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鱼叔被一篇文章刷屏了。
它迅速登上热搜引发大面积讨论,而后又很快「消失」:
《一个外地女孩,死在了我出租的公寓》。
文章之所以爆火,一是内容相当离奇。作者以房东视角,讲述了一个33岁的女租客死在出租屋里的故事。「她极大可能是把自己饿死在房间内的」这么大个人,怎么可能饿死。原来,女孩的经历不是一般的悲剧。她来自宁夏重度贫困区的一个多子家庭,家中重男轻女,可她仍凭借个人努力考上北京一所211大学。毕业后执着考公,多次笔试第一,但又回回败在面试,十年内屡试不第,全靠家中接济。实在撑不住了,只好去西安租房找工作,但没等成功就业,家中早已接济无能。一次生活费波折后,女孩拉黑了所有家人。经济来源彻底断掉后,女孩无力生活,一度二十多天未出家门,最终被发现死在出租屋内。看得出来,文章涵盖了诸多社会热点议题。比如考公、就业、重男轻女、独居、贫困等,要素实在齐全,爆火可以理解。但不久之后,事态突然反转。因发酵太快,各种质疑声随之而来,文章很快被删除。相关平台发出声明,称文中事件真实,但不久后也遭禁言。网友和媒体追问下,文中的各种细节越扒越可疑。案子似乎是有这么个案子,但事儿却好像不是这样的事儿。到最后,整个事件都真假成谜,至今没有定论。相似的「爆款」真假事件如今并不少见。但鱼叔更在意的,是这个疑点满满的故事,竟然引发不少人对年轻人「孤独死」的真实共情与恐惧。即便故事是假的,其中的人物命运好像也离自己并不遥远。这种恐慌从何而来。鱼叔想借一部电影聊聊看——《独自生活的人们》혼자 사는 사람들首先要明确「孤独死」的概念。曾经有日本学者为「孤独死」下了一个包含四个标准的严格定义:1.独自死在自家2.死亡过程无人目击3.不是自杀4.不可预测的死亡但随着社会变化,这个概念也在更新。现在的「孤独死」更多是指:「在自杀或死因不明等异常死亡事件中,于自己住处死亡的独居者」以前说起这个词,我们更多联想到的是行动不便、儿女又不在旁的年迈老人。纪录片《老年公寓清洁队》里,便涉及不少这样的老年人案例。但不知何时,「孤独死」群体变得越来越年轻化。上个月,有新闻爆出日本孤独死的年轻人数量激增。东亚三国之一的韩国,情况也不乐观。电影《独自生活的人们》里就有一个孤独死的年轻人。女主所在的单身公寓,邻居是一个男人,平时经常在门口抽烟。偶尔也会找人搭话,说些平常话题。总之普普通通,不惹注意。某天,公寓不知何处传来一声巨响。没多久后,又莫名开始出现腐臭的味道。其他住户打电话到管理处,才发现那个男人早已消失。人已经死去一个星期,尸体开始腐烂。追查死因,竟是被住处的一堆情色杂志倒塌压死的。简直是讽刺拉满的城市奇谈。但一细想,又悲哀起来。他当时是否可以求救,消失一周竟然无人寻找。家人朋友不见踪影,房东回来也只担心损失。一切还真像开头那篇文章里说的那样,离奇而又凉薄。连后续的媒体报道和舆论发酵竟然也如出一辙。
在猎奇又骇人的标题下,是对死者过往悲惨人生轨迹的罗列。
评论中不乏对如今年轻人的脆弱与困境,以及窒息大环境的感慨。
「孤独者被色情压死」
而没过多久,这个消息就像死者的人生一样再次被遗忘。
房子简单重装,低廉的租金就又吸引来新的租客。
毕竟整座城市,从来不乏充当燃料的年轻血液。
「孤独死」现象的低龄化趋势,让人惊觉当下年轻人的生存状态。
就像有不少人因热搜故事,联想到自己相似的生活处境。
电影里,邻居男人的死也让女主贞雅(孔升妍 饰)心有余悸。
她躺在出租屋床上失神,像是突然意识到自己离相似的结局这么近。
而她的生活似乎也早已是孤独死的前奏。
像是,工作环境封闭。
作为客服,贞雅与同事间疲于交流,跟客户更是只能服务。
工作内容流水化,回应机械化。
面无表情,日复一日。
生活里,也全是独处。一个人吃饭、坐车、睡觉,不谈恋爱也不聚会活动。太安静了就戴上耳机,看吃播追综艺。回到出租屋就打开电视,声音可以响一宿。时间久了,也愈发不适应社交。觉得一起吃饭太麻烦,随便闲聊没意义。对别人的事不感兴趣,连情绪都省了。跟家里的关系也一般。母亲去世后,贞雅跟出轨再回来的父亲就更不怎么联系。电话不想接,短信懒得回。跟对方一起处理母亲遗嘱都速速完事,只想回去自己呆着。怎么会过成这样?乍看上去,贞雅似乎在主动自我隔离。用她自己的话说,是本就喜欢独处。评论区也有很多人觉得贞雅过于冷漠。热心的实习生主动搭话,她也要拒人千里之外。似乎这样的人如果有天消失了,也是自己「作」的。开头那篇热搜文章里,也提到一处相似的细节。去世的宁夏女孩,生前社交圈狭小,朋友圈封闭。拉黑了几乎所有联系人,迫于维持生存才跟房东保持唯一的线上交流。这同样导致很大一部分人表示无法共情。为何自我封闭,为何不求助,为何不多做尝试。坚强一点挺住,悲剧便不会发生。相似的状态,相似的争议。
而电影恰恰回答了,当下的年轻人为何会主动选择孤独。
以前我们只看到生存焦虑和孤独问题在老年人群体里较为显著。
但经济下行,「年轻」也不再是什么保命符。
从个人角度来讲,严峻生存环境下,人没有余力建立更多联系。
工作里贞雅排斥带实习生,是因为维持业绩和排名就已经耗尽所有精力。
而大环境继续内卷,容错率更低。
人只有将自己异化成机器才能保持高效。
生活里,冷漠也是一种低耗能状态。
生存堪忧外,自身创伤和原生家庭问题还未修复,就更没有能量去宽慰他人。
就像贞雅母亲去世也才匆匆请了两天假。
极限状态下,哪怕别人热情搭话,贞雅感受到对方与自己一样孤单,也没有力气去回应。
冷漠蔓延,让更多人陷入群体性的习得性无助。
张口求助对于很多人来说已是负担。
艰难开口后看到人自顾不暇,求助无门反而再次加重心理负担。
如此这般不如自我隔离,至少不再消耗尚存一丝平静。
但鱼叔也注意到,文章除了引发共鸣外,也有不少愤怒之音。指责其制造焦虑,加重「脱轨」人群的心理负担,以及对独居人士的歧视。毕竟时下也有不少奉行个人主义,倡导「享受孤独」的声音。觉得孤独是自由的眩晕,不是悲惨的证明。但说实话,鱼叔觉得这是两个问题。「享受孤独」并不能说明享受孤独本身。而更多像在说,一个人终于掌握了维持独处与社会关系间的平衡之道。这是一种充盈状态下自我探索的成长表现,而不是举目无亲下的无奈选择。甚至可以说,那些说着「享受孤独」的人,大多都有着可以不孤独的能力。但「孤独死」群体,显然是另一种境况。2011年的NHK纪录片《无缘社会》里,就将镜头对准这一社会现象。无缘社会里,「孤独死」更加高发。「所谓的无缘社会,其实也就是人与人之间没有关联、各不相干、人际关系极度萎缩的原子化社会。以独居、欠缺周边交流、失业、失亲或是生病年老无人照顾等现象为具体表现。」日本泡沫经济下,「孤独死」中的年轻人占比就已十分惊人。其中大部分都像电影里的男人一样,死后很久才被发现。且即便有亲人尚存,尸骨也无人来收。便能说明他们处在一种怎么孤绝的环境里。极端生存境遇下逼出的心理问题,也显然不是一句简单的「坚强一点学会求助」能够解决的。为了与世界建立一点点联系,找寻陪伴消除孤独感。互联网兴起中长大的年轻一代便会投身或是干脆沉溺网络。这也是为何当下社会「手机依赖」现象严重。连找AI谈恋爱/解决心理问题也早已见怪不怪。除此之外,还有社会评价体系的不包容,和运行机制上的不健全。无法纳入社会机器运转的人被评判为「一无是处的废物」颇受冷眼。但主流轨道又是如此单一,「脱轨者」几乎没有结构支撑下的容身之处。围剿之下,难免绝望。日本有NPO救护队帮被救助者重新融入社会关系,大环境下杯水车薪但到底聊胜于无。电影里有一个细节,贞雅的电话客户中有一位精神病患者。他称自己发明了时光机,想回到2002年。那一年有大获全胜的重大赛事,大家都走上街去欢呼拥抱。人与人之间前所未有的真诚亲密,生活带着一种质朴的快乐。而这显然不只是他一个人的心愿。但若如今一个拥抱太难,一句问候也是可以的。相处的温度若是容易灼伤,那简单的照面也是珍贵的。就像影片最后,大家为去世的男人举办的小小送别会。互不相识也无人讲话,相聚仍是有意义的。而德勒兹心理学同样这么说道:人的存在本身,就有不以外界为转移的巨大价值定额。所以,请怀揣这无可取代的宝贵财富走到阳光下。在抵达希望的岛屿前,不要消失。
现代社会又没大规模粮食危机居然能饿死 我也是服了[抠鼻]
提起“孤独死”就不能不说日剧《绝叫》了,现在再看还是很震动人心的!
你这个标题是几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