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晚,歌尔爆出疑似被苹果砍单的大雷。结果11月9日,歌尔全天都被死死按在跌停板上。千亿市值的行业龙头为何会如此弱不禁风?联系到以往的欧菲光、中兴、华为事件,所谓产品质量、知识产权等问题其实都是表象。这其实反映了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大背景下中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面临的巨大风险。产业链重构必然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国也无法例外。最近几年,中国已经明显出现部分产业外流的情况。
电子信息行业,三星于2019年关闭了所有在华手机工厂,越南开始成为三星在海外最大的生产基地。此后,三星超50%的手机出口以及1/3的电子产品出货量由越南承担生产。2021年,三星(越南)公司营收742亿美元,大约相当于同期越南GDP的20%。2022年4月,全球著名的芯片制造商安森美宣布将其在亚洲四个配送中心之一的上海配送中心迁至新加坡,并关闭中国的全球配送中心。
家居行业,中国家具在美欧日韩家具进口的金额占比已经从2018年的52.8%下降至2020年的43.5%;通讯终端占比从62.6%下滑到2020年的57.4%。2020年起,越南取代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家居供应国。2021年越南木制品及家居出口金额145亿美元,同比增长17.2%。
纺织行业,中国最大的棉纺织品制造商之一的天虹纺织自2014年起开始建设越南海河工业园区,打造从原料生产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基地。中国色纺纱巨头百隆东方在越南已拥有超过100万锭纱的总产能,占百隆总产能的60%。2021年7月,公司又在越南新建39万锭纱线项目,越南区域已经占到百隆东方总营收的六成左右。
这样的产业外移会不会造成中国产业的空心化,降低中国的全球竞争力?
必须看到,产业链转移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现代经济社会已经发生了许多次较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其中规模比较大的几次转移包括:
1.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伴随着美国的工业化进程,欧洲工业向美国大规模转移;
2. 二战以后,伴随战后重建进程,部分美国产业向欧洲、日本等地转移;
3.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部分日本产业如家电、化工向韩国、台湾、东南亚等地区转移,亚洲四小龙开始崛起;
4. 中国改革开放尤其是加入WTO后,全球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向中国大规模转移。
全球产业链变迁
随着经济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一些原本的生产要素优势例如廉价而充沛的劳动力供给已经逐步减弱。在这种情况下,部分产业必然会选择新的更具比较优势的落脚点。
图:中国全社会劳动力总数(万人)
图:中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人民币元/年)
这一类的产业转移是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而且产业转出方和转入方都会从中获益。以中国产业外移最大的目的地东盟为例,2020年起东盟取代欧盟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2021年,中国与东盟货物贸易额达8782亿美元,同比增长28.1%。其中,中国对东盟出口4836.9亿美元,同比增长26.1%;自东盟进口3945.1亿美元,同比增长30.8%。在这一轮的产业转移中,中国和东盟实现了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