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酒吧,三人行。
两位男士中间,还有一位女士。
肤色相同的一边,时不时热络地交流。
而画面一转,女士与另一边的白人男士也暗涌情愫。
当女士离席,两人面面相觑,气氛不免有些尴尬。
他们三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过往人生Past Lives
导演: 席琳·宋
编剧: 席琳·宋
主演: 格蕾塔·李 / 刘台午 / 约翰·马加罗 / 文胜雅 / 尹智慧
上映日期: 2023-01-21(圣丹斯电影节) / 2023-06-02(美国)
片长: 106分钟
女主叫诺拉,在她与家人移民之前,她叫做娜英。
12岁那年,娜英曾经最好的朋友,是一位叫海盛的男孩子。
提到海盛的名字时,想起他的模样时,她会轻轻地笑。
他们一起上学,一起下学,一起承包班级里前两名的位置。
但比起有些沉默寡言的海盛,娜英有些争强好胜,拿不到第一名的话,就会伤心得大哭。
她和海盛说,以后她是要拿诺贝尔奖的。
快要离开韩国之前,妈妈为了给娜英留下美好的回忆,便安排了一次她与海盛的约会。
那是他们第一次约会,也是最后一次。
当年嬉笑打闹的海盛和娜英,恐怕未曾想过,再度相见,已经是12年后。
还是隔着屏幕那一种。
娜英跟着家人移民到了加拿大,为了求学她又来到了纽约,独自一人为了梦想努力打拼着。
也不再有人叫她娜英,而是诺拉。
不过是偶然的一次与妈妈的通话,聊起了曾经的同学与生活。
费了好大劲,她才想起了自己曾经的那个“初恋”,海盛的名字。
出于好奇,诺拉搜索了海盛的名字,发现了一篇帖子:
想要寻找娜英的联系方式。
诺拉惊叹,这么多年过去了,海盛不仅没有忘记她,甚至还想恢复和她的联系。
她立马给海盛留了言。
12年后的再度重逢,竟然是以视频通话的形式。
海盛问诺拉,你的梦想是什么?
诺拉坚定地说:拿普利策奖。
听上去有些荒谬,却又是记忆中娜英的样子。
首尔与纽约,相隔着昼夜的时差。经常海盛醒了,诺拉就该睡了。
为了保持通话,他们总是迁就着彼此的时间,吃的慢一些,或者睡得少一些。
海盛问她:为什么这么多年都不回来首尔?
她却反问道:你为什么不来纽约看看我?
他们心里明白,有些无法改变的物理距离,早已将他们好不容易修复的心,又渐渐拉远。
有一天,他们再度提及见面的时间,又要再等一年,甚至两年。
诺拉有些忍不住了:
我不能再跟你联系了,我应该在这里实现我的梦想,而不是每天都在看回首尔的机票。
正如他们各自所计划的,海盛去了上海做交换生,而诺拉则参加了作家驻留计划。
也从那天开始,他们又回到了自己原本的生活之中。
诺拉邂逅了同为作家的男友,接吻、恋爱、同居、结婚。
海盛也认识了新的对象,经历了分分合合,又面临着结婚的选择。
就这样,又是12年过去了。
海盛终于要来纽约了。
他到底要去干什么?
那为什么12年前不来,却偏偏要在这个阴沉的雨季去纽约呢?
其实他心里很清楚,为的不过还是见诺拉一面。
只不过这一面能到哪一步,他也无从知晓。
诺拉得知了海盛要来纽约的消息,故作轻松的同时,多少也有些期待与不安。
但她很明白,这对她的生活不会产生什么实质性的改变。
他们,终于见面了。
故事十分简单、琐碎,镜头精炼、细腻,充斥着平淡与日常的痕迹。
73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口碑第一,烂番茄新鲜度97%。
Metacritic网站评分高达94,创下了今年电影截至目前的最好成绩。
这竟然出自一位新人导演之手。
诺拉的故事,实际上就是导演席琳·宋的出身。
12岁的时候移民加拿大,随后与白人作家丈夫结婚,拿到绿卡,定居纽约。
正如诺拉所说:经历了两次的移民。
除了妈妈以外,再也没有人会跟她说韩语,也不再有人叫她娜英。
为了生存与梦想,作为二次移民的她,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漂浮的不安定与恐惧,总是让诺拉感到虚无与担忧。
但和海盛相处的每一天,哪怕要通过电脑屏幕,都是满足的、幸福的。
只不过幸福无法取代漂泊。
她内心最渴望的,还是身份认同与真正的安定。
全片用了一个词「姻缘」,来解释这一切。
所有的人,只要能够擦身而过,能够见面认识,就已经是「姻缘」的作用。
那些能够最终成为恋人、伴侣的,那都是前世回眸了八千遍的「姻缘」累积。
或许她和海盛之间,就是「姻缘」甚弱的那一类吧。
直到12年后,海盛到纽约与她相见,走遍了大街小巷熟悉的约会路线。
他们谈论着过去、现在,在摇晃的地铁上沉默不语,在阳光照耀的轮渡上相视一笑。
没有牵手,也没有任何僭越的行为,只有初见时一个大大的拥抱。
诺拉才终于发现:原来那个12岁的小女孩,从未离开过。
那份爱与渴望,唯独停在了那里。
结束这次见面之后回到家,诺拉和丈夫提起海盛的语气,充满了无奈和回忆。
丈夫问她:你会跟他私奔吗?
她无比清楚地了解到,已经离开韩国24年的自己,早已不是对方所期待的那个娜英。
而她所想念的,很多时候是那个稚气依旧、喜欢着海盛的,曾经的自己。
“当下的一切就是答案了,眼下就是我理所应当的生活。”
在海盛回韩国以前,三人一起吃了一顿饭。
也就来到最开始的那一幕。
夹在中间的诺拉,时不时要穿插着韩语、英语,为他们之间有些尴尬的对话做翻译。
在海盛来纽约之前,他做过无数的假设。
如果没有分手,如果当年就来纽约找她,如果结婚,如果生孩子了,一切会变成什么样?
只可惜生活哪有那么多的如果,有的不过是迫不得已的选择罢了。
看到如今的诺拉,他终于明白:“你必须离开,因为你就是你。”
在最后分别的时候,两分钟的沉默,直到出租车缓缓到达。
海盛问诺拉:“如果我们把这一世当作是前世的话,来世的我们是否会跟现在有所不同呢?”
诺拉说她不知道。
在分别的最后一刻,她哭了。
她好像才真正地跟海盛、跟过去的自己、还有再也回不去的韩国,郑重其事地做了一次盛大的告别。
平静、沉默、撕裂。
没有轰轰烈烈的抉择,仅有平淡如水的看破与放下。
佛学所讲究的“姻缘”与“轮回”,不过是爱情的千百种形态,最能够说服我们去接受的那一种罢了。
正如诺拉飘摇不安的生活,终于靠岸之时,又怎会再度陷入呢。
万一换一个结局,诺拉真的跟海盛走了,那不就变成狗血喷头的标准韩剧结局了?
真正的人生,永远充满遗憾。
而放下遗憾,直面遗憾,才是真正地走过了。
本文作者:D