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收割计划遇三大意外,两个错误?割不动中国,下一步是什么?

渺远的云娱乐说 2024-08-27 01:04:45

美国,一个曾经在国际上呼风唤雨的超级大国,在经济上更是占据“主导”地位。

但国际局势风云突变,历史的车轮逐步向前,各国崛起速度之快,这让美国感受到了威胁。

美国将各国当做自己的“猎物”,以各种手段打算“收割”全球经济。

可这一次,美国失望了。两个错误加上三个意外,这轮“收割”最终一无所获。

在美国的施压下,中国是如何应对的?美国都犯下了什么错误?三大意外又是什么?

美国收割计划

在这个风云变幻的国际舞台上,美国正上演着一场惊心动魄的金融收割大戏。这场戏的剧本看似复杂,实则简单:挑起地缘冲突、逼迫全球加息、搅乱他国货币汇率。

美国深谙"浑水摸鱼"之道。近年来,从中东到东欧,从南海到台海,几乎每一处地缘热点都能看到美国的身影。2022年2月爆发的俄乌冲突就是一个典型案例。美国不仅在冲突爆发前频频"预警",还在冲突持续期间源源不断地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

这种做法的目的很明确:制造全球恐慌情绪,迫使资本逃离风险地区,最终流向被视为"避风港"的美国。

从2022年3月开始,美联储启动了近40年来最激进的加息周期。短短一年多时间,美国基准利率从接近零飙升至5.25%-5.5%的水平。这种疯狂加息的背后,隐藏着美国的野心:通过高利率吸引全球资本,维持美元霸权。

美国的如意算盘是,其他国家为了防止资本外流,不得不跟随加息。但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过快加息不仅会抑制经济增长,还可能引发金融危机。2023年3月,美国硅谷银行的倒闭就是一个警示。

美国的终极目标是通过搅乱他国货币汇率,实现低价收购海外资产。特别是对中国,美国更是处心积虑。从散布中国经济崩溃论,到频繁挑衅中国股市,美国无所不用其极,就是想让人民币贬值。

美国的目的能够达成吗?中国是如何应对美国的“收割计划”的?

中国的应对

面对美国的金融收割计划,中国并未慌乱,而是沉着应对,展现出大国风范。通过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稳定的国内市场和完整的产业链,以及坚持自主发展的战略,中国正在有条不紊地应对全球金融风暴。

在美联储激进加息的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选择了坚守稳健的货币政策路径。2022年,尽管美国持续上调利率,中国并未盲目效仿,而是基于国内经济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自身的政策方向。

2022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意外下调了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5个基点至3.65%,这一举措旨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2023年,中国继续保持政策定力,在6月和8月两次下调LPR,为经济复苏提供支持。这种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不仅避免了跟随美国加息可能带来的经济增长放缓,还为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其次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巨大的内需市场,这成为抵御外部冲击的"压舱石"。即使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中国依然能够依靠内需市场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以制造业为例,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这种完整的产业链不仅保证了供应链的稳定,还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基础。

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消费市场展现出强劲动力,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3.2%,凸显消费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反映经济结构优化与民众购买力提升,预示未来发展潜力。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坚持走自己的路,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中国正在加快突破。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中国有信心、有能力在全球金融格局的大变革中赢得主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自负与误判

美国长期以来一直将自己视为世界经济的中心和主导者。这种自信源于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全球化的金融体系和美元的国际地位。可这种自信正逐渐演变为自负。

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虽然复苏,但增长动力明显不足。2022年,美国GDP增长仅为2.1%,远低于疫情前的水平。与此同时,美国国债规模持续攀升,截至2023年9月已突破33万亿美元,占GDP的比重超过120%。

尽管如此,美国仍然认为可以通过加息等手段维持其金融霸权。但美国似乎忘记了,在全球经济高度关联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的政策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美国的第二个错误是低估了其他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的经济韧性。以中国为例,尽管面临疫情冲击和外部压力,中国经济仍然展现出强大的韧性。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2%,远高于美国同期的增速。

事实上,新兴经济体正在逐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推动去美元化进程。2023年8月,金砖国家宣布扩员,进一步增强了新兴经济体的话语权。

这两大错误正在削弱美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影响力。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美国维持金融霸权的难度将越来越大。

三大意外

在美国加息的背景下,原本预期欧洲资本会大量流向美国。但出乎意料的是,相当一部分欧洲资本选择了流向中国。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798.8亿元人民币,虽然同比下降8.4%,但欧盟对华投资逆势增长14.1%。

面对西方制裁,俄罗斯不得不加速去美元化进程,这一举动的影响远超预期。俄罗斯不仅大幅减持美元资产,还积极推动卢布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

俄罗斯的这一举动引发连锁反应,促使更多国家重新考虑其外汇储备结构,加速了全球去美元化的进程。

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国家普遍预期通过严厉制裁能够迅速结束战争。但冲突却意外地陷入持久僵持状态。这场冲突不仅对欧洲经济造成严重影响,还加剧了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局势。

欧洲能源危机、全球粮食供应链中断等问题接踵而至。欧元区2023年第二季度GDP环比仅增长0.1%,通胀率居高不下。这场冲突也推动了全球经济格局的重塑,加速了"去全球化"趋势。

这三大意外事件彰显了全球经济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它们正在重塑国际金融秩序,挑战美国的金融霸权。

结语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不仅体现在外交政策上,更反映在经济发展战略中。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等,都旨在通过互利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不仅为自身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也为世界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这条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面对某些国家的遏制和打压,中国需要保持战略定力,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增强自身实力。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新时代,唯有坚持合作共赢,才能实现世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信息来源:

光明网2023年3月13日——一夜破产!美国硅谷银行怎么了?

海外网2024年8月13日——港媒:“去美元化”大趋势不可逆转

人民日报2024年8月19日——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 货币政策有力支持经济回升向好

0 阅读: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