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能在上海走红,离不开中共地下党员的功劳

历史客栈 2024-11-14 11:01:19

张爱玲一向被称为小资鼻祖,在建国初期,因为接受不了共产党的创作理念,移民去了美国。

不过,鲜为人知的是,张爱玲当年在上海走红,离不开中共地下党员的功劳。

著名作家沈鹏年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其中写道:“张爱玲是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地下党员的慧眼发现、苦心扶持、多方揄扬而成名的,他们就是袁殊等同志。袁殊看到《紫罗兰》发表了张爱玲的《沉香屑·第一炉香》,顿觉眼睛一亮,像在马群中发现了骅骝。他驱车到静安寺常德路的公寓楼,向这个可以做他女儿的小姑娘移樽就教。张爱玲当然不会知道,此人竟是地下党。张爱玲本来都是自己投稿的,这一次,《杂志》创办人却来上门约稿了。”

这位袁殊,是我党在隐蔽战线上的一位传奇人物,其传奇程度在近代史上都很少有人能比得上。

1931年,20岁的袁殊加入了共产党,成为中央特科的一名情报人员,在潘汉年的安排下,秘密打入了中统,后来又受到了日本驻沪副领事岩井英一的赏识,成为日本的情报人员,而且,袁殊还得到了青帮大佬曹幼珊的青睐,被收为关门弟子,和黄金荣平辈,后来,袁殊被军统抓进了监狱,又成为戴笠手下的秘密特工。

也就是说,袁殊一人身兼中共、中统、日本、青帮、军统五重身份,成为近代史上绝无仅有的“五重间谍”!

当然,袁殊一直没有忘记初心,后面四个身份只是他便于行动的伪装,共产党的特工才是他真正的身份。

1938年,袁殊在潘汉年的批准下,创办了一本杂志,名字就叫《杂志》,主要报道时政新闻,因为销量不是很好,到了1942年,就改成了以文学为主的综合性杂志,开始刊登文学作品。

当然,袁殊这么改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想通过这本杂志,来团结广大的知识分子。

袁殊第一个重点培养的对象,就是张爱玲。

1943年,张爱玲在《紫罗兰》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小说,就是著名的《沉香屑·第一炉香》,让她在上海文坛崭露头角。袁殊看到这篇小说后,非常喜欢,就亲自登门拜访,邀请她在《杂志》上发表文章。

张爱玲当时并不知道袁殊的身份,以为他只是《杂志》的老板,他能亲自来登门约稿,也让张爱玲非常感激,就痛快地答应了。

从此,《杂志》就成为张爱玲最主要的发表阵地,像《茉莉香片》《倾城之恋》《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等等作品,都是在《杂志》上发表的。

《杂志》不只是简单发表张爱玲的作品而已,在每一篇作品开头,都要加上编辑的推荐语,向读者极力推荐张爱玲的作品。

而且,《杂志》还专门召开张爱玲作品座谈会,并出版张爱玲的小说集,让张爱玲俨然成了《杂志》的“当家花旦”。

另外,因为袁殊在上海各界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他也经常带着张爱玲一起参加各种活动,让张爱玲的知名度远远超出了文学圈,变成了上海滩颇具影响力的大名人。

(图:张爱玲与李香兰)

可以说,张爱玲之所以能迅速成名,在上海滩声名鹊起,离不开袁殊和《杂志》的力推。

可惜,张爱玲的创作理念与共产党差异很大,到了新中国,她虽然也努力写过一些反映新社会的作品,但还是得不到认可,只好在1955年去了美国,于1995年在洛杉矶去世,享年75岁。

再说袁殊,建国后继续从事情报工作,可惜在1955年,因为受到潘汉年的牵连,袁殊也被捕入狱,一直到1980年才恢复了自由,得到了平反。

1987年11月26日,袁殊在北京去世,享年76岁,安葬在八宝山烈士公墓。

(参考资料:《文史博览》《上海纪实》)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