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提醒“以色列是联合国决议建立的”,内塔尼亚胡强硬否认!

经略随心世界 2024-10-17 11:25:17

以色列国防军以打击黎巴嫩真主党为名,对黎巴嫩南部发动了猛烈的军事行动,联黎部队多名维和人员在冲突中受伤。消息传回巴黎,顿时激起千层浪,法国震怒。

马克龙总统更是罕见地对以色列发出强硬警告,要求其立即停止军事行动,并强调联合国在维护黎巴嫩主权和领土完整方面的关键作用。

然而,面对法国的指责,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却毫不示弱,直接搬出了以色列立国之战的历史,声称以色列的诞生是无数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而不是依靠联合国的一纸决议。言下之意,以色列的行为不需要联合国指手画脚,更不会屈服于任何外部压力。

一个是曾经的“日不落帝国”,殖民地遍布全球,在国际事务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个是二战后在战火中浴血重生的新兴国家,长期面临着生存和安全的巨大压力。

两种截然不同的历史遭遇,塑造了法国和以色列在黎巴嫩问题上截然不同的立场。

马克龙之所以对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反应如此强烈,一方面固然是出于对本国维和士兵安全的担忧,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恐怕还是法国在黎巴嫩问题上的历史包袱和现实利益。

黎巴嫩曾是法国的“委任托管地”,两国关系非同一般,法国在黎巴嫩拥有重要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而以色列在黎巴嫩南部的军事行动,无疑会对黎巴嫩的稳定构成威胁,这显然是法国不愿看到的。

更何况,马克龙政府一直试图在中东地区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试图在巴以问题上发挥调停作用,并与阿拉伯国家加强关系。而以色列此次的军事行动,无疑会损害法国在阿拉伯世界中的形象,也会让马克龙政府在中东地区的斡旋努力付诸东流。

而内塔尼亚胡之所以对法国的警告置若罔闻,一方面是因为以色列国内的政治氛围,长期以来,以色列右翼势力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他们对阿拉伯国家抱有强烈的敌意,主张对巴勒斯坦采取强硬立场,内塔尼亚胡政府为了迎合国内的民粹情绪,自然也要表现出强硬姿态。

另一方面,以色列在军事上对周边阿拉伯国家拥有绝对优势,这也使得以色列在处理地区冲突时更加有恃无恐。

更何况,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之间的恩怨由来已久,双方积怨颇深,在以色列看来,真主党是一个受伊朗支持的恐怖组织,对以色列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以色列必须采取一切必要手段来打击真主党,即使这会引发国际社会的谴责。

法国和以色列在黎巴嫩问题上的角力,不仅仅是两个国家之间的外交争端,更是两种不同历史观和世界观的碰撞。法国代表着欧洲传统的“均势政治”思维,主张通过对话和妥协来解决国际争端,而以色列则信奉“丛林法则”,认为只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才能保障自身安全。

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注定了双方在黎巴嫩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

马克龙搬出联合国决议说事,内塔尼亚胡搬出以色列立国之战的历史说事,双方看似各执一词,实则都暗藏玄机。

1947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第181号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分别建立一个阿拉伯国和一个犹太国,这一决议虽然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却成为阿拉伯世界心中永远的痛。

对于以色列来说,这是他们争取民族独立和生存空间的重大胜利,是国际社会对犹太民族苦难历史的补偿;但对于巴勒斯坦人来说,这却是他们流离失所、家园被占的开始,是西方列强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不公正待遇。

七十多年过去了,巴以冲突依然是中东地区最敏感、最棘手的难题,也成为横亘在法国和以色列之间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法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直主张通过政治途径解决巴以问题,支持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并对巴勒斯坦人民提供人道主义援助,这无疑会引起以色列的强烈不满。

而以色列则始终将巴勒斯坦问题视为自身的“核心利益”,拒绝做出任何实质性让步,并不断扩大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的定居点建设,这又进一步激化了巴以之间的矛盾,也让国际社会对以色列的批评声浪越来越高。

此次黎巴嫩冲突,再次将巴以问题推到了聚光灯下。黎巴嫩真主党与伊朗关系密切,一直被以色列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以色列曾多次对黎巴嫩发动军事打击,目标直指真主党武装。

而法国则将黎巴嫩视为自己在中东地区的传统势力范围,对以色列在黎巴嫩的军事行动十分敏感,担心以色列的军事行动会破坏黎巴嫩的稳定,也会损害法国在黎巴嫩的利益。

因此,法国和以色列在黎巴嫩问题上的分歧,实际上是巴以问题在另一个层面的延伸,也是两种不同价值观和地缘政治战略的博弈。法国试图在中东地区扮演更加平衡的角色,既要维护与以色列的传统关系,又要加强与阿拉伯国家的合作,以维护自身在该地区的利益。

而以色列则将自身安全置于首位,不惜一切代价打击一切被其视为威胁的力量,即使这会损害其国际形象,也会招致国际社会的谴责。

当然,除了历史恩怨和地缘政治因素外,法国和以色列在黎巴嫩问题上的交锋,也掺杂着各自的国内政治算计。马克龙正面临着国内极右翼势力的崛起,他们对移民问题和伊斯兰文化持敌视态度,马克龙政府需要在外交政策上展现出更加强硬的姿态,以争取选民的支持,而对以色列的强硬立场,无疑会赢得国内一部分选民的认可。

内塔尼亚胡则面临着国内更加复杂的政治环境,他领导的联合政府由多个党派组成,其中不乏极端民族主义政党,内塔尼亚胡需要在外交政策上展现出强硬姿态,才能维护联合政府的稳定,巩固自身的执政地位。

因此,法国和以色列在黎巴嫩问题上的争斗,既有历史的积怨,也有现实的考量,更有国内政治的博弈,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知何时才能落下帷幕,而黎巴嫩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何时才能迎来真正的和平,或许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