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夏天,一位上海教师来到北京中南海。他见到毛主席时,恭敬地喊了一声"主席好"。谁知毛主席却笑着摆摆手说:"别叫主席了,叫毛大哥就好!"这位教师听后,眼眶瞬间湿润。三十多年前的那个雨夜,在汉口一家简陋的旅馆里,正是这位"毛大哥"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从此,一个衣衫褴褛的流浪少年开启了不平凡的求学路,而这段跨越三十余年的师生情、兄弟情,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动人的一笔。这位上海教师是谁?他与毛主席之间又有着怎样特殊的情缘?
一、命运的转折:汉口旅馆的邂逅(1920)
1920年的初夏,汉口城内下着绵绵细雨。十九岁的许志行拖着疲惫的身躯,沿着长汉铁路一路乞讨至此。他身上的衣服已经破烂不堪,鞋子也磨出了大洞。这个来自江苏吴县的少年,为了摆脱苦工生活,逃离了长沙的学徒生涯。
当晚,许志行在四处寻找避雨的地方时,误入了汉口七区一家名为"同春旅社"的小旅馆。这家旅馆位于汉口繁华地段附近的一条小巷内,虽然陈旧简陋,却成了许多来往商旅和革命者落脚的地方。
旅店的柜台后坐着一位身材瘦高的年轻人,正在翻阅着一份《湖南民报》。见到衣衫褴褛的许志行,他并没有像其他店家那样赶人,而是拿出纸笔,写下了几个字:"你从哪里来?"
原来这位年轻人就是毛泽东。当时他正在参与组织驱逐军阀张敬尧的运动,因为要前往北京参加全国教育会议,途经汉口暂住于此。由于两人的乡音差异较大,毛泽东选择用笔谈的方式与许志行交流。
在纸上的对话中,许志行写下了自己的身世和遭遇。他告诉毛泽东,自己11岁就入赘许家,14岁被迫辍学当学徒。不甘于在酱园里做苦工的命运,他逃到长沙另谋生路,却又因为无法忍受那里的虐待而再次出逃。
毛泽东读完许志行的遭遇后,陷入了沉思。他想起了自己早年在长沙求学时的艰辛,对这个追求知识的少年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当晚,毛泽东不仅为许志行付了住宿费,还给了他一些盘缠,让他能够填饱肚子。
第二天清晨,毛泽东找来许志行,给他指明了今后的方向。他建议许志行先回家,等他从北京回来后,再帮助他继续求学。许志行起初执意要留在汉口谋生,但在毛泽东的劝说下,他最终同意了这个建议。
临别时,毛泽东让许志行写下了家庭住址,并承诺会给他写信。这次看似偶然的邂逅,成为了许志行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一年后,许志行收到了毛泽东的来信,邀请他到长沙求学。从此,一个饱受生活磨难的少年,走上了崭新的人生道路。
二、求学路上的引路人(1921-1922)
1921年春天,许志行踏上了前往长沙的列车。按照毛泽东的安排,他进入了长沙一所附属小学设立的成人失学补习班高级部。这所补习班专门为那些错过学习机会的青年提供教育,其中不少学生都是农民子弟和工人。
在补习班里,许志行遇到了毛泽民和毛泽覃两兄弟。这两位毛泽东的弟弟也在这里求学,他们年龄相仿,很快就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朋友。每天清晨,三人一起在校园里朗读课文,放学后则在图书室里相互切磋功课。
毛泽民性格沉稳,擅长数学,经常帮助许志行解答难题。毛泽覃则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常常与许志行讨论新文学作品。在他们的影响下,许志行开始接触进步书籍,阅读《新青年》《向导》等进步刊物。
那年暑假,毛泽东特地邀请许志行随同两位弟弟一起回韶山老家。在韶山冲的农家小院里,许志行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的父母。白天,他们帮着田间劳动;晚上,就在油灯下听毛泽东讲述他在北京的见闻和对国家时局的看法。
这段时期,毛泽东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指导许志行的学习。他不仅为许志行讲解课本知识,更注重培养他的独立思考能力。在一次讨论中,毛泽东建议许志行多关注社会现实,把目光投向广大劳苦大众的生活。
1922年初,在毛泽东的引荐下,许志行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从此,他开始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参加团组织的各项活动。每周日下午,他都会和其他团员一起研读《共产党宣言》,讨论革命理论。
同年七月,许志行原本打算报考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这所学校是毛泽东的母校,当时在湖南教育界享有盛名。然而,由于户籍政策限制,外省籍的许志行未能如愿。
在这种情况下,许志行只得回到浙江,考取了省立师范学校。临行前,毛泽东特地为他写了一封推荐信,介绍他认识了浙江省立师范学校的几位进步教师。这些老师后来都对许志行的学习和成长给予了很大帮助。
在浙江求学期间,许志行遇到了著名文学家俞平伯。作为国文教师的俞平伯发现了许志行的文学天赋,不仅为他推荐优秀文学作品,还指导他的写作技巧。在这位良师的引导下,许志行开始尝试创作短篇小说,记录他所见所闻的社会百态。
三、革命征程中的成长(1922-1927)
1922年冬天,许志行接到了上海工人运动领袖李启汉的来信。信中提到上海工人运动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需要更多有文化的青年投身其中。在毛泽东的推荐下,许志行决定前往上海参加工人运动。
1923年初,许志行来到上海,被安排在杨树浦一家纱厂做工人。白天,他和其他工人一起在机器轰鸣中劳作;夜晚,他则在工人夜校里教授工人识字。这段经历让他深入了解了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也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在上海期间,许志行参与组织了多次工人罢工活动。其中最重要的是1925年五卅运动期间,他协助组织了杨树浦地区的工人大罢工。这次行动持续了三个多月,最终迫使英资纱厂接受了工人的部分要求。
1925年秋,许志行奉组织安排南下广州。当时的广州是国民革命的中心,各界进步人士云集于此。在广州,许志行被安排在黄埔军校政治部工作,负责编写宣传材料和培训文化课程。这段时期,他结识了许多革命志士,包括后来成为著名作家的萧红、萧军等人。
1926年北伐战争爆发后,许志行随军北上,来到武汉。在武汉三镇,他继续从事工人运动和文化教育工作。期间,他创办了一份工人周刊,发表了大量反映工农生活的通讯报道和短篇小说。这些作品生动记录了当时工农群众的斗争生活,在工人中产生了很大影响。
1927年春,武汉的革命形势日趋紧张。许志行参与组织了武汉工人纠察队,协助维持城市治安。然而,随着四一二政变在上海爆发,革命形势急转直下。在这种情况下,许志行按照组织安排,与其他同志一起转入地下。
这一时期,许志行在武汉城内辗转多处,继续秘密从事革命工作。他化名"老许",以补习班教师的身份为掩护,在工人中开展秘密活动。为了避免暴露身份,他经常更换住所,有时甚至要在码头工人的棚屋里借宿。
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下,许志行仍然坚持创作。他用笔名发表了多篇描写革命斗争的小说,这些作品后来被收入《革命烽火》一书。其中一篇描写码头工人生活的小说《码头》,真实再现了当时下层劳动者的生存状态,在进步文学界引起很大反响。
1927年冬,形势愈发严峻。许志行接到组织指示,暂时撤离武汉。临走前,他将所有革命文件和文学作品装在一个铁皮箱里,委托一位可靠的工人朋友保管。这个铁皮箱直到解放后才重见天日,成为了珍贵的历史档案。
四、隐蔽战线上的坚守(1928-1949)
1928年初,许志行按照组织安排回到上海。为了掩护身份,他在一所私立中学谋得了一份国文教师的职位。课堂上,他教授学生们国文知识;课后,他则利用教师的身份继续开展地下工作。
在这所学校里,许志行创办了一个读书会。表面上是讨论文学作品,实际上成为了传播进步思想的阵地。他精心挑选了鲁迅、茅盾等作家的作品作为阅读材料,引导学生们关注社会现实。每周的读书会都吸引了大批进步青年参加。
1931年,许志行在上海认识了左翼作家联盟的成员夏衍。通过夏衍的引荐,他开始为《申报》副刊投稿。他用"老许"的笔名发表了一系列反映工农生活的短篇小说,其中《码头夜话》《纱厂春秋》等作品引起了较大反响。
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上海局势日趋紧张。许志行接到组织指示,转移到江苏苏州一带开展工作。在苏州,他以私塾教师的身份为掩护,秘密建立了地下党支部。这个支部以苏州丝织工人为主要对象,发展了一批进步工人加入革命队伍。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许志行再次回到上海。这时的上海已经沦陷,他在日军占领区继续从事地下工作。为了避免暴露,他改在一家日资学校任教。利用这个身份,他为地下党传递情报,同时为抗日救亡运动筹集资金。
1941年,一次意外的搜查让许志行的处境变得异常危险。一位学生的家长认出了他就是1920年代的地下工作者。为了避免连累其他同志,他不得不再次转移。这一次,他来到了浙江嘉兴,在一所乡村小学任教。
在嘉兴期间,许志行以教书为掩护,秘密联络当地的抗日力量。他组织学生们编写壁报,传播抗日消息;利用假期走访农村,发动农民支持抗战。1944年,他协助建立了嘉兴地区的抗日游击队,为游击队提供情报支持。
1945年抗战胜利后,许志行重返上海。这时的上海局势复杂,国民党当局加强了对进步人士的监控。他继续在教育战线工作,同时为地下党组织输送可靠的进步青年。期间,他还暗中协助工人开展罢工斗争,支持学生的爱国民主运动。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许志行参与组织了护厂护校工作。他带领教师和学生守护校园,防止国民党军队破坏教育设施。在上海和平解放的关键时刻,他配合地下党组织,成功保护了一批重要的教育文化设施。
这二十多年的地下工作经历,许志行始终保持着与组织的联系。他用教育工作者的身份作为掩护,在隐蔽战线上默默坚守,为革命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五、建设教育事业的耕耘(1949-1979)
1949年上海解放后,许志行被任命为上海市教育局副局长。他立即投入到教育系统的接管工作中,带领工作组对原有学校进行清理改组。在短短几个月内,完成了对150多所中小学校的接管工作,确保了新学期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1950年春,许志行主持制定了上海市中小学教育改革方案。这个方案特别强调要扩大工农子女入学机会,并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了劳动教育内容。他还亲自带队到工厂、农村调研,了解工农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和建议。
1952年,许志行提出在上海开办工人业余学校的建议。这一建议得到市政府的支持,当年就在杨树浦、闸北等工业区建立了5所工人业余学校。这些学校采用灵活的课程安排,方便工人在工作之余继续学习。到1954年,参加业余学习的工人已超过两万人。
1955年,许志行调任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在这个岗位上,他特别重视教师培养工作。他推动建立了教育实践基地,要求师范生必须到中小学进行实习。同时,他还组织了"教学经验交流会",邀请各地优秀教师来校讲学,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1957年,许志行主持编写了《中学教育学》教材。这本教材吸收了他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特别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材出版后,在全国师范院校得到广泛使用,为培养新一代教师发挥了重要作用。
1960年代初,许志行开始关注农村教育问题。他多次到江苏、浙江等地的农村调研,实地考察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基于调研结果,他撰写了《关于改善农村教育的建议》的报告,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
1966年"文革"开始后,许志行被错误打成"反动学术权威"。面对困境,他始终保持着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在这期间,他整理了多年来的教育笔记和工作日记,记录了新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历程。
1972年,许志行重返教育岗位,被安排在上海教育学院工作。他积极投入到教师进修教育工作中,为提高在职教师水平作出了贡献。期间,他还编写了多本教师培训教材,系统总结了教学经验。
1977年高考恢复后,许志行担任上海市高考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他参与制定考试方案,组织命题工作,确保了高考工作的顺利进行。同年,他还参与筹建了上海教育科学研究所,开展教育理论研究。
1978年,已届古稀之年的许志行仍然坚持工作。这一年,他完成了《教育工作四十年》的回忆录手稿,记录了自己在教育战线上的经历。这份手稿后来成为研究新中国教育史的重要资料。
1979年,许志行正式退休。退休后,他仍然关心教育事业,经常应邀到各地作教育报告,为年轻教师传授经验。他还继续整理教育文稿,为教育史研究提供了大量第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