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气不足,脾胃病的根源!中气不足,需要用此3味药!

鸿朗说健康 2024-06-10 16:02:28

中气不足,脾胃病的根源!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用“中气足不足”来形容人的健康状态,像那种声音洪亮,面色红润的人,我们往往会夸他“中气十足”,而那种说话有气无力,干什么都提不起劲的人,则会被评价为“中气不足”。

那么到底什么是中气,中气不足对我们的健康有哪些影响,我们又该如何补足中气?

什么是中气?中气,一个从春秋时代沿用至今的中医学名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现代一般常把属于中焦、主升降的脾胃之气称为中气。”中气作用于脾胃等脏腑,对食物的消化运输、升清降浊等发挥作用。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与消化能力息息相关的中气,在维持人体的运转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也正是这样特殊的地位,才会让“中气不足”不再是一句简单的调侃,而是一种会切实影响到生活质量的疾病表现。

中气不足对于生活的影响

《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到中气致病的说法:“是故百病之起,有生于本者,有生于标者,有生于中气者。”

《灵枢·口问》中就描述了中气不足导致二便异常、肠鸣的症状:“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苦鸣。”

人的中气不足,不能上升头面,就会出现头晕目眩、精力不济、精神倦怠、面色苍白萎黄;不能到达四肢经络百骸,就会出现四肢酸软、困倦乏力、气短懒言、形体不足;中气不足不能到达脏腑,全身各个脏腑的气机衰弱,功能低下,各种症状蜂拥而至。

中气不足的表现与原因

我们经常说一个人中气足或不足,那是因为中气是有一些表现的。

1.胃口不好

容易吃得少、拉肚子、消化不良,以及对食物营养吸收不好,身体也容易消瘦。

2.精力不济

精神上对事物没有太多兴趣,犯困;机体上会四肢无力、不愿多讲话,懒言少语;甚至皮肤会干燥、容易长斑以及没有血色。

3.易生病

抵抗力差,容易发热、头痛、自汗,易感冒、鼻塞、打喷嚏等,还会有气短与记忆力减退。

4.器官容易下垂

中医里中气下陷主要会引起器官的下垂,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下垂以及脱肛等。主要表现为饭后胃部坠胀,总想排便、拉肚子等,人也总是无精打采。

之所以会出现中气不足,其一是先天因素,即先天的体质虚弱,容易消化不良。

其二是后天的疲劳与思虑导致,所谓脾主肌肉、主思。机体过度劳累、思虑过度,伤及脾胃,出现不足。

其三是食物、饮食习惯导致,大饱伤脾,暴饮暴食、不按时吃饭以及生冷刺激等导致不足。

中气不足如何调补

人与天地之气相应,人之生理亦要顺应四季阴阳之变化,生化收藏要四时有序。因而人若中气不足,可以通过改变饮食、生活方式,顺应天地四时之气,再加上中药的调补,是有助于保中气的。

中气不足食补

食物方面可选择补中益气食物,一般为补脾、健脾胃食物。如莲子、粳米、豌豆、黑豆等。

饮食习惯方面,对于肉类、淀粉类食物不必十分限制,同时食物以易消化、易吸收为主。尽量避免烟酒、过于辛辣以及生冷、坚硬的食物。

《寿世秘典·调摄》中记载健脾胃要“宁少毋多,宁饥毋饱,宁迟毋速,宁热毋冷,宁零毋顿,宁软毋硬。”

中气不足要坚持运动

虽然中医说“惟劳倦能伤脾”,但坚持运动有助于补气,改善乏力、提升新陈代谢与促进食欲。不过要适量而为。

保中气是张仲景《伤寒论》的重要治疗原则之一。如清·尤在泾在《金匮要略心典》所言:“欲求阴阳之和者,必于中气,求中气之立者,必以建中也。”

张仲景善用建中法(小建中汤、大建中汤、黄芪建中汤)保中气:在阴阳两虚的情况下,用甘温之剂,以恢复脾胃的健运功能,则气血自生,升降自调,而偏热偏寒的症状自然消失。

治疗气虚下陷证候,当一面选用甘温药物补中益气,一面选用升提之品举陷升阳。使脾气充而清阳复位,清阳复位则阳气不郁而诸证愈,方如补中益气汤、升陷汤、举元煎等。人参、黄芪、白术是治中气不足的主要药物。人参一物,《神农本草经》谓其能补五脏,说明本品既能补益下焦元气,又能补益肺脾之气。内外的阳气,肇始于下焦,取资于中焦,宣发于上焦。得人参补益元气则生机旺盛,补益中焦则谷气充盈,补益肺气则宣发有权,所以益气诸药首推人参效力最强。

人参是百草之王,是养气的“药中之王”。人参能大补元气,为治虚劳第一要药。人参于女性,真的是“超级保健品”,尤其是气虚的女性,可以选择人参来保健。

人参是养气的“药中之王”。自古我国就有一碗人参汤可以起死回生的说法。人参能大补元气,拯危救脱,为治虚劳第一要药。适用于因大汗、大泻、大失血或大病、久病所致元气虚极欲脱、气短神疲、脉微欲绝的重危证候。

中医认为,元气是人体内最根本、最重要的气,元气不足则机体虚弱,四肢无力,甚至虚脱休克,均可急用本品一味煎服,如独参汤(《景岳全书》)。古人常用大剂量人参(30~50克)治疗气虚休克的患者,可取得很好的效果,称其有“起死回生”之效。人参的医疗价值是不可低估的,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被看作是药材中的珍品。

中医称人参是“扶正固本”药。临床常用来治疗气虚欲脱、脉微欲绝、脾虚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肺虚气短、咳嗽、喘促、体虚多汗、气虚伤津、口渴、消渴、失眠多梦、惊悸健忘、血虚萎黄、肾虚阳痿、尿频及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

《本草纲目》中记载:人参可“治男妇一切虚证,发热自汗,眩晕头痛,反胃吐食……滑泻久痢,小便频数,淋沥,劳倦内伤,中风,中暑,痿痹,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产后诸病”。

《长沙药解.人参》原文:味甘、微苦,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经。入戊土而益胃气,走己土而助脾阳,理中第一,止渴非常,通少阴之脉微欲绝,除太阴之腹满而痛,久利亡血之要药,盛暑伤气之神丹。

黄元御说人参的最重要的特点是“理中第一”,说的是人参大补中气,是调理中气的第一药物。而人参的味道是甘甜之外有点点苦,所以人参擅长聚拢人之一气进行金收水藏的变化之后变成人体的津液,所以黄元御老师还说了人参“止渴非常”。

后面的四个作用“通少阴之脉微欲绝,除太阴之腹满而痛,久利亡血之要药,盛暑伤气之神丹”都是在人参大补中气的基础上而达成的效果。

《长沙药解.人参》原文:气充于肺,而实原于肾,肺气下降,而化肾水,水非气也,而水实含肺气。此气在水。

《难经》谓之生气之原,道家名为水中气。盖阴阳之理,彼此互根,阴升而化阳,又怀阴精,阳降而化阴,又胎阳气。阳气一胎,己土左旋,升于东南,则化木火。

脾以阴体而抱阳魂,非脾阳之春生,则木不温,非脾阳之夏长,则火不热,故肝脾虽盛于血,而血中之温气,实阳升火化之原也。

这里黄元御开始讲相火应该蛰藏在水里,蛰藏在水里的相火能量是木生火长的基础,火气长旺了肺气才有来源,所以说“气充于肺,而实原于肾”,气实际上原于肾气。肺气下降则相火蛰藏,气这个无形的能量与信息蛰藏在水里,道家称之为“水中气”。

《长沙药解.人参》原文:及其升于火而降于金,则气盛矣,是以肝脾之气虚,肺胃之气实。虚而实则肝脾升,实而虚则肺胃降。实而实则胃壅塞而不降,虚而虚则肝脾抑郁而不升,而总由于中气之不旺。

中气居不戊不己之间,非金非木之际,旺则虚者,充实而左升,实者冲虚而右降,右不见其有余,左不见其不足。中气不旺,则轮枢莫转,虚者益虚而左陷,实者益实而右逆。

黄元御在这段解读中用了比较多的虚与实的概念,在理解这段文字之前我们一定要清除我们所有的描述都不会改变一气周流的本质,我们要深入理解天人解的内容就不会被文字搞糊涂。

肝脾之气是上升的,一气在肝脾是血多气少,肺胃之气是沉降的,一气在肺胃则气多血少,所以这里说“肺胃之气实,肝脾之气虚”。

肝脾之气虚,但是其肝脾之血中蕴含能量让木火可以生长,所以说“虚而实则肝脾升”,有能量则是实的。肺胃之气实,但是其中蕴含着向下收敛的趋势则一气可以收藏,所以说“实而虚则肺胃降”,虚则能降的意思。

肝脾血多气少所以是气虚,如果其中蕴含的能量不足以支持木火生长,则称之为“虚则肝脾抑郁而不升”。肺胃气多血少是气实,如果其中蕴含的沉降趋势不够导致一气飘荡在上,则称之为“实则胃壅塞而不降”。

肝脾气虚,如果能量也虚则不能生发,称为“虚者益虚而左陷”;肺胃气实,如果沉降的趋势不够称之为“实”,则不能沉降,称为“实者益实而右逆”。

《长沙药解.人参》原文:人参气质淳厚,直走黄庭,而补中气。中气健运,则升降复其原职,清浊归其本位,上下之呕泄皆止,心腹之痞胀俱消。

仲景理中汤、丸,用之以消痞痛而止呕泄,握其中枢,以运四旁也。

大建中汤、大半夏汤、黄连汤诸方,皆用之治痞痛呕利之证,全是建立中气,以转升降之机。由中气以及四维,左而入肝,右而入肺,上而入心,下而入肾,无往不宜。但入心则宜凉,入肾则宜热,入肺胃则宜清降,入肝脾则宜温升,五脏自然之气化,不可违也。

这里讲的是中气旺盛则呕吐、拉肚子、胸中痞闷等情况都可以得到治疗。黄师在甘草、人参、大枣三味药物中都不断强调中气的作用,主要是这三味药都是不中气的典型代表。

从上述中医临床经验来说,人参对于女性,真的是“超级保健品”,尤其是对于气虚和患有特殊疾病的女性患者,可以选择人参来保健治疗。

如果是气虚患者,或是体质虚弱、四肢无力、精神疲倦、心悸气短、少气懒言等症状者,可以每日服1~2克人参滋补身体,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煎汤,也可以入肴,加入汤、粥中。

国内、外学者研究证实,人参具有防止细胞衰老的功效。它具有促进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及蛋白质合成的作用,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代谢水平,对于抵抗衰老、提高免疫功能以及解疲乏等也有益。所以,人参可以纳入对症者的日常保健行列。并且由于现在人工种养的“园参”比较多,人参已经不是以前只有达官贵人们才能买得起的“奢侈品”。在对症的情况下,大家都可以用人参来补益,尤其是气虚的女子,辨证后,可适量选择人参补益。

治疗气虚下陷,黄芪是常用之品,因为黄芪既能补气,又能升举阳气,固密腠理。气虚且陷,表虚不固证候,投此则气虚得补,气陷得升,表卫得固,可以一举三得。

黄芪入药最早始于《神农本草经》,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被人们誉为“补气圣药”。黄芪,又名王孙、百药棉、箭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干燥的根,主产于山西、内蒙古、甘肃、黑龙江等地。中医学认为,黄芪味甘,生者性微凉,蜜炙者性微温,有补中益气、止汗、利水消肿、解毒生肌的作用。

长肌肉、充腠理,久久为功。提到补气中药,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人参,那为何“补气圣药”不是大名鼎鼎的人参而是看上去略逊一筹的黄芪呢?两者的区别就在于,人参大补五脏之元气,功力峻猛,多用于危急重症;而黄芪补肺脾之气,药性较温和,长肌肉、充腠理,久久为功。

  可以说,黄芪是气虚体质者的“当家”药,有它在,气虚体质人群就像拥有英勇的禁卫军一样,外界邪气不可侵犯,内在运行井然有序。

  那么,气虚体质人群有什么特征呢?根据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体质与分类判定》标准,气虚体质者表现为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形体特征表现为肌肉松软、不实;心理特征为性格内向,不喜冒险;发病倾向为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不耐受外界风、寒、暑、湿邪等的侵袭。

  气虚质的人中气不足、托举无力,易患胃下垂、子宫脱垂等疾病,肌肉松软、腠理不固,易出汗、易感冒;体形容易走两个极端,要么过于消瘦,要么过于虚胖;对外界环境不耐寒也不耐热,稍冷则厚衣,一热就出虚汗。

明代《本草正》记载:“黄芪味甘,气平。气味俱轻,升多降少,阳中微阴。生者微凉,可治痈疽;蜜炙性温,能补虚损。因其味轻,故专于气分而达表,所以能补元阳、充腠理、治劳伤、长肌肉。”并言黄芪对于“气虚而难汗者可发,表疏而多汗者可止”,这种双向作用发挥的基础,一方面是黄芪长肌肉、充腠理,使人体肌表腠理致密且开阖自如,另一方面是黄芪温和绵长的补气作用,使驱邪外出而汗解有了内力支撑,可谓绝妙。

黄芪:药膳中的多面手

  黄芪最早并非普通老百姓所用的药材,而是一些王公贵族使用后的“名人效应”使之得到推广,后来才“飞入寻常百姓家”。

  比如《医方考》记载了一则“许胤宗黄芪防风汤熏蒸法”治好南陈柳太后中风不语的医案。方法是用黄芪、防风若干煮汤,置于床下熏蒸全身,柳太后“次日便得语”,经过一段时间调理便恢复了健康。中风为体质虚弱、气血失调所致,黄芪补气升阳、固表行滞;防风祛风胜湿,以熏蒸法令药力入腠理,可温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因此获效。

  到了宋代,黄芪的药补作用进一步发挥效果,黄芪粥已经久负盛名,如苏轼专门写诗称赞黄芪粥,曰:“白发欹簪羞彩胜,黄耆煮粥荐春盘。”

  我国著名学者、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胡适,在中年以后渐感疲惫不堪,力不从心,于是常用黄芪泡水代茶饮,特别是在讲课之前,先呷几口黄芪水,精力倍增,讲起话来声如洪钟,滔滔不绝。气虚体质的人也可以像胡适那样,每天用10克左右黄芪开水泡后代茶饮,坚持一段时间会明显感觉身体气力增强了,说话底气也足了。另外,还可以在煲汤或者烹饪时适当放一些黄芪,再酌情配用其他药食两用的食材,效果也不错。

白术是健脾运湿良药,气虚因于脾失健运,得此健脾除湿之品,则谷气充盈而不匮乏。

中医称脾为后天之本,传统养生也非常重视对于脾胃的调理,至今在很多有点年纪的人口里,经常会说道“人是铁饭是钢”一类的话。

确实,人体每时每刻都需要消耗能量,而想要获得能量,脾胃就是无法绕过的“守门官”。

在中药系统里,用于养脾胃这个“中土”的补益之品很多,诸如人参、黄芪,都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补气药,它们补益的主要就是脾的运化之气。

但有一味中药却被历代医家称为养脾胃的“王道”,同时还能燥湿而升提脾胃中焦的清阳之气,化痰湿却又能止汗出,它就是白术。

在很多人眼里,白术的性味苦温,就是一味健脾燥湿之品。虽然也有“健脾”的能用,但燥湿才是它的主要功能,在健脾上不如人参黄芪。

其实不然,在历代医家眼里,如果只论养脾胃,白术才是所有中的“王道”。什么叫王道?大概相当于正统、平稳的意思,清代名医黄景芳在《本草求真》里就提出了这个观点。

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描述白术的养脾胃,那就是让脾胃的运化更强大。但在此之外,还有很多常用的功能:

1、白术健脾也能补脾气:

很多人只看到白术“健脾燥湿”或者性味苦温的特点,认为它在脾气虚的情况下就不合适了。

其实,在历代医家的手里,很多脾气虚弱之证,比如现在常见的亚健康,多数有气短乏力、神疲食少、大便秘结或者稀溏这些表现,这时候的白术,就能调理这种亚健康。

比如著名的四君子汤,不就是健脾益气的基本方吗?里面的白术,真的只是为了处理脾虚生湿?

显然不是,白术的健脾补气也是不容忽视的,古人甚至有用白术一味熬制成膏以补益脾胃中焦的做法。

而且,脾气虚必然有运化失职,水谷精微不能及时得到运化输布,就有可能成为水湿。这时候的白术,健脾益气的同时还能燥湿,可谓是标本同治。

但历代医家对白术的使用有多种炮制方法选择。比如湿气重而气虚不明显时,可以直接用生白术;如果气虚明显而湿气较弱时,可以用土炒白术;如果气虚腹胀明显则可以用麸炒白术。还有蜜炙白术,补脾益气之功更强,但更适合脾气虚而没有运化不好的情况。

古代儿科常见脾胃虚弱,诸如停食、食积等消化不良的问题,因为小儿脾胃娇弱,父母喂养不利或者受生活水平的限制,很容易出现厌食、大肚子、流口水这些问题。

这时候,白术也是很常用的,常与鸡内金、扁豆、陈皮、茯苓等配伍,或者碾碎成粉末和米粉之类蒸熟成糕当零食吃。

2、升提脾胃中焦清阳之气:

脾胃中焦为全身气机之枢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脾气主升而胃气主降,而脾虚气陷是最明显的一种。

而白术苦温燥化之性就能升提清阳之气,主要就是脾的气机,所以对于各种脏器下垂、维固不利之症,白术常与升麻、黄芪配伍,比如著名的补中益气汤。

3、改善大便:

大便的异常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便秘,二是腹泻,白术却都能适用。

从外观上看,生白术质地偏于甘润,古代有调治便秘的单方,那就是一味生白术熬水喝,或者根据寒热偏颇配伍干姜或者地黄。

如果是拉肚子,尤其是气虚运化不良的腹泻,一般用土炒白术更为妥当。

4、白术燥湿祛痰:

请注意,这里的燥湿祛痰是两个内容,燥湿,指白术能够健脾燥湿而利水,对于水湿停滞积聚之症,常与茯苓、猪苓、车前子之类配伍。

当然,如果说是脾肾阳虚导致的水湿停蓄,则还需要和肉桂、附子、生姜之类配伍。

而白术祛痰的说法,一般是根据“脾为生痰之源”而得,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而成痰饮,用白术能健脾而燥湿,既从源头上消除痰饮的形成,又能直接消除痰饮,毕竟,痰也属于一种阴湿之邪,比如经方苓桂术甘汤。

5、止汗出:

白术的止汗出针对的是虚汗类型,主要原因是中气不足而卫气不固,肌腠开泄而汗自出,也就是指常说的“自汗”。

比如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里就有生白术散用以调理气虚自汗的做法。

止汗之功,白术常喝黄芪、防风配伍,如玉屏风散,固表止汗之功更为显著。

人参、黄芪、白术三药又各有侧重,人参补下焦元气,白术健中焦谷气,黄芪固上焦表卫,三药同用,有开源节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之妙。气虚下陷不能单纯补气,更应举陷升阳,才能使下陷之清阳复位,内郁之阳气外达。所以本法常用升麻、柴胡、桔梗等升提药物协助黄芪,共呈益气升陷功效。

其中升麻、柴胡常常同用,因升麻善于升发脾阳,脾气升举,则下陷之阳可升。柴胡长于疏达肝气(实指行于少阳三焦之气),肝气条达则有助于中气复位,两药同用,也有相辅相成之妙。由于肺脾肝三脏都与卫气升降有关,选用柴胡从下焦升发肝气,升麻从中焦升发脾气,桔梗从上焦开提肺气,自然符合此证机理。

4 阅读:254
评论列表
  • 2024-08-02 00:35

    闻先生之言,幸甚[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