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巴拉圭亚松森传来喜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经过评审,决定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据了解,此次春节申遗成功,使得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的项目总数达到了44项,稳居世界第一。
春节,作为中国人最为重视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社会功能。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全国各地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包括贴春联、放鞭炮、舞龙舞狮、吃年夜饭、拜年等丰富多彩的习俗。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中国人对家庭、亲情和和谐的重视,也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向上、勤劳勇敢的精神风貌。
在申遗过程中,中国代表团通过播放春节宣传视频、赠送红包等方式,向与会代表展示了春节的独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蕴。评审现场的中国元素和节日氛围,让与会代表深刻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春节的浓厚氛围。
除春节外,中国还有许多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备受瞩目。昆曲、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蒙古族长调民歌、中国篆刻、雕版印刷技艺、中国书法、中国剪纸、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南京云锦织造技艺、端午节、中国朝鲜族农乐舞、妈祖信俗等,都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
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近年来,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宣传教育、推动非遗产业发展等措施,中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国务院已公布了五批1557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文化和旅游部认定了五批3062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并设立了2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