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跃进教授:中国衰落是从晚清开始的?错!顺治禁海焚船葬送国运

伩蕊历史加油站 2024-10-29 05:00:33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临川

编辑|t

引言

1655年,顺治皇帝挥手一挥,全国片帆不许入海!

清廷海禁政策出炉,全国沿海居民生活被彻底改写!为了防备明朝残部,皇帝下令烧船禁海,这一招让中国的商路从此闭塞。

可谁能想到,正是这道禁海令,为中国数百年后的“挨打”局面埋下了隐患?

国门一关,船板一烧——顺治禁海的奇招?

1655年,顺治帝下了一道让后人听了都头疼的命令:全面禁海。这一禁海政策直接堵死了中国的海上通道,切断了贸易的“生命线”。

如果这道禁令是为了防范“敌国势力”,那么问题在于——真的值得吗?清朝为啥要禁海呢?因为当时在台湾海域的明郑势力,确实让清朝头疼不已。

郑成功等人不断通过海上补给反清,而沿海百姓则和这些“海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清朝一想,那干脆把海路一关,什么“物资支持”统统封死,最简单直接。

于是,禁海令下达后,清廷直接动手:烧船。没错,烧!当年清朝在各地沿海强制焚毁民船,船板都成了“木柴”。对于老百姓而言,这就像是让渔民扛起锄头,放弃吃饭的工具,整个沿海经济一落千丈。

再加上迁界政策,把沿海居民赶到内陆几十里之外,彻底封死了海上活动的可能性。这一场景让人不禁想起,当时的一艘艘木船被火焰吞没,渔民眼睁睁看着自己赖以生存的工具变成灰烬,心里那个寒凉就甭提了。

然而,这场“禁海行动”不仅烧掉了沿海百姓的生计,更烧掉了明朝时期积累起来的繁荣的海上贸易体系。我们知道,中国在明朝时期可是个“航海大国”,郑和下西洋的壮举至今被传为佳话,江浙一带的海贸让当时的国库收益大大增加。

可到了清朝这一烧,等于把海上“致富之路”给断了。若当时的顺治帝看到未来世界的地图,不知他是否会捶胸顿足:原来这海洋的价值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封海禁海的代价竟然这么大。

当时的清廷或许觉得可以用“暂时的牺牲”换取“永久的安稳”,但历史证明,这样的禁海不仅没能带来安稳,反而让中国丧失了利用海洋进行发展的机会。

倘若当时没有禁海,中国或许会在世界的海洋竞争中保留一席之地,进而形成自己的贸易和航运体系。可惜的是,这一切都成了历史假设,国运之路在顺治年间就此转向闭塞,而这道禁海令也成为中国在近代落后西方的关键一步。

开一口又关一口——康乾年间的反复政策

康熙年间,禁海政策在康熙皇帝收复台湾后有所松动,海上贸易稍微恢复了一些。然而到了乾隆年间,海上又开始收紧,实行“一口通商”政策,把贸易权力集中到广州一地。

可以说,康乾盛世时期的海贸政策有点像“猫捉老鼠”,时开时闭,最后一关,把整个海贸活力都耗光了。

康熙皇帝平定台湾后,本可以彻底恢复海贸,借机大展拳脚。然而,他在开放的程度上还是显得有些谨慎,仅仅允许部分沿海地区从事有限的海上贸易。

这种政策实际上是“一半封闭一半开放”,既想要收一点儿外贸利益,又担心“过度开放”会引来麻烦。康熙对外来文化的兴趣确实不少,西洋钟表、天文仪器、地图都爱不释手,但他依然不打算全面开放国门。这种谨慎和担忧让中国逐渐失去更多与世界交流的机会。

到了乾隆时期,朝廷再一次收紧海上政策,实行“一口通商”制,把所有对外贸易的渠道都压缩到广州。就像是一个商场,原本每个楼层都有商铺开门营业,可乾隆皇帝突然决定只开一个小角落,只在广州放一个“摊位”。

外国商船无论来自哪里,都只能乖乖到广州来交易。许多商人感到不满,可乾隆皇帝一意孤行,认为这种控制可以保证“国运昌盛”。这种“一口通商”就像个闷罐子,彻底把中国封在了自己的“小天地”里,渐渐脱离了全球化的步伐。

这种收紧的海贸政策把中国的商贸活力消耗殆尽。乾隆时期的繁荣其实是表面上的,实质上已经在走下坡路。贸易往来越来越少,国库收入也逐渐减少,海贸带来的经济增长被打压得几乎无影无踪。

这一“开一口关一口”的做法直接让中国在经济和科技上止步不前,闭门造车的后果逐渐显现。

禁海禁到落后,船板变“棺材板”?

清朝的禁海政策,对中国的海上发展造成了毁灭性影响。顺治的禁海令就像一块石头,把中国的海贸活力砸得粉碎,而康乾时期的“半开半关”政策则彻底让中国与世界脱轨。

后来各国工业革命兴起,远洋航行、国际贸易、蒸汽轮船渐次登场,而中国却在闭门造车。等到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大门时,清朝的“棺材板”还被死死盖着,成了真正的“亡国之船”。

闭关锁国的结果,是让中国逐渐丧失对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敏感度。与此同时,英国等西方国家却已经展开了工业革命。清朝一边在政策上自我封闭,另一边却没有强大的工业体系支撑,等到外国势力强势崛起,清朝完全没有反应空间。

晚清时期,外国的蒸汽船到达中国港口时,清朝的守城士兵还在用冷兵器抵抗。这种时代差距就像是“大象对蚂蚁”的对决,结果可想而知。

艾跃进教授认为,正是从清朝顺治禁海开始,中国一步步走向闭塞。明朝积累的航海能力、经济活力被顺治时期的一把大火烧了个干净。

那些被烧毁的船只,变成了国家发展的“棺材板”,埋葬了中国在全球竞争中的前进步伐。假如清朝能在顺治年间保留一部分海贸,借助海上资源发展经济,也许中国会在面对列强侵略时具备更强的抗衡力。可惜的是,历史不容假设,中国的命运从那一刻起被彻底改写。

禁海禁到最后,中国从海上强国变成“井底之蛙”,越封闭越落后,越落后越封闭,陷入恶性循环。明朝积累的财富和航海优势被一刀切断,中国从“开放包容”到“闭关锁国”的转变,彻底葬送了未来几百年的发展机会。

历史不容假设,禁海政策的代价却真真切切地摆在了面前。顺治年间的“葬送国运”让后来的清朝一步步走向封闭和保守,等到晚清的衰败,中国不得不面对被动挨打的命运。

参考资料

清朝海禁_百科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