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英烈:晚明重臣严老爷(顾炎武)的人生结局

凤凤文化 2024-09-16 13:26:34

庚辰眉批:《石头记》总于没要紧处闲三二笔,写正文筋骨。看官当用巨眼,不为被瞒过方好。护官符云:假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这里不但贾府的历史原型是真实存在的,其他四大家族也是真实存在的,而且与历史方面有关的人物如严老爷、王老爷、张同圭、聋哑僧人、周太监、东平郡王、南安郡王、沈世兄、仇都尉、杨都尉、冯唐、冯紫英、卫若兰、秦可卿葬礼上的镇国公牛清之孙现袭一等伯牛继宗,理国公柳彪之孙现袭一等子柳芳,齐国公陈翼之孙世袭三品威镇将军陈瑞文,治国公马魁之孙世袭三品威远将军马尚,修国公侯明之孙世袭一等子侯孝康。

那些严老爷、王老爷、张同圭、聋哑僧人、周太监、东平郡王、义忠千王老千岁、沈世兄、仇都尉、杨都尉、冯紫英、卫若兰的历史原型都是明末清初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重要人物,每一个都有一段波澜壮阔可以彪炳史书的历史。但是在时过境迁的历史文献里,在满纸荒唐言的文本中寻找到这些人物的历史原型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他们之间不但要有朝代联系、气脉联系,年代联系,地域联系,政治联系,经济联系,而且要有字词联系,诗词联系,典故联系和个性联系。

红楼梦文本里关于严老爷的原文:

下雨村见了士隐,忙施礼陪笑道:“老先生倚门伫望,敢是街市上有甚新闻否?”士隐笑道:“非也,适因小女啼哭,引他出来作耍,正是无聊之甚,兄来得正妙,请入小斋一谈,彼此皆可消此永昼。”说着,便令人送女儿进去,自与雨村携手来至书房中。小童献茶。方谈得三五句话,忽家人飞报:“严[甲戌侧批:”炎“也。炎既来,火将至矣。]老爷来拜。”士隐慌的忙起身谢罪道:“恕诳驾之罪,略坐,弟即来陪。”雨村忙起身亦让道:“老先生请便。晚生乃常造之客,稍候何妨。”[蒙侧批:世态人情,如闻其声。]说着,士隐已出前厅去了。

前文已经解密了这里的严老爷的历史原型是晚明著名文人兼重臣顾炎武,因为严[甲戌侧批:”炎“也。炎既来,火将至矣。增加一个炎字以区别于红楼梦文本的核心增删者严绳孙。

顾炎武(1613—1682)本名继坤,改名绛,字忠清;南都败后,改炎武,字宁人,号亭林,自署蒋山俑,学者尊称为亭林先生。汉族,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人 。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明末诸生,青年时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并参加昆山抗清义军,败,幸而得脱。康熙间被举鸿博,坚拒不就。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著作繁多,以毕生心力所著为《日知录》,另有《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顾炎武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的江东望族,原为顾同应之子,曾祖顾章志,顾氏为,徐干学 、徐秉义、徐元文三人是顾炎武的外甥。顾炎武十四岁取得诸生资格后,便与同里挚友归庄共入复社。他自二十七岁起,断然弃绝科举帖括之学,遍览历代史乘、郡县志书,以及文集、章奏之类,兼以地理沿革的材料,开始撰述《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

清兵入关后,顾炎武由昆山县令杨永言之荐,投入南明朝廷,任兵部司务,顾炎武把复仇的希望寄托在弘光小朝廷之上,他满腔热忱,撰成《军制论》、《形势论》、《田功论》、《钱法论》,即著名的“乙西四论”,为行朝出谋划策,针对南京政权军政废弛及明末种种弊端,从军事战略、兵力来源和财政整顿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建议。江南各地抗清义军纷起。

顾炎武和挚友归庄、吴其沆投笔从戎,参加了佥都御史王永柞为首的一支义军。昆山失守,死难者多达4万,吴其沆战死,炎武生母何氏右臂被清兵砍断,两个弟弟被杀,炎武本人则因城破之前已往语濂径而侥幸得免。后来炎武“东至海上,北至王家营,仆仆往来”,奔走于各股抗清力量之间,“每从淮上归,必诣洞庭告振飞之子泽溥,或走海上,谋通消息”,意图纠合各地义军伺机而动。虽然弘光及闽浙沿海的隆武等南明政权先后瓦解,但是炎武并未因此而颓丧。他以填海的精卫自比:“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顾炎武因其广博的见闻与丰硕的学术成果而被后人称之为“通儒”,与黄宗羲、王夫之共同被称为清初三杰。经世致用是其治史思想的一大特色,集中体现在他的著述《日知录》之中。《日知录》是顾炎武一生学问和思想的结晶,顾氏自言"平生之志与业皆在其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日知录·正始》(梁启超括其要义)释义:国家与天下兴亡大事,关乎每个平民百姓的利益,因此每个人都有责任。解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原意出于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其原句出自顾氏《日知录》卷十三《正始》。

顾炎武的《日知录》是他最得意之作,倾注了顾炎武一生心血,其平生政治之志与为学思想尽然汇聚其中。该书类属于笔记式著作,具有极强的考据性,类似于随笔、游记汇集,作者将其日常所感、阅读反思和政治理念等以小文章的形式记录。顾炎武撰写该书旨在“拨乱涤污”,实现社会政治秩序的再规范,复兴民族精神。

顾炎武先生绝意仕途后,他有感于明亡之现实,便专注探讨经世之学,一切与经世之学无关者皆不为,因此,顾炎武之学术带有强烈的经世色彩。顾炎武一生著述颇为丰富,而通过其著作透露出的学术思想对有清一代的学者影响十分深远。

在所撰写的《军制论》、《形势论》、《田功论》、《钱法论》和《郡县论》中,他探索了造成上述社会积弊的历史根源,表达了要求进行社会改革的思想愿望。他指出“郡县之弊已极”,症结就在于“其专在上(《文集》卷一),初步触及到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问题,从而提出了变革郡县制的要求。他指出,”法不变不可以教今……而姑守其不变之名,必至于大弊“(《文集》卷六)。顾炎武通过对历史的考察和对现实的剖析,深刻揭露和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之下“天下之权不寄之人臣,而寄之胥吏”的政治弊端,并阐发了其提倡君、臣、民政治人格平等,主张“合私为公”的民本政治理念。而且他通过“国家”与“天下”之辩,论证了伦理为本的政治观,并基于此提出了一系列政治伦理规范和为人处世之道,在倡导以德治国、行己有耻的同时,主张世人“以名为利”。

为了实现“众治”的理想政治蓝图。顾炎武对理学的批判,主要是对明代及清初之“伪理学”即阳明心学及其末流的批判,其主要论点是心学为经学之害、心学清谈误国、心学“不自知堕于禅学”和“外仁、外礼、外事以言心”。这些批判也附带着一些对于程朱之学的负面评价,不过这些负面评价,主要是认为《二程语录》《朱子语类》之类的语录在客观上给脱离经典而空言性与天道的心学之兴盛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大儒,以挽救文化危亡为己任,倡导实学,提倡“经世致用”。在学术研究中,为获取最真实的第一手材料,他往来南北,最终写下《肇域志》、《天下郡国利病书》等不朽之作。他不仅是个学者,也是个诗人。顾炎武在明末清初之际基于清兴明亡的历史教训进行了反思与总结,提出了其民本政治思想。“民本”一词是我国古代文化传统中“民惟邦本”一词的缩写,民本思想本身是具有非常浓厚儒家思想色彩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时期的历代思想家、学者都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特点赋予了民本思想新的元素。

顾炎武“博学于文”的为学宗旨的一大特色,是他不仅强调读书,而且提倡走出书斋、到社会中去考察。他说:“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犹当博学审问。……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文集》卷四)他提倡读书与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这个方法的提出和运用,开创了清初实学的新风。

“北学于中国”的顾炎武的访学路线主要沿着山东半岛—华北平原—汾渭平原。这仅是对他往来鲁、燕和京师之间的描述,不包括晋、陕、豫等地的访学历程。他自述道:“比二十年间,周游天下,所至名山、巨镇、祠庙、伽蓝之迹,无不寻求登危峰,探窈壑,扪落石,履荒榛,伐颓垣,备朽壤,其可读者必手自抄录。”顾炎武终年步履不停,探幽寻微,如此艰辛,却毫无退缩,个中原因,他告诉外甥徐文元:“必有体国经野之心,而后可以登山临水,必有济世安民之识,而后可以考古论今。”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顾炎武到达曲沃,居住浍河之畔的东韩村,因上马坠地而病倒,去世前,勉力回复李因笃的闻讯,作绝笔五言诗《酬子德二十四韵》。去世后归葬故乡千墩镇。

海上四首 顾炎武

日入空山海气侵,秋光千里自登临。

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

水涌神山来白鸟,云浮仙阙见黄金。

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烈士心。

满地关河一望哀,彻天烽火照胥台。

名王白马江东去,故国降幡海上来。

秦望云空阳鸟散,冶山天远朔风回。

楼船见说军容盛,左次犹虚授钺才。

南营乍浦北南沙,终古提封属汉家。

万里风烟通日本,一军旗鼓向天涯。

楼船已奉征蛮敕,博望空乘泛海槎。

愁绝王师看不到,寒涛东起日西斜。

长看白日下芜城,又见孤云海上生。

感慨河山追失计,艰难戎马发深情。

埋轮拗镞周千亩,蔓草枯杨汉二京。

今日大梁非旧国,夷门愁杀老侯嬴。

注:本文参考部分专业文献。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