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地区已经进入了主汛期,很多地方都发生了洪涝灾害。对此,中疾控发布汛期健康提示,提醒广大群众谨防感染血吸虫病。中疾控表示,由于汛期水位升高,洪涝灾害的出现对血吸虫病有重要的影响,该病的传播风险将加大。
每年的4-10月是血吸虫病主要传播季节血吸虫病是一种因血吸虫寄生人体而引起的寄生虫病,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为主要流行地区。在我国,血吸虫病也呈散发态势,长江流域及一些农村地为高发区,发病率较其他地区高。
而每年的4-10月为主要的传播季节。汛期到来时,水位升高,人和其他的禽畜接触到水体的几率及频次会升高,粪便污染水体的可能性也升高,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的分布范围扩大,从而感染血吸虫病的风险就会升高。
感染血吸虫病有什么症状?血吸虫病主要通过接触被血吸虫尾蚴污染的水而感染。尾蚴通可以过皮肤侵入人体,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最终寄生在肝脏、脾脏等器官内。血吸虫病不仅会导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出现乏力、贫血等症状,还可能引发肝硬化、腹水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感染血吸虫病怎么办?若怀疑感染血吸虫病,就要到感染科或热带病研究所门诊检查,若出现腹水、肝区压痛、肝脾肿大等,则可以到肝病科就诊,进行包括寄生虫检查等相关检查。对于血吸虫病的治疗,一般需先进行支持、对症治疗,排除其他疾病后再进行抗虫治疗。
患者也应积极配合,保证休息与营养供给,留意病情变化,出现异常或并发症要及时复诊。
如何预防血吸虫病?注意个人卫生习惯
加强个人卫生管理,勤洗手、洗澡,勤换衣物和床上用品,以减少皮肤与疫水的接触。
尽量避免接触传播途径
尽量远离疫区水域,减少游泳、垂钓等活动。如需进入疫区,务必穿着防护衣物和鞋子。另外,管好人和畜的粪便,避免粪便入水,从而阻断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
加强宣传与监督
政府与相关部门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血吸虫病的认知度;加大投入,改善疫区环境,减少血吸虫滋生地;加强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并控制疫情。
注意用水安全
尽量使用干净、卫生的水源,不喝未煮透的水。避免在河流、湖泊、池塘等可能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域中进行捕鱼、游泳、洗澡或洗衣等活动。
结语
血吸虫病作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地方性疾病,需要引起广大公众的高度重视。通过加强个人防范意识、避免接触传播途径以及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有效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血吸虫病的发病率。同时,社区与学校健康教育推广方案的实施将进一步提高公众对血吸虫病的认知度,为实现全面防控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资料:
[1]中国疾控中心:汛期血吸虫病传播风险加大 谨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