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宝岛事件后,官兵们希望改进反坦克武器,引起了国家重视!

荒径寻幽者 2024-05-07 19:15:40

1969年3月,苏联边防军是几次入侵了珍宝岛,其中15号那天,在飞机掩护下,一次就出动了20多辆坦克,装甲车30多辆。

虽然我军打退了苏军的进攻,但事后广大指战员都呼吁改进反坦克武器。

因为苏联当时的坦克是T-62,较为先进,我们用的反坦克武器还是50年代仿制的40火箭筒,57,75毫米无坐力炮,76.2毫米野炮和85毫米加农炮。

这些武器配用的破甲弹或者穿甲弹,不能击穿对方坦克的前装甲。

尤其是边境上的百万苏军有成千上万的坦克,如果发起密集突袭,怎么办?

毛主席在随后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发出了“要研究对付敌人的乌龟壳”的号召。

1969年8月23日,国务院在民族饭店召开反坦克武器专业会议。

除了相关领导和专家,技术人员,还邀请了参与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的几位战斗英雄谈了实战情况。

会议第三天,周恩来总理到场,并作重要讲话。

这次会议确定了重点项目20个,有近战的,也有远程,有地面,也有空投,有新研制的,也有改进的。

虽然当时是特殊时期,生产,科研处在停顿状态,但凭借着老兵工为骨干的好队伍,不久就研制成功新40火箭筒,62毫米单兵反坦克火箭,100毫米,120毫米滑膛反坦克炮,仿制了105毫米无坐力炮等,穿甲弹,破甲弹都有新突破。

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的叶剑英元帅对反坦克武器科研,生产,一年之内亲自过问三次。

1972年7月,因为研制出的新品种迟迟不能定型生产,叶剑英指示总参,军训部在北京组织全军反坦克武器汇报和实弹射击。

8月份,总参召集国防工办,五机部,炮兵等部门领导开会,确定了把反坦克导弹列入装备体制。

1972年11月24日,叶剑英听取五机部汇报,指出现在我们坦克对坦克不行,反坦克除了靠火箭筒这些装备,也要多搞地雷,不仅军队要搞,民兵也要准备起来。

1973年7月22日,叶剑英亲自主持会议,听取五机部汇报,指出:生产反坦克武器不是平均生产,要有重点,不仅有质量要求,品种要求,还要有时间要求,限期完成……敌人进攻方式先是飞机,然后是坦克,最后是散兵,这个方式是固定的……我们要对付敌人的有生力量……

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反坦克武器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

叶剑英有一句嘱托令兵器工业的领导们记忆犹新:打起仗来还没有准备好,就成为罪人了!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