢自己出去玩,到后来可以自己去小区门口的商店买东西;

还有那些在成长过程中,看似普普通通,甚至觉得“做到这些不是应该的吗?”、“别人都会,他也应该会”的那些事,比如:

从突然会解一道之前做不出来的题;

会读一个之前总也读不对发音的单词;

从会写一页之前怎么写也写不好看的字;

会自己独立把房间收拾干净;

主动张口去和别人沟通解决问题;

独立坐公交车/地铁,去上学上课;

get一项之前自己做不到的运动技能……

对于孩子来说,这些都是值得“被看见和鼓励”,其实只要你用心的去感受,这样的“成就感”,每个孩子都可以如数家珍。

不要总是先去挑孩子的毛病,或揪着缺点和不足不放,也不要总拿孩子和别人比,让孩子学会和自己比,只要今天的自己做到了昨天的自己没有做到的事情,那就是成就,就是高光,就值得载入孩子的《成功日记》!

当我们陪伴孩子尝试“新的体验”时,一定不要把目标订的太高,先帮孩子制定“踮起脚,努力跳一下,就能够得着的目标”,当目标没有达成时,除了安慰说“没关系”以外,还要引导孩子学会复盘,查找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制定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让孩子看到,自己的努力正在一点点变成为进步,制定的小目标正在一点点兑现。

而且,孩子对成就感的认知也会随着年龄逐渐变化,在小的时候,孩子最容易获得的成就感的地方,就是父母,所以父母要多给与孩子肯定。

再大一点,他们开始在意老师,在意学校的各种表现、荣誉、成绩,更大的时候,到了初高中,他们对于输和赢,对于成就的含金量,都会有更客观的认知。

那个时候父母和老师的鼓励、安慰、肯定可能作用已经不大,孩子会自己定义“实力”,并为实力去努力。

所以,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不论是在哪个阶段,尽可能多的让孩子去体验从失败到成功的“成事的体验”,那些看似并不大也不耀眼,甚至普普通通的小小的成就感,一点一点累积,就足以帮助孩子构建充满力量的“自我”。

一个人,那个成事的底气和方法,就是这样慢慢来的。

参考资料,向上滑动阅览

1.MBA智库:习得性无助,https://wiki.mbalib.com/zh-tw/%E4%B9%A0%E5%BE%97%E6%80%A7%E6%97%A0%E5%8A%A9

不谈心,不知道孩子在学校讨生活不易

早慧、独立、自驱力强……这些优点竟然也有“副作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