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是什么?为何海啸在我国并不多见?

春翠来看生活 2024-10-22 02:58:04

由台风引起的海面波涛叫风暴潮,由海底的地质活动引起的巨浪则称为海啸,这样的活动主要包括海底地震、海底火山爆发、海底滑坡及崩塌。

海啸在海洋的传播速度大约是每小时500-1000千米,作为对比,民航客机的速度通常是800-900千米/小时。

当海啸波靠近海岸时,由于海水深度变浅,能量集中,其波高会突然增大,卷起的海涛可达几十米,形成令人惊骇的“水墙”,而这正是其杀伤力的来源。

海啸的预兆

地震是海啸最明显的预兆,全球的海啸发生区大致与地震带一致。除此以外,海啸发生前还会有一些特定的外在迹象。及时关注到这些变化,可以为逃生预留更多时间。

1.快速退潮

当海底某区域突然下沉时,自然会引起海水向下沉的地方流动,此时在海岸就会出现快速的退潮,这种异常的退潮还可能会导致鱼类搁浅、虾蟹贝等海洋动物纷纷在海滩上挣扎的现象。

特别地,海啸的暗流容易将深海鱼卷上浅海。这些深海鱼来到浅海或海滩,一般都会出现血管破裂、胃翻出、眼睛突出眼眶外等明显特征,并且很快死亡。

根据不同情况,从海水后退到海啸侵袭的时间间隔变化很大,从几分钟到一小时不等,这段时间就是黄金的避险窗口。

2.白色海面

在离海岸不远的浅海区,如果看到海面突然变成白色,而且远方还出现了一道长长的明亮的水墙,那往往也意味着海啸即将来临。

这样的现象出现是因为海底的断层出现破裂,地面垂直上升数米,将巨浪海水排出海床,形成“水墙”。

3.动物异常

海啸结束后,我们很难发现陆地动物的尸体,这是因为陆地上的动物能感知到危险,已经提前逃生了。

斯里兰卡海啸

2004年12月26日,斯里兰卡海啸爆发前,国家公园中的野生动物都表现得狂躁不安,并主动向周围的高处快速迁徙。最终,这次海啸把国家公园周围变成了一片泽国,但是动物们却安然无恙。

与前面提到的两大预兆相比,本预兆对人类指导意义不大;除非海啸发生前,你恰好在动物聚集的地方,并注意到了它们的异常。

海啸的避险

对于海啸这样的灾害,人类唯一的应对之法只有躲。一旦接到海啸警报或发现海啸的预兆,就立刻远离海岸,去往高处躲避。

如果在转移过程中不幸落水了,那么要尽量抓住木板等漂浮物,同时注意避免和其他硬物碰撞;在水中应该尽量减少动作,能浮在水面随波漂流即可,保持体力,择机上岸。

海啸对我国的影响

世界上经常发生海啸的区域主要是太平洋和印度洋沿海的部分地区。

日本神户港

比如夏威夷群岛、阿拉斯加区域、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加拿大西海岸等区域。其中,日本是全球发生地震海啸最多且受害最深的国家。

我国海岸线虽然很长,但海啸不容易对我国大陆海岸产生灾害性的影响。

我国首次海啸红色预警

今年1-10月,我国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发布的海啸信息及预警全都指向台湾海域,其中唯一的一次警报(红色警报,也是我国有预报以来首次)出现在2024年4月3日上午8时25分,但随后10时51分解除了警报,没有发生灾难。

那么,为何我国受海啸的影响并不大呢?其实,这是由我国地理环境和位置决定的。

中国近海区域大都处于大陆架上,地势坡度很小,水深较浅;在地质构造上,除了台湾岛海域,也很少有大断裂层或断裂带。即使这些地方发生地震,也不会引起海底地壳大面积的升降运动,自然不会引发海啸。

而对于在远海的出现的海啸,我国大陆人民则自有“守护神”。

在我国大陆外,有一个由日本列岛、菲律宾群岛、台湾岛、琉球群岛组成的岛弧(也有人叫它“第一岛链”),组成了一道有效的海上“防波堤”,抵御着外海的海啸攻击。当海啸波到达中国沿海时,能量已经大幅衰减,不再构成威胁。

结束语

对于生活在祖国大陆的人民来说,海啸不足为虑。

但如果您走出国门,尤其是去往菲律宾、日本等容易受海啸影响的地区,请务必留意海啸相关的预警和预兆,及时应对。

0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