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时期,在这个新旧观念相互碰撞,东西方思想互相杂糅的时代,诞生了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社会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旧思想更迭之时,很多女性纷纷走上历史舞台。除了一些名震八方的女杰之外,还有很多以思想和文学为契机,最终成为一代才女的知识女性。
萧红就是其中最为耀眼的文学女性之一,她出生在一个条件十分优渥的家庭,8岁时母亲姜玉兰不幸感染霍乱去世,父亲续娶梁亚兰为妻。
萧红和继母的关系十分疏离,这也导致她的童年十分不幸。幸好祖父张维祯对她呵护有加,并没有因为她是女孩而弃之不顾。
在萧红的成长经历中,祖父对其人生的影响非常大。所以,从萧红的字里行间中,完全可以感受到,她和祖父之间的深厚感情。
自幼丧失母爱的萧红,内心既孤独又敏感,就像一棵随风飘摇的小草,骨子里缺乏安全感,似乎对所有人都缺少信任感。
正是因为这种复杂的性格,才会让她在文学方面比普通人更具敏感性。同时,也让她的感情生活也变得扑朔迷离。
那么,萧红的人生有哪些传奇故事呢?这个出生在东北边陲小城的女作家,有哪些不为外界所知的感情经历呢?
不幸的童年萧红的故乡在黑龙江省呼兰县,即今哈尔滨市呼兰区。她出生在城内龙王庙路南的张家大院,在当地算得上是门庭显赫。
萧红的母亲姜玉兰是远近闻名的大美人,父亲张廷举在当地也是身价不菲的土财主。生活在这样一个殷实富足的家庭中,本应该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萧红的长相酷似母亲,即便无法和美艳动人的女明星相比,但站在人群中也绝对是鹤立鸡群。
她还有一个备受父亲宠爱的弟弟,这也让幼年时期的萧红,心中多少出现了一些落差。
幸好萧红还有一个宠爱她的母亲,以及视她为掌上明珠的祖父。让她的成长经历不至于太单调,只可惜天不遂人愿,母亲在她8岁那年因病去世了。
至此,这个世上最爱她的人,与她天人永隔了。即便祖父并没有重男轻女的想法,而且给予了萧红足够的温暖,但总归无法和母亲相提并论。
自幼缺乏母爱的萧红,在母亲撒手人寰之后,原本以为父亲会有所转变,只可惜他非但没有改变重男轻女的思想,反而还给她们姐弟娶了一个后妈。
民间流传一句话:“有后妈就有后爸”,说的是亲生母亲去世之后,父亲如果找了一个心肠狠毒的后妈,那么他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疏忽对孩子的照料。
萧红自幼在一个缺爱的家庭中长大,尤其是父亲对她爱搭不理的态度,也让她的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
女孩子如果从小就缺乏安全感,再加上父爱缺失造成的负面影响,长大之后极易出现依赖心理,在感情方面也会遇到很多挫折。
不幸的童年经历就像魔咒一样,伴随了萧红短暂的31年人生。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她对待感情的态度,对于婚恋生活的影响,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早在萧红5岁那年,祖父张维祯将她的本名张秀环,改为“张廼莹”一说是张迺莹。通过这个举动,足见了张维祯对这个小孙女的喜爱之情。
外出求学,崭露头角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能让女孩子读书的家庭,往往都比较开明。
萧红家境殷实,自然不用为学费发愁。为此在她9岁那年,十分顺利的进入了龙王庙小学,分在女生班读初小。
对于萧红而言,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在读书期间,她十分贪婪地吮吸着知识中的养分,期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4年后,13岁的萧红入读北关初高两级小学校,在女生部读高小期间,接触到了更多的新思想,这对于她的思想转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后来,转入呼兰县第一女子初高两级小学校读书,期间已经崭露出了在文学方面的天赋。
尤其是在东省特别区区立第一女子中学就读时,更加明确了对文学和绘画的兴趣。
期间,萧红曾多次在校刊发表抒情诗,那时的笔名还叫“悄吟”。但当时没有人会知道,这个充满才情的女学生,将来有一天会成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
1929年,已经长成少女的萧红,在得知祖父去世的消息后,整个人都陷入了崩溃状态。因为在母亲去世之后,祖父成为了她和家庭之间唯一的纽带。
如今,她彻底失去了这条纽带,随之对家庭也失去了眷恋。这也导致她初中毕业之后,不顾家人强烈反对执意北上读高中的原因。
倔强的萧红并没有听从父亲的劝导,她在放弃家庭的同时,也被家庭抛弃了。父亲决定不再为她提供生活支持,这也使得萧红的求学生活,陷入了极其窘困的地步。
无奈之下,萧红只能在寒假时返回故乡,在家中被禁足了两个月后,才再度回到学校读书。父亲的想法是让她趁早嫁人,这一年萧红已经20岁了。
此前,家中已为她找好了婆家,未婚夫的名字叫汪恩甲,也是萧红的第一任丈夫。他曾是一名小学教师,后来考入了政法大学。
曲折离奇的感情生活确切的说汪恩甲是萧红的第一个男人,二人曾于1931年11月,在道外东兴顺旅馆同居过一段时间。
期间,萧红未婚先孕,二人的生活十分拮据,为此也爆发了比较激烈的矛盾。正所谓贫贱夫妻百事哀,这似乎是一条铁律。
他们在旅馆同居了大约7个月左右,后因没钱交房租导致矛盾越演越烈。最终,汪恩甲居然玩了一出不辞而别,将萧红一个人抛弃在了旅馆内。
关于萧红和汪恩甲之间的情感经历,实则就是在错误的时间结识了错误的人。汪恩甲之所以抛弃萧红,除了个人矛盾和经济贫困之外,还有十分重要的家庭因素。
当年,二人其实早有婚约,但萧红为了求学逃婚了,这也让汪家在当地颜面尽失。为此,汪恩甲的父母极力反对这桩婚事。
尽管汪恩甲表面上答应了父母离开萧红,可他仍然远赴北平去追寻萧红,后来二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在情到浓时同居了。
但萧红的第一段感情经历,却以汪恩甲的失踪而告终。萧红怀孕之后,两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汪恩甲以回家取钱为由一去不返。
当然,汪恩甲本身也不是一个正人君子,他有很多让萧红难以忍受的噩耗。
比如,他经常吸食“福寿膏”,而且生活方式也极其浪荡不堪,继而导致萧红心灰意冷,最终促使矛盾升级。
说白了,对于年轻的萧红而言,第一段所谓的婚姻实则就是一场劫难。
随后,汪恩甲的哥哥汪大澄,代他解除了和萧红的婚约,身怀六甲的萧红在无奈之下,只能去法院状告汪大澄。
汪恩甲为了维护汪大澄的声誉,最终违心的承认是自己同意解除婚约,导致萧红输掉了官司,二人之间除了孩子之外再无瓜葛。
身无分文又身怀六甲的萧红,为了生活只能拿起笔给《国际协报》,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求助信。
殊不知正是因为这封看似不起眼的求助信,将她拖入了一段戏剧性的情感经历。彼时,萧军正是该报社的记者,受报社派遣前去探望萧红。
二人相识之后,萧军对萧红由起初的同情,逐渐演变成了对她的爱慕。两个人之所以能迅速确立关系,实则是萧军托人帮萧红结清了旅店的欠款。
在这段感情中,萧军多少有一点乘人之危的嫌疑。后来在萧军的鼓励下,萧红重拾信心参加了《国际协报》的征文活动,至此开启了文学创作之旅。
可以说萧军的出现,让萧红的生活出现了重大转机,是他激发了萧红的创作热情。后来,萧红还得到了鲁迅的关怀和扶持,逐渐成为了二三十年代文坛上,十分活跃的女作家之一。
萧军是萧红生命中的第二个男人,但他却并不是萧红的真命天子。婚后,萧军曾和多个女性有十分亲密的关系,这也让他们的婚姻亮起了红灯,最终只能分道扬镳。
萧红的最后一次婚姻,结婚对象是比她小一岁的端木蕻良,彼时她已经37岁了。戏剧性的是萧红嫁给端木蕻良时,肚子里还怀着萧军的孩子。
萧军和端木蕻良都是东北辽宁人,可见萧红的择偶目标十分明确,那就是非老乡不嫁。后来,她和丈夫一起去了香港,这才有了名噪一时的《呼兰河传》等作品的问世。
第三段婚姻对萧红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1942年,红极一时的女作家萧红,在年仅31岁的花季因病去世了。
结语纵观萧红的一生,不难发现她是一个极度缺爱和安全感的人。在她充满曲折的人生旅途中,情感生活方面的极度不自信,也成为了导致人生悲剧的必然因素。
不过从积极角度来看,萧红的三段婚姻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她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