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原《经藏智慧100讲》 作者:樵夫
头条百度独家版权,谢绝授权任何机构作盈利性商业用途,如有受 益 可收藏、转发、分享。
道不远人,而人自远道。
不悟者,着相妄求,不尽分别,远在天边;
悟之者,返观内照,了了分明,如在眼前。
故庄子于《德充符》中有云:
申途嘉曰:
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不可奈何!
若能静下心来,尽人事听天命,顺其自然,即是涵养其德,德全自合也。
所以者何?
莫急,且听樵夫如下一一细细道来:
图片来自网络
道在心道在何处?
道祖有言:
视之而弗见,命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命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命之曰夷。
三者不可至计,故混而为一。
就是说,道是一个无形无相的混沌体,它无处不在,又无能无所……
草木载之,云雨含之,风火应之,雷电警之,其大而无外,小而无内,觅之了不可得,唯有心能感通。
心中有道,则与道相感;心中无道,则与道相背。
道炁常存,则神明觉照;道炁驰散,则昏昧迷茫。
所以,修道就是修心!
那心如何修呢?
道祖又言:
人若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修心之秘要,只有“常清静”三字而已。
可就是这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却难倒尘缘俗世中亿万众生……
因为人心复杂,有七十二变,最难清静如常如一,所以纵使认识到了修心,依然还只是悟道的开始,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哟……
图片来自网络
悟在行悟后起修,谓之行。
就好比知道了目的地在哪,存在十万八千里的距离,但你没有迈开双脚开始行动,又怎么能够到达呢?
修行的路,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没有任何工具可乘,唯有一步一个脚印,一点一滴地去用功,功在日常……
日常办道,全是笨功夫,容不得半丝机心,失之毫厘,则谬以千里去了……
就是说,修行修行,就是老老实实的去心行,心要纯杂无染,数十年如一日的去用功,如此方能锁住心猿捞栓意马,制心一处,则无事不办矣!
故《信心铭》有云: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无论去做任何事情,只要不杂用心,真诚实意的去做,都是用功办道的修行,都能达到目的地。
怕就怕在分别思量,左挑右选,三心二意,如此这般,纵使付出再大的艰苦和辛劳,都是无济于事的……
这就好比打井,你只有朝着有水的地方矢志不渝的去用力,方能找到其内在的源泉智慧,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bang子的去四处捞摸,这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故荀子《修身》有云: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只有在跋山涉水中,经历了种种曲折离奇的经历,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艰难,方能亲履本地风光,具足悟道的机缘和历练。
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图片来自网络
合在德功行圆满,谓之德。
那何为功行呢?
仙家有云:
三千行满,八百功完。
就是说在修行的过程当中,要日复一日的去积有足够的功德,去洗尽自己内在的浮华剔除自己内在的滓质,具足至善无恶的光明,去造福苍生。
只有让大多数的人都觉受到真实的受益了,方才功行圆满,具足合道的资粮和福德呀!
这样的功德,只能是自己去做,他人谁也无法代劳。
至于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做,取决于个人所在的生存环境……
合道则是积功:
菩萨低眉,慈悲六道,是在积功……
金刚怒目,棒喝三途,也是在积功……
背道则是败德:
以善为名,强行介入他人因果,是在败德……
以道为义,无端约束他人喜舍,是在败德……
修行功德,只在内求,不在外求,内求本具,外求迷失……
故禅宗六祖有云:
见性是功,平等是德。
能以清净之性内照自己,能以平等之心去对待他人,就是无上功德!
图片来自网络
如何悟道?
道在心,悟在行,合在德。
以德为容,以德为载,以德为涵。无德不载道,德不足则道不成,德全自合。
您又怎么看呢?
我有一支笔,带您品经纶;
百卷轻灵过,三教笔尖寻。
——关注樵夫,带您遨游不一样的国学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