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易发神经病变,多吃这些食物营养神经

君毅说健康 2024-07-16 02:41:43

神经遍布全身,一旦神经受损就会出现一系列难以忍受的症状,从细微的刺痛到严重的功能障碍,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长期处于高血糖环境中,神经更容易在各种因素作用下而受损。

那当两者相遇,在早期又会出现哪些症状呢?

在日常饮食中又有哪些食物可以起到滋养神经的作用,来减缓这一病症的进程呢?

一、糖尿病易发神经病变,早期症状有哪些?

一说到糖尿病(DM),现在大家已经不像早些年一样“谈糖色变”,面对疾病更多的是坦然。因为在我国DM的患病率连年来呈显著上升趋势,已超过了百分之十三,使之成为了一种普遍存在的慢性疾病。

但其实DM的可怕之处并不止是血糖升高,而在于长期血糖不稳定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比如长期血管受损波及心脑血管系统、肾脏、周围神经、视网膜、脚等组织,出现的诸如失明、脑瘫、肾衰竭等各种危及生命的疾病,每一种都是患者无法承受之重。

而据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在DM高达100多种并发症及相关大血管疾病患病率中,周围神经病变(植物神经病变、颅内神经病变以及脊神经病变等,DPN)的患病率远高于其他并发症,居于首位。

发布在《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上的一项针对我国我国北京地区两千多名DM患者数据分析研究,发现约百分之三十五的患者确诊DPN,约百分之二十六的患者疑似DPN,也就是说T2DM患者DPN的患病率约为百分之六十一;

约十分之一的T2DM患者在确诊前就已经出现了DSPN(远端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患病十年以上的患者一半以上出现了DSPN,同时在T1DM患者中,患病超过二十年的患者发生DSPN的几率约为百分之二十。

据IDF(国际糖尿病联合会)数据显示,目前我国DM患者人数约1.3亿,超过三分之一的成年人处于前期状态(约4亿),而要知道我国DM的诊断率大约在五分之二左右,DPN的诊断率则更低。

DPN通常在这些并发症中属于较早出现的一类,有些患者甚至在糖尿病前期,即空腹血糖受损(IFG)的时候就已经出现该类症状,由于很多患者在早期没有特别明显的临床症状,或是仅仅有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往往不容易在早期被察觉。

而且DPN的病理损害程度很多与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又不一样,需要通过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再做相应检查才能确诊。很多患者在确诊的时候可能已经经历了很长时间的神经损害,这就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所以如何在早期发现就变得十分关键。

在了解早期症状之前,我们要先知道DPN中所说的周围神经都负责哪些活动。

比如感受外界环境触觉、痛觉、冷热温度等的感觉神经;完成各种身体动作的运动神经;负责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的内脏自主神经等,一旦这些神经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就会引起肢体感觉异常、痛觉消失,甚至运动功能丧失等。

在患病初期常以两侧对称性的感觉异常和疼痛为主,通常是从远端四肢(脚趾、手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一直覆盖到整个胳膊、腿,下肢症状相较于上肢更常见。

患者常有麻木、四肢总感觉有虫蚁在爬的感觉,总想抓挠,且伴有如同灼烧、触电般的刺痛感;走路的时候就像是踩在棉花上一样,感觉手、脚都像被套了一层布一样,触感逐渐变得模糊。

随着病情进展,痛觉会逐渐加重变为常态,连普通的盖被子之类的皮肤接触都会感觉到刺痛,甚至出现痛性痉挛。

在夜间或是休息的时候痛觉更加明显,患者往往会彻夜难眠,严重影响睡眠质量。

患者还会出现温感紊乱,在体温正常的情况下也会感觉忽冷忽热。

随着病情进展彻底丧失对温度、疼痛的感觉,如遇烫伤之类的不知道及时躲避,即便烫伤后也无知觉。

随着肢体自我保护能力的丧失,运动功能也会随之开始退化,从开始的无法做一些精细活动(如捡豆子、拧瓶盖等),到后面出现肌肉萎缩、关节畸形(行走不稳、易摔倒骨折),甚至瘫痪等情况。

还会伴随糖尿病足的出现,与健康人群相比,DPN患者的截肢率增加了约二十倍。

所以,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尤其是从手指、脚趾呈对称性的逐渐向全身蔓延的感觉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以便尽早发现、早治疗。

就目前的临床研究来看,DPN的病因错综复杂,长期的高血统状态对身体的各个系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其中外周神经末梢起感觉作用的通道(如冷热感、机械刺激等)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如敏感性增强等),还会有大量的离子(如Ca2+、Na+等)进入神经细胞内部引起神经元兴奋,会将这些异常信号传递给脊髓、大脑等区域,进一步放大疼痛感。

同时,高糖环境下胰岛信号通路同样会出现障碍,一些神经营养信号就无法正常的被传递或减弱,神经轴突无法正常生长,神经细胞得不到充足的营养支撑,会加速死亡;还会通过影响微血管的正常血液循环,诱发局部组织缺氧,加剧神经细胞损伤与死亡,严重的出现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或丧失功能。

所以对于DPN患者来说,单纯的依靠降糖药是远远不够的,在临床上包括一些危险因素(如高血脂、高血压、肥胖等)的干预通常效果都不是十分明显。

除了这些代谢性基础病的对症治疗之外,《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治专家共识(2021)》强调了营养神经药物(如VB12、VB1)在治疗DPN中的重要性。

此类营养素可以有效渗透神经细胞内部,加速RNA合成,刺激神经轴突再生,修复受损神经细胞,减少细胞死亡,且安全性高。

而除了药物治疗,生活中可以多吃一些富含滋养神经的营养物质(如富含VB1、VB12的食物)来辅助药物治疗。

二、想要远离神经痛,多吃这些食物

第①类:富含VB12的食物

维生素B12是维持神经系统健康,滋养神经不可或缺的维生素之一。

它参与神经纤维周围的脂质层的合成代谢过程,并负责远距离的神经信号传递,适量补充可以有效修复受损神经,改善DPN患者出现的四肢麻木、刺痛等各种神经传导异常症状。

它在植物中存在较少,主要存在于动物内脏、海产品(如鱼类、贝类、藻类等)、肉类(家禽、畜牧类)、蛋类(蛋黄)、奶制品及全谷物食物中。

特别是动物内脏中含量最为丰富,如《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中提到,每100g的牛肝中VB12的含量约为87µɡ,而羊肝中的含量为81.1µɡ/100g,猪肝中的含量为26µɡ/100g,鸡肝中的含量为16.8µɡ/100g。

其次便是像沙丁鱼、牡蛎、鸭蛋、青鱼等中,分别为9µɡ/100g、8.7µɡ/100g、5.4µɡ/100g、4.2µɡ/100g。

肉类中的牛肉、羊肉、火鸡肉分别含量为2.8µɡ/100g、2.6µɡ/100g、1.7µɡ/100g。

奶类中脱脂奶和全脂奶的含量分别为0.5µɡ/100g、0.4µɡ/100g;而全谷类食物(未经加工的带壳谷物)中VB12的含量大约为20µɡ/100g。

除了这些之外,在一些经过发酵的食物中(如豆瓣酱、腐乳、味噌、纳豆等)也存在少量VB12,它们主要是在食物发酵过程产生的,比较容易消化。无论是作为DPN的预防还是治疗都可以适当补充。

第②类:富含VB1的食物

维生素B1是参与人体生命活动(糖类、蛋白质、脂肪的代谢)重要的辅酶之一,人体无法自身合成,只能从食物中获得。

它可以通过改善周围神经物质的代谢,减轻因缺氧对神经细胞造成的损伤,还能减少神经疲劳,降低受损神经纤维的炎性反应,促进神经系统的正常运作。

其与维生素B12的联合应用对于DPN早期症状来说,具有1+1>2的效果,可以更有效的修复受损的神经细胞,加速神经系统复原。

该类维生素主要存在于未加工的谷物种子类(如荞麦、葵花子、麦麸等)、动物内脏(牛肝、羊肝等)、豆类、豆制品(大豆、豆腐、豆干等)及酵母中。

其中未加工的谷物种子类是其膳食最主要的来源,《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数据》提到,目前我国约五分之四的人口VB1摄入不足,尤其是长期吃精白米面或是精细加工食物的人。

所以在主食选择的时候可以适量增加一部分的粗粮,减少精细粮的食用,与粗粮相比,细化后的精细粮会损失掉约五分之四的VB1。

该类维生素十分不稳定(遇水、高温等都会丢失),所以在烹饪过程中建议减少清洗次数,避免高温炸、煎,尽量保持食物的原滋原味。

而且由于它是参与葡萄糖分解的重要辅酶之一,所以饮食中也要减少带糖分食物的摄入,避免对此类维生素的“抢夺”。

当然,除了饮食干预之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样有助于疾病的预防。

特别是处于糖尿病前期的患者,积极的饮食、生活干预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逆转DM,降低出现DPN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几率。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五次,不少于三十分钟的低、中度有氧运动(如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等),至少两次的抗阻训练(如引体向上等),每天走够一万步,同时定期监测血糖水平,防患于未然。

总而言之,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在早期易发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所有并发症中患病率之首,甚至有些患者在未确诊前就已出现了神经病变。

生活中一旦出现对称性的肢体麻木、刺痛,对冷热感觉出现紊乱等情况,且持续时间常,休息后依然无法缓解,并在夜间症状加重时要及时就医,排除是否出现神经病变。

而在饮食上,可以选择富含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1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全谷物、豆类、坚果等,它们可以有效促进神经细胞修复,维护神经系统正常功能。

参考文献:

[1]潘琦.北京地区门诊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现况调查[D].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2024-07-13].

[2]董琪,李全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5(02):24-26+38.DOI:10.11876/mimt201502007.

[3]谢璐遥,王变,马康,等.中国常见食物维生素B12含量[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8, 24(2):4.DOI:10.3969/j.issn.1006-9577.2018.02.017.

[4]李玉成.维生素B1与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关系的研究[J].延边大学, 2011.

9 阅读:1806
评论列表
  • 2024-11-04 16:29

    糖尿病每天需要维生素B12和B1多少都没说,实在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