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满朝文武都高呼“迎回二圣”,为什么只杀岳飞?

二楼象女士 2024-11-13 11:58:19

岳飞的结局,是南宋历史上的悬案。很多人习惯说成“冤案”,但我个人觉得用悬案更加贴切。因为这件事充斥着各种扑朔迷离的疑点。

说到宋高宗杀岳飞的原因,千年以来的观点是岳飞坚持北伐抗金,要接回靖康之变被金军掳走的徽宗和钦宗二帝。这一举动,深深地触及伤害到宋高宗的利益。思来想去,宋高宗对岳飞痛下杀手。

详细读过宋史以后,我发现这个观点是不成立的。整个南宋朝廷,满朝文武都在高呼“迎回二圣”,都快成了南宋人的一句口头禅。比岳飞官大的,岳飞声音高的有的是,为什么他们没有遭遇毒手,只有岳飞落得凄惨的结局。

①“迎回二圣”是南宋的动员口号

被很多戏曲影视迷惑,总以为“迎回二圣”是岳飞提出来的。实际上,这句口号是宋高宗提出来的。宋高宗的原话是“同傒两宫之复,终图万世之安”。意思是说,要把二圣迎回来继续当皇帝,最终取得天下太平。宋高宗提出这句话的时间是1127年。

而史书上,岳飞说要“迎回二圣”的时间是1135年。双方差了八年。这一点可以证明宋高宗打出“迎回二圣”的旗号要早于岳飞。

“迎回二圣”与岳飞之死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迎回二圣”是南宋的军事动员口号,如果没有“迎回二圣”这一理想口号,南宋抗金的凝聚力是凝聚不起来的。

国家打仗要讲究出师有名,南宋人为什么要抗金,因为金人掳走了我们的先帝,我们要忠君爱国跟金人拼命。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满朝文武和黎明百姓凭什么为你而流血牺牲。哪怕是宋高宗内心一万个讨厌父兄,他也不得不摆出一副正义凛然的样子,去高喊“迎回二圣”。

②岳飞是宋高宗的嫡系

我说,岳飞是宋高宗的嫡系。很多人以为我在胡说八道。且看历史文献,史书记载:异时迎还太上皇帝、宁德皇后梓宫,奉邀天眷归国,使宗庙再安,万姓同欢,陛下高枕无被北顾之忧,臣之志愿毕矣。然后乞身还田里,此臣夙昔所自许者。

这是岳飞对“迎回二圣”后的人生规划,也是对宋高宗表明立场的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岳飞与宋高宗私下称呼宋徽宗和宋钦宗为“天眷”,而不是“圣”。圣是皇帝的专属,天眷的意思是太上皇。在中国历史上,儿子当皇帝,让老爹老哥去当太上皇的案例实在太多,一代明君李世民就这样干过。

岳飞也是聪明人,这句话看似是说自己的理想,迎回二帝,平定北方,皇帝您高枕无忧后,我岳飞辞官回家养老。实际上,是岳飞向宋高宗表忠心。“皇上您放心,我岳飞的态度是,二帝回来后,依然支持您当皇帝”。

这个细节说明,岳飞也是一个非常识时务的人。

③高宗的皇位没人可以夺走

即使宋钦宗回来,他也夺不走宋高宗的皇位。主要有两点原因:

一是宋高宗手段高明,不是宋钦宗那个废柴能比的。绍兴和议达成,南宋的政局稳定后,宋高宗做的第一件事是效仿先祖赵匡胤,来了一次宋朝的第二次“杯酒释兵权”,不动任何声色,让韩世忠和张俊交出兵权,带着金银财宝回家养老。这绝不是一般人能干的。

二是宋钦宗没有支持者。宋高宗当皇帝,是秦桧、张浚、吴玠兄弟、韩世忠、刘光世、岳飞这帮人拥立的。而这帮人是南宋初期天下最核心、最强大的一股力量,放着跟自己感情深厚的宋高宗不当皇帝,凭什么去支持跟自己关系疏远的宋钦宗。这一点,君臣有着高度的共识。

④矛盾炸裂

岳飞的年纪大宋高宗四岁,两个人一开始感情相当不错,宋高宗非常依仗岳飞,毕竟是同龄人。岳飞也很明白宋高宗的这份偏爱,他曾感谢宋高宗说,陛下录臣微劳,擢自布衣,未曾十年,官至太尉。(皇上您可怜我有点功劳,不到十年,把我从一个布衣,提拔到太尉的位置)

此时的君臣二人,一个完全信任,一个拼死卖命。这段感情的转折点,是在绍兴七年“岳飞庐山守灵”的问题上。

绍兴七年,刘光世主动申请退居二线。宋高宗感觉岳飞是刘光世淮西军的最佳接班人,于是召开朝议商议这件事。秦桧和张浚坚决反对,理由是皇上您“赶走”刘光世不就是想收回兵权吗,再培养岳飞的话,等于第二个刘光世,到时候还得来第三次杯酒释兵权。

岳飞得知后,一气之下,不辞而别去庐山给母亲守灵。堂堂长江中游的扛把子,手里握着10万精锐,因为这件事生气撂挑子走人,都不跟皇上打个招呼,或者留个请假条,这算哪门子事。

本来,宋高宗还想跟秦桧个张浚据理力争一下,给岳飞争取淮西军头领的职位。看到岳飞的这番表现,可把宋高宗吓得不轻。我是提议让你做淮西军首领,是那两位不同意,你这一生气,一声不吭离开皇帝回家守孝。

不辞而别的“愚蠢”行为,在宋高宗眼里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宋高宗心想,哪天我要是不小心戳中你的逆鳞,你会不会打我呀。我这个当皇帝的,以后能不能使唤动你。

实际上,这完全是因为岳飞性格缺陷引起的误会。岳飞觉着,朝廷有人担心我“尾大不掉,日后成患”,干脆我孑然一身辞官回家,自己一手带出的十万岳家军,我也不要了。这下,总能把众人的口舌堵住了吧。

大错特错!岳飞不具备政治家的心机,他用一个低端的思维,去揣摩朝堂那帮人精的心理,而且用一个极其拙劣的不辞而别表明忠心。在皇帝和朝廷眼里,这种人比造反者和侵略者更可怕。绝对不可以重用,更不可能留他太久。

在专制社会里,作为臣民,一旦与最高的那位产生嫌隙,最好的办法是唯唯诺诺赶紧离开。这种社会体制下,产生的这种嫌隙是永远不可能弥补的,只会越来越大。因为只要嫌隙产生,无论你说什么,最高的那位都会往坏的方向想。后来,岳飞提议增兵、立储等事项时,宋高宗都内心不痛快。

杀岳飞的原因并不复杂,都是人性和社会体制作怪,且共同作用的结果,跟“迎回二圣”没有半毛钱关系。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