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后强:乡村文化振兴的“攀枝花方式”

西南传媒网 2023-01-06 14:26:44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四川省委第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深入摸查“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的情况,2022年12月31日至2023年1月5日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社科联主席、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李后强教授赴攀枝花调研。调研期间参观考察了2023年第十四届米易灯展、二滩水电站、盐边红格昔格达社区、傈僳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中国康养谷、京东(盐边)乡村振兴示范园区等,并受邀参加了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乡村文化艺术院走进盐边采风活动,在工作会上作了题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乡村文化振兴的“攀枝花方式”》的主旨演讲。

▲李后强

李后强在调研中指出,党的二十大作出了乡村振兴和建设“文化强国”“健康中国”的重大部署,四川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提出了“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总抓手,最近四川省委省政府发布了《关于支持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的意见》,这是攀枝花高质量发展特别是乡村文化振兴和发展阳光康养产业的重大机遇,一定要认真落地见效,努力建成产业兴、城市美、万家和的幸福美好攀枝花,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为全省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样本。

李后强在1月5日工作会的报告中说,世界上只有一个攀枝花,“攀枝花”具有唯一性、独特性,是中国唯一以花名命名的城市,是新中国第一个资源开发的特区,比深圳经济特区年长15岁,享有“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的美誉。为“南方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资集散地,是工业城市、移民城市和山地城市,还是一座美食荟萃的城市。新成昆铁路动车开通后,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等会大量涌进攀枝花。攀枝花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南弧、出口、门户、协作区、辐射区,处于成都-重庆-攀枝花“南三角”重要位置,与双城经济圈是协同关系,是双城的“副城”和“第三城”(ABC,攀枝花为C城),与成渝地区有很强互补性和共生性。

李后强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乡村振兴“五个方面”(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实际上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具有逻辑上的一致和行动上的同步性。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涉及众多人口、共同富裕、物质与精神、人与自然、和平发展。乡村文化是一种源于乡村生活的文化,是乡村居民在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一种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人文气息的文化,是城市文化的根底,能克服一些“大城市病”、能赋予生活的意义、能维护乡村秩序、能慰藉人们心灵。乡村文化振兴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留住绿水青山,释放乡村文化价值,承载乡愁记忆,体验乡土生活方式……方能延续乡土文化的根脉,让乡村文化真正活起来。

乡村文化振兴要处理好物质与精神、自身与输入、传统与现代、天然与人造、保护与开发、历史与现实等诸多关系,目的是让农户增收致富,实质是“三农”现代化。

他认为,攀枝花是“康养”概念“首提地”,是康养“6+1”理论最佳“示范地”,是世界著名“钒钛之城”,干热“阳光之城”。攀枝花被誉为“富甲天下的聚宝盆”、“中国西部工业明珠”,被称为植物学家的天堂。攀枝花文化多元并存,远古文化、移民文化、民族文化、康养文化、农耕文化、婚礼文化、丧葬文化、搬家文化、美食文化、钒钛文化、苏铁文化、溶洞文化、宗教文化、水电文化、苴却砚文化、三线建设文化等,是乡村文化振兴的资源与载体。攀枝花乡村文化具有复合性、古老性、迁移性、融合性、多样性、包容性、生态性、开放性、景观性、创新性,每个村、每个乡都不一样,优势独特,要努力打造“中国乡村文化繁荣高地”“中国康养胜地和四川南向门户”。

李后强强调,攀枝花要按照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和省委部署,在“四化同步”中当好先锋、在“城乡融合”中当好先进、在“五区共兴”中当好先驱,加强调查研究、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新谋划规划,推动文旅融合发展,走出乡村文化振兴的“攀枝花新路”,形成“攀枝花方式”──目标是农业增产、农村增美、农民增收,提升产值、颜值和价值,为乡村振兴、民族复兴做出贡献;路径是城乡融合、多元并举、绿色发展,增强城乡要素的耦合性、丰富性、生态性,把文化转化为艺术、把艺术转化为艺品、把艺品转化为商品,切实解决市场主体缺失问题,培育和引进大企业、大品牌;动力是改革创新、激发潜力、盘活存量,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障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汇集全民智慧,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原则,挖掘全域资源和实施全程推动。让乡村文化像攀枝花一样盛开,村村有花香、有美景,处处有人气、有文气。

“钒钛首县、滋味盐边”,名字来自古代“盐铁中心、边塞重镇”,矿产、生物资源极为丰富,现在有闻名世界的二滩水电站和中国康养谷,还有学术界著名的“昔格达土”、“红星遗址”和在民间享有盛誉的“盐边菜”。盐边县史称大笮,现在面积占攀枝花总面积46%,地处川滇之间,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县,生活着彝、苗、傈僳等30多个少数民族,汇集了川滇民族音乐之精华,多数民族舞蹈之集锦。李后强特别指出,要给盐边发展准确定位,应该提出“新时代的盐边之问”──盐边的文化基因DNA是什么?盐边的独特优势是什么?盐边到底能做什么?我们认为,盐边的DNA是“中和”,就是中庸、和谐、融合;盐边的独特优势是“吸纳”,就是海纳百川、兼容创新;盐边的资源是阳光、矿产、土壤、海拔、空气;盐边未来可以做的是绿色工业、生态农业、文旅产业和大健康产业。盐边菜的特点是以盐提味、原色原味、淡辣鲜味,少油无糖,具有养生效应。钛具有“亲生物”性,在人体内能抵抗分泌物的腐蚀且无毒,被广泛用于制造医疗器械如人造关节、头盖骨等,是最好的健康材料。“昔格达土”是学术名称,民间说是“晴天一把刀、雨天一把糟”,但可以转变成陶器制品、文创产品、康养产品。以“昔格达土”为根基,以“古海温泉”为血液,以“红星遗址”为场景,以美食和阳光为滋润形成的“大笮文化”,源远流长,在盐边大地上得到赓续和发展,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实现了创造性转化,这是一种“盐边行动”。大笮文化就是乡村文化。“笮”就是“竹索”“藤编”,西南夷过河的桥,大笮就是竹桥、藤桥。“笮人”就是善于用竹子或者野藤编制渡河桥的人或者生活在笮桥一带的人群。古代盐边的长藤、高竹可能很多,应该建立“大笮学”,专门研究古代以盐边为中心的地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大笮文化具有古老性、民族性、地域性、民俗性、融合性、抗争性、强身性、生态性等特点,上至昌意颛顼,下至改革开放,是盐边的文化根脉和源泉。红格温泉含有偏硅酸、氡、镭、氟、氢、硫等61种元素,井口温度达57摄氏度,是罕见的医疗矿泉,是古海神泉。盐边海拔1250米,符合康养“6+1”度要求。大笮文化就是康养文化,盐边养生文化是大笮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盐边是康养文化的源点,光养、泉养、花养、食养、行养等形式多样而丰富,内容古老而常新,这是一种文化现象,也称“盐边表达”或者“盐边做法”。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